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月第3期   作者:秦利锋
[导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动力
        秦利锋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大北汪总校  057150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动力。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最主要的来源是自身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也是顺应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以趣导致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关键字:小学生 数学 兴趣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启发和鼓励学生浓厚的创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素质的重要前提。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小抓起,求知欲望要早期激发,以便使学生“在学习意识中感觉到自己智力的力量,体验到再创造的欢乐”。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指导,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作基础的,开始,我引导学生回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再用数方格的方法数出方格中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然后在方格中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让学生数出长方形的面积,通过数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对照图形,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的关系。
        二、设置悬念,触发兴趣。
        数学的主要特征是抽象性和概括性,所以有的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枯燥乏味,因而缺乏兴趣。这时,怎样导入新课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果在导入时设置悬念,就会使学生产生想要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们讲工程问题时,当时学校准备铺设环形跑道,上课开始,我说:“同学们,我们学校要修跑道,准备举行运动会。”这时同学们都提起了精神。我接着说:“有两个工程队,甲队单独15天能给我们修好,乙单独做10天能修好,如果两队合作多少天能修好?假如下周举行运动会,还有七天,他们能否修好?”这时,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争着想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导入新课方法,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活跃课堂气氛,触发学生的兴趣。
        三、让学生勇于质疑。
        教学中,老师除了注意选择身边的事物让学生质疑外,还应让学生在生活中质疑、解题。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各种各样,会令老师始料不及,而对这些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也是教师鼓励学生乐于质疑和勇于质疑的关键。例如: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目:树上有6只鸟,用枪打跑了3只,还剩几只?这本来是一道很简单的减法题。但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枪一打,鸟一害怕不是都跑了吗?”当遇到这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时,教师应及时表扬学生的质疑精神,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勇于质疑的学习主动性。


        四、数学课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1.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纽带,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热爱学生,不仅在学习上关心他们,更要在生活上和思想上关心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诚心和爱心。老师只有对学生抱有诚挚的爱,民主平等的态度,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对教师所教的课产生兴趣,才能愉快地接受教师,才能从怕学转化为好学,乐学,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2.以动手操作为桥梁,加强孩子的计算兴趣
        让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学会计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经验,在“做中想,想中学”总结出题中的规律。再加上同学之间的合作,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所得知识更直接更深刻,还可以举一反三,就能够轻易地学会了。可见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重要环节。
        3.以学生在生活中实际为参照,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生活实际引入,让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探究出合理的算理。例如: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设置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探究,去发现。在数学教学中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算理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这是培养学生计算兴趣的有效途经。
        4.以针对性的练习为重点,发现规律,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多加练习无疑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有效方式,但是过多的练习让很多孩子厌烦,甚至产生恐惧的心理,所以练习要有针对性,很多计算题都有规律可循,让学生掌握这些规律,既可以提高计算正确率和速度,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
        五、特别要注重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后进生的转化却关系到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更关系到学生的素质培养。所以要把后进生的转化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这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后进生认识能力差、思维能力差,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征,采用不同的教法,灵活多变。知识点安排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意分散难点。加强模仿性练习,多给他们变式训练的机会,及时掌握他们学习情况的反馈。同时对后进生要优先提问,优先辅导,优先检查并作出评价,评价时,要特别注意找出后进生的进步处和闪光点,及时予以鼓励,增强他们学会的信心。此外,可以在教学中结合所学内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如祖冲之的圆周率,华罗庚逆境成才的故事等,帮助后进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没有捷径可循,后进生的转化不是短期就看出成效的,它需要教师的智慧加耐心。这样,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就会在不经意的一刻收获到甘美的果实。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的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数学才能如鱼得水,逆流而上,在数学上获得最大的收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