吴天沛
湖北省武穴市团山河小学 湖北省武穴市435415
摘要:发展农村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公正的教育资源,抑制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本论文针对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农村教育发展提出了思考与建议。通过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均衡城市与农村教育资源;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有望从本质上实现农村教育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农村教育,良性发展,教师队伍
1.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是人口大国,而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较高,相对应的农村教育规模也较大[1]。目前农村教育的对象即是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们。这些孩子们大多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父母双方均在家务农的孩子,另一类则是父母外出打工,由老人看管的孩子,也即是农村留守儿童[2]。很显然,无论是哪一类小孩,他们上学的条件都将比较艰辛,接受教育的资源比较有限。
此外,农村的教育资源也是极度匮乏[4]。一方面,师资力量不够,师资队伍不全。由于农村各方面条件有限,生活相对艰苦,优质的教师资源也自然会流失。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农村教师可能需要身兼多门课程的教授,同时还要充当孩子们的生活导师,如此沉重的教学和工作负担,愈加激化了教师资源匮乏的矛盾。其次,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落后,导致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模式比较单一和片面,学习效果不佳;另外,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落后,与实际需求严重不匹配,尤其体现在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上[5]。当前,都市化学校几乎都实现了黑板与多媒体一体化教学模式,然而农村地区的学校甚至也黑板设施都无法完全配齐。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前的农村教育环境较差,教育现状令人担忧,亟需新的方案进行改革整治。
2.农村教育良性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农村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因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其未来的发展与走向。为有效解决农村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让农村教育发展走出困境,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均衡城市与农村教育资源[6]。基础教育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小学教育更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教育当局应加大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农村小学教育的经费投入。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应做好宣传,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呼呼各界人士关注农村教育,关心农村小孩的发展。
其次,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为更好优化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办学水平,我们应不断加大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力度,针对农村学校布点多、规模小、资源闲置等问题,打破乡镇和村组界线,对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差的农村小学进行调整撤并,以布局调整带动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推进危房改造。对学校布局进行调整,使教育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优化,校舍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办学质量得到优质提升,进而才能保障整个农村教育的良性发展。
第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7]。常言道,学生要一碗水,老师应有一桶水。当今时代,面对新轮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小学老师,需转型成为学习型教师,博览群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方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为实现学习型教师成功转型,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展开论述:
(1)乐于学习。不少农村小学教师只比学生早学几年而已,不学习就要落后,落后于时代,落后于学生。专业的形成是以系统知识经验的学习和掌握为基础的。对教师而言,学习是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这里所说的学习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学习,一类是非专业学习。既要认真研读教材、课标,又要学习专业知识,灵活应用理论思想解决抽象问题;同时,教师要有广泛的学习兴趣,广泛涉猎人文、科学等各方面知识。只有这样,教师个人的品味、视野、学养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因而乐于学习,是成为专业型教师的关键。
(2)尊重学生。教师面对学生,既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也要尊重他们的思想和学习方式。思想上要尊重学生奔放的思维,教师要承受得住学生观点和自己观点的对撞。要解放课堂,解放学生,解放老师,让课堂呈现创新的活力[8]。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灵活地诱导和推波助澜。结合分组实验,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试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既练就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够大大地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对于自己动手得出的结论,记忆起来,也会比硬性讲授、死记硬背记得更为扎实。
(3)善于总结。对教师来说,过去的经验哪怕是失败的东西对智慧增长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因而,教师一定要善于总结、提升个人经验。及时反思,找出问题,不能在一个地方再摔跤,根据课堂反馈,学生的接受程度,在原基础上,修正问题。通过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回溯性研究,可以使自己对日常的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及时发现问题。教师的教学生涯应该是与研究和反思相伴随的。否则,就算不上一名高水平的教师,更不能算作一名专业型教师。
农村教育的兴衰,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名族的振兴。在当前“十四五”规划初期,国家和社会更有必要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只有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均衡城市与农村教育资源;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多措并举,攻坚克难,才有可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农村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乡村师资队伍向好发展《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发布[J].中国民族教育, 2019(02):5.
[2] 罗国芬.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下降:现状、原因与政策意涵[J].少年儿童研究, 2021(03):60-72.
[3] 曹阳春,雷新建,刘喆佳,曹志军,蔡传江,姚军虎. 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J].中国乳业, 2020(S1):59-63.
[4] 李永华.创客教育走进农村小学教育中的困境及路径[J].文理导航(下旬), 2021(03):4-5.
[5] 胡佳男. 农村初中特质教学资源利用现状与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 2017.
[6] 胡珈宁,贾丽娜,王孟研.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与出路探究[J].求知导刊, 2020(16):95-96.
[7] 梁晶晶.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支持政策:成效、困境与建议[J].新教育, 2019(35):6-8.
[8] 袁莹.谈谈如何在课堂上解放学生[J].英语画刊(高中版), 2020(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