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的本质与特征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期   作者:陶小恒
[导读] 近几年关于现代学徒制的研究文章非常多,

        陶小恒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黄冈 438002 )
        摘  要:近几年关于现代学徒制的研究文章非常多,但是关于现代学徒制本质分析的文章和研究成果很少。对现代学徒制本质的正确认识,决定了我国现代学徒制研究和试点工作的方向和质量。本文对现代学徒制的本质进行了探究,希望对我国现代学徒制研究和试点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本质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产业的发展,我国需求大量的高素质、高技术产业工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2015年底,我国100家单位(地区、企业、高职院校)开始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2016年、2017年、2018年在全国各省进行了大规模试点推广。从前期高职试点工作来看,现代学徒制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水土不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我国社会环境和教育管理制度与西方国家差异较大,难以按照西方既有的现代学徒制理论和模式复制。
        正确的理论指导思想,才能正确的指导工作,所以深入研究现代学徒制的本质和特点非常有必要。目前研究现代学徒制的学者绝大多数是教育从业者和教育管理者,研究视野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研究视野有一定的盲区。针对现代学徒制的综合性、复杂性,我们应该跳出教育看教育,因为教育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教育是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现代学徒制更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所以我们在研究现代学徒制时,应该系统的研究教育问题。
        二、现代学徒制本质探析
        现代学徒制,也被称为现代学徒制模式,有宏观指代和微观指代之分。宏观的现代学徒制是指: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生态系统,包含所有与现代学徒制有关的要素;微观的现代学徒制是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所讨论的是宏观意义上的现在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社会发展,逐步演变形成的。现代学徒制是从手工时代的传统学徒制、到近代职业教育、到现代融合传统学徒制、近代职业教育形成的。从本质上讲,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本最优化的选择,是政府、企业、学校、学生的自愿选择行为,是市场经济行为。
        三、现代学徒制特征探析
        (一)宏观性
        现代学徒制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也是就业问题、社会问题与经济发展的问题。所以在分析现代学徒制问题的时候要从宏观视角去看待这个问题。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完善个体人格,服务个人发展,服务社会发展,服务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更是如此。所以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满足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教育本身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站在宏观视角去分析看待现代学徒制模式,就能更好的看清的分析现代学徒制的优势所在。
        (二)系统性
        现代学徒制是一个系统。现代学徒制从其系统构成来看,有若干利益相关者,如:政府、学校、学生、企业、教师、家长、其他相关机构。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只有满足每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才能保证整个生态系统的长效运转。只有遵从系统性原则,才能构建和运行现代学徒制生态系统。目前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困难很多,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依然按照传统教育模式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缺乏一个按照系统性原则去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现代学徒制生态系统。当然现代学徒制生态系统构建不是一个一撮而就的事情,需要结合国家的实际情况,逐步通过改革实现。


        (三)差异性
        现代学徒制具有差异性。由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人口规模,教育情况不同、就业情况不同,所以学徒制的表现形式和生态系统具有差异性。在研究过程中应该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来开展研究和改进,而不是一味的照搬国外的经验。
        (四)服务性
        现代学徒制具有开放性。传统大学一般实行全日制教育,校园环境比较封闭,一般更强调对学生的管理。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穿梭于学校和企业,更强调学校对学生的服务,创造方便学生动态学习的便利性环境、自学平台、制度、管理方式方法。
        (五)普及性
        现代学徒制具有较大范围的普及性。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具有普及性,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群体,而不是小规模的精英教育。
        四、总结
        明智的民族应该人人都关心教育,而不只是把教育全部推给教育从业者。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影响全社会和整个国家,职业教育更是如此,因为每个人的要走向职业。所以政府、学者在开展现代学徒制研究时,应该站在宏观层面,系统、深入地研究现代学徒制长效运行生态系统,研究我国的职业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通过构建适合我国现代学徒制长效运行的生态系统,实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本土化,有效的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率,只有如此才能的更好的推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更好的服务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大伟.基于现代学徒制试点1+X证书制度的思考[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4):96-98.
        [2]李峻,夏梦瑶.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立论基础、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职教发展研究,2020(04):1-9.
        [3]王鑫明.我国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面临的几个问题与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3):30-33+47.
        [4]陈晨.教育现代化视野下的现代学徒制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5):54-55.
        [5]赵文平.现代学徒制企业课程制度建设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4):54-59.
        [6]罗敏.如何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基于现代学徒制育人机制的审视[J].机械职业教育,2020(07):33-36.
        [7]陶小恒.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分析[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01):17-19.
        
        作者简介: 陶小恒,男,湖北黄冈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 宏观物流、供应链管理、现代学徒制。
        科研项目:1.2016年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本土化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2016C2041105)
        2.2018年度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学研究课题:现代学徒制长效运行生态系统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ZJGB2018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