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月第3期   作者:郑秀芹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以及核心素养教学影响下,小学科学教学越来越重视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郑秀芹
        惠民县孙武街道十方院小学 2517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以及核心素养教学影响下,小学科学教学越来越重视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观察自身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科学学科中,学生通过观察能够掌握更多感性材料,并由此获得理性认识,实践表明,观察能够锻炼学生的注意水平,帮助其获得良好注意品质,让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状态,下面笔者将从小学科学课堂观察本质、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入手,进一步分析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策略,以期待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科学观察能力,为学生今后成功发展提供奠基石。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观察能力;提高
        引言
        在素质教育下,科学课程的创新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大自然以及日常生活的认知,拓宽其知识面,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在未来学习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科学课程一直作为“副科”存在,教师以及学生对该科目都不够重视。素质教育如今在我国全面的进行推行,学校也认识到了科学课程的重要性,为了能够最大的发挥科学课程的作用,需要教师在科学课堂上提高教学的质量,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科学教师的首要任务。 
        一、传统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脱离学生生活  
        现阶段,我国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着教学脱离学生生活的情况,导致学生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的难度较大,这种情况下,科学教学开展水平较低。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教师只是向学生讲解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不能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涉及到科学知识,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理论成绩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但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水平较低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水平较低也是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部分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对实践教学的关注较少,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单向灌输,实践课程较少,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虽然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实践教学场地及设备缺乏,也对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三)课内外教学没有受到较高的关注  
        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小学科学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对课内外结合教学的关注较少,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课内外结合教学的重要性,导致科学教学的水平较低。现阶段,部分教师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但是这种方式对学生造成了一些限制,学生的思想受到了一些束缚。
        (四)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由于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小学科学教学并没有受到较高的关注,导致小学科学教师的综合素质较低,并不能满足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的需求,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培养。现阶段,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不能在实际工作中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和帮助,教学工作开展水平较低,导致学生难以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实施方案   
         (一)结合生活来开展教学  
        在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措施,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不断的改进,可以首先从生活中开始开展,在课堂上联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然后将教材上的理论融入进去。使学生理解课堂知识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哪一部分。例如:在青岛版三年级《有趣的浮沉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在游戏时叠的纸船,对学生进行提问“如果将纸船放进水中,是会浮上来还是会沉下去?”还有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铅笔、橡皮、书本等等放入水中会漂浮还是沉下去呢?这样可以启发学生根据生活认知和观察到的一些生活现象展开思考。


        (二)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  
        在教学中需要加大对于小学科学课实验的建设,在实验器材和实验室等等方面进行完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需要提前安排实验方面的计划。在讲述理论知识点的时候,需要与演示实验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实验中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和理解,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体会到实验的成功,加强对于科学课堂的兴趣。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小组,小组内来进行开展实验活动,培养集体意识的同时,增强科学素养。比如:青岛版三年级《指南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一边进行讲解一边进行演示,在关键时刻提醒学生进行观察。演示结束以后,分组进行实验操作,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强化对于理论知识的巩固,并且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的思考。
        (三)教师应当明确科学观察复杂程度  
        在学生整个学习科学历程中,小学科学学习时期为启蒙阶段,该阶段能够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科学学习,因此,教师在提高学生科学观察水平之时,应当明确科学观察本身复杂程度,合理认识影响学生科学观察的各种因素,如:学生注意力水平以及自身知识结构等,不要把科学观察仅仅当作一项技能水平,而应当结合学生特点以及科学观察特征,采用循序渐进方式,理清科学观察思路,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目标。
        具体教学实例为:当学生在科学观察过程中,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出现注意力分散的问题,那么教师应当为学生排除外界干扰,采用无意注意以及有意注意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将注意力放在科学观察上。  
        (四)指导学生采用推理方法进行科学观察  
        小学科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合理有效观察科学现象以及问题过程中,可采用推理方式,在使用推理方法过程中,教师可首先为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指导下,一步步进行推论,最终得出结论。  
        具体教学实例为:当小学科学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科学课题“我们关心天气”之时,可为学生提出问题,即:你知道的天气有什么,这些天气的主要特征是什么,随后,教师可为学生预留出半个月时间,让学生仔细观察留意身边的天气情况,并指导学生以日记形式将每天天气状况记录在本子上,最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晴天、雨天以及多云等特征并寻找这些天气出现的原因。  
        (五)让学生随时进行记录观察所感所想  
        中国有一句俗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是通过分析学生科学观察情况,我们便能够发现学生参与科学观察活动之时,往往将注意力放在“观察”上,而没有记录自己的所想所感。人们的记忆水平有限,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所用到的记忆为瞬时记忆,如果不随时记录观察结果,非常容易出现遗忘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开展科学观察活动过程中,应当提醒学生随时记录,养成记录结论的习惯,指导学生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记录,记录重点内容。
        具体教学实例为:当小学科学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科学课题“天气日历”之时,要让学生准备体温表,每天测量室内以及室外温度并记录温度数值,制作天气日历,让学生在记录体温过程中提高自身科学观察水平。
        (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小学在实际工作中还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切实通过教师的综合素质,确保教师能够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小学科学教师应正视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加强新教学理念的学习和应用,革新自身的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以此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全面提升。 结语:
        结论  
        综上所述,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加以应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科学教学的水平,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训,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新形势下,小学应正视以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通过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重视课内外教学结合等方式改进科学教学,提高科学教学水平,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娟.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8):95-97.
        [2] 肖宗凯,王永治,刘文霞. 小学科学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对策研究[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0):136.
        [3]陈亮.关于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思考[J].亚太教育,2020,(3):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