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荣谷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教学是知识的教授过程,更是文明的传承。“数学是科学皇冠上最亮的明珠”,足可见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因为教学的受众不同,所以在教学时要基于受众主体的现有知识储备及学习能力,做到因材施教。职业中专教育主要针对中学毕业生就业职业素养的培养,因而对数学教学的关注度可能相对较低,导致老师和学生的教学、学习热情不够高涨;除此之外,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相对薄弱,致使数学教学受到阻力。本文从学校、老师、学生三个层面出发,分别给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数学教学 系统性 因材施教 兴趣导向
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贯穿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重要学科的发展历程[1],更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职业中专学生作为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储备生力军,掌握好数学乃是必备条件。因而本文通过分析职业中专数学教学的特点,再作出相应对策,以期为职业中专数学教学的优化发展提供参考。
一、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系统性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是职业中专数学教学的特点之一。现在职业中专数学教学主要为学生日后工作实践服务,直接将数学中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中去,这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去了解数学,是职业中专数学教学的一个好的方向。同时,这也要求老师的知识体系一定要全面,还要做到深入浅出,即从抽象到具象。知识都具有一般规律性,因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总结归纳,倡导学生学以致用。例如:解决电工学和物理学有关的问题时,就需要运用数学的知识:利用余弦曲线Y=Acos(ωx+φ)对简谐运动的长度、时间进行计算,而位移S、时间T两者间存在的关系表示为S=Acos(ωt+φ),交流电中电压U、电流I与时间T间存在的关系V=Usin(ωt+φ),I=Isin(ωt+φ)。熟练掌握数学知识能及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有利于自身数学水平的提升。进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施行系统性教学。
二、改进教学模式,注重基础知识培养
职业中专数学教学存在片面性的特点。职业中专教育侧重于职业技能培养,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培养,从而导致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例如: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包含有大量的理论推论,正弦余弦的切换。内容枯燥晦涩,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思想。而在只注重工作技能培训的大环境下,数学学习就显得无足轻重,使职业技能培训变成了无基之高楼。
此外,学校和老师在制定学习进度时,也应该“量力而行”,摒弃追赶教学进度的错误理念,过高过快的追求教学进度是教学环节中的“大跃进”。更多的是,要夯实好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为夫子者,需要勤四体分五谷;数学学习也同样得识公式理逻辑。这就需要学校及老师在不刻意追求教学进度的背景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及时查缺补漏,做好基础知识培养。
三、有教无类和分层教学相结合
职业中专数学教学中层次性明显。层次性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方面,不可否认的是职业中专学生的总体数学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然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总会有数学基础知识较为扎实,或者在教学中学习适应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教学时,如果不同层次学生同在一个班集体授课,则会因为接受能力的不同导致断层现象的出现。即基础较为扎实或者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适应学习节奏,实现有效学习。而基础能力薄弱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无法适应教学节奏。在这个不断累计的过程中,差异化不断扩大,不利于整理教学的施行。[2]针对此种现象,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基础划分为不同层次实施不同的教学进度。同时,定期实施考核,一是可以检验教学质量,二是可以实时调整不同层次的学生个体,从而做到不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
四、数学教学要注重兴趣导向
职业中专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总体极性不高。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在职业中专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提升,学习效用则也会停滞不前。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是重中之重。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以老师为行为主体,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和发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寓教于乐,枯燥数学公式背后的故事往往新奇有趣,老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结合趣味性的数学故事,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多采用多媒体教学,传统的教学是在黑板上写写画画,会囿于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能力,而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则可解开这一枷锁,从一个点变成一条线,从一个面发展为一个立体,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越过晦涩难懂,提升数学学习兴趣。
总结:职业中专数学教学是服务于工作技能培养的至关重要的过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项系统性工作;同时,它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需要先从基础知识教学做起,循序渐进;数学教学中,在不放弃每一名学生的基础上,注意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再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而做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与此同时做到实时跟进,让学生适应教学内容;而不论在任何层次的学生,学校和老师都应该以培养其学习兴趣为导向,从要学习转为爱学习。笔者认为,知识具有规律性和相通性,以上对策不仅适用于职业中专数学教学,放在其它学科教学中,亦有参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欣,职业中专数学教学问题及其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
[2]黄怀瑞,探究职业中专数学教学问题及其对策数学学习与研究[J].(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