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凤喜
清远市清新区三坑镇枫坑小学 广东清远511855
摘 要:在当前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各个教学阶段,各个学科都在不断进行教学创新,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小学阶段的数学是学生接触数学思维,学习数学知识的初始阶段,同时,该阶段的数学口算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口算学习兴趣,让小学生想学习口算、乐于学习口算,提高小学数学口算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口算能力;方法
引 言
口算能力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实用能力,这种能力帮助同学们不必借助纸和笔就能够将简单的数学结果计算出来。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都需要口算能力进行支撑,然而这种能力的形成和锻炼大多是在低年级阶段完成的,小学同学在数学课程中要掌握笔算和口算等多方面的计算能力,从而让他们在不断的训练过程中培养数学思维和能力。本文通过部分数学口算实例教学方法的分析,为广大数学老师提供借鉴。
一、培养小学生口算能力的重要性
1.1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口算加减法运算中,两数之和或者两数之差,都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观察力,否则会出现观察不充分,造成数据错误,导致口算结果出现错误。那么与父母去买东西的时候,加减口算是经常会用到的,这时候就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知道物品本身的价格,和父母给商家钱的数额,从而进行减法口算,得到应该找给父母的钱数。这种生活加减口算的能力是时时刻刻都能运用到的,有时候小学生自己去购买东西,若是没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1.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
口算的练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对于思维和神经中枢的训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也可以及时地进行反应,让神经中枢和大脑有效配合,使反应灵敏迅速。口算在数学教学中是锻炼脑力的重要方式,经常进行口算的学生会增加大脑的灵敏性,并且有利于智力的开发。不经常练习口算能力的学生会出现思维缓慢、反应迟钝等现象,这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没有好处。因此,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度,培养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智力只有一小部分是通过遗传,而大部分是通过后天的锻炼形成的,那么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养成需要进行不断的练习,口算能力的训练是由具象的事物转变成抽象的数学运算的过程。学生对事物的直观认识,需要综合性思维,通过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提高了学生的口算能力,也就提高了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实际分析能力,锻炼了学生认识事物的综合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对事物判断的准确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现状
通过对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数学口算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发现,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在小学教学中得到了全面的推广,也取得了一定的推广效果,但是在现阶段的数学口算教学中,教师仍然采用相对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对数学口算学习失去了兴趣。所以,传统的小学阶段的数学口算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需求,数学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爱上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的策略
3.1激发学生对口算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十分重要,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兴趣的促进下,学生学习也会更有动力。教师在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中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对口算的兴趣,防止学生因认为计算枯燥而产生厌烦心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与认知特点,对教学进行巧妙设计,采用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设置更加吸引学生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组织口算游戏,利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教学中组织的“找朋友”游戏,就在课堂中得到了较好的反响。笔者制作了不同的动物卡片,每张卡片上都写有算式或数字,然后请学生扮演不同的动物,通过观察与迅速口算找到对应的结果,再与之配对。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热情,教师还可以为游戏中表现较好的学生提供一些奖励。游戏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更加积极,教师所设计的游戏还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通过游戏竞技与奖品刺激,学生在口算学习中也会更加主动。
3.2设计针对性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发现口算规律
有些小学数学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口算速度和能力,一味地采取多练习的方法,这不仅增加了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呈现出“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引起了学生的抵触情绪。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保证口算教学策略具有针对性,练习内容在精不在多,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制定教学目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口算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针对容易混淆、容易出错的题目展开有效训练,实现口算能力的提升。
如在学习“购物”这一内容中,教师课前为学生准备好教具版人民币,让学生观看录制的视频课件,在视频中教师花了五元钱买了一个五元钱的本子,花了十元钱买了一支十元钱的钢笔,学生此时发现购物规律——物品价格与人民币面值相同时,因为结果是 0 所以不需要找钱,接着教师让学生模拟购物情境,有人扮演卖东西的人,有人扮演买东西的人,一起探索购物中的口算规律,由开始不熟悉圆角分的转化,到能够熟练地给“顾客”找“零钱”,在活动中自主探索、总结出更多实用的口算规律和购物规律,同时意识到学会口算对今后的购物有重要帮助,学习动机得到明显加强,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3.3以实际问题为情境
口算本身就要求快而准,而要想口算的又快又准,首先就要深刻地理解数字的算法,这就要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欲望,让他们知道这是一项生活的必备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同学们积极探索与思考,总结出合适的算法来进行口算。例如:在教学9加几的两个一位数十进制加法时,可以以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为背景,设计出一个典型的两个一位数十进制加法问题,让学生对这种问题的解决方式产生好奇心,积极开动脑筋去解决问题。如“两位同学去搬学生奶,一位同学的奶框里有9瓶奶,另一位同学的奶框里有8瓶奶,请问这两位同学总共搬了几瓶奶呢?这种问题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学生会积极思考,教师再加以引导,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就找到了合适而又准确的算法。过程如下:教师再次提出一个问题:“谁能又快又准确的口算出有多少瓶牛奶吗?”学生沉思片刻,之后争先恐后的举手。教师随机提问,学生回答:“从第二个同学的奶框里拿出一瓶牛奶,放入第一个同学的奶框里,第一个同学的奶框里的牛奶凑成了十盒,再加上第二个同学奶框里剩余的七盒牛奶,口算出为十七盒牛奶。”学生说过之后,教师再让他去黑板上演示,黑板上的牛奶图片为“可推动式的”,学生拖动一盒牛奶图片从一奶框到另一奶框,完成演示。教师再总结这一算法的规律,并引出新的数学概念与口算方式,学生对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印象。教师再把这以规律范围扩大化(8加几、7加几、6加几等),引导学生们灵活运用这一算法规律,提升了他们的口算能力。
3.4数形结合促进数字思维
小学生对数学口算的学习和训练,从表面上来说是让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将数学结果计算出来。而更深一层次的是希望通过数学的口算训练锻炼他们对各种数学题目的把握,让他们能够对数学题目的关键信息进行准确地抓取,并能够理解题目。通过反复地进行这种训练,培养他们对同类的问题能够举一反三,对口算能力熟练地掌握比较好的教学方式,是比较贴近生活化的,也就是将现实生活中很多鲜活的例子与数学口算相结合,解决复杂数学问题。比如;在学习数学《认识圆角分》知识点学习中,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列举出自己在文具店里面买过的一些东西,在买这些东西的时候关于货币的计算是怎样的。在这种实际的生活例子中更能够让同学们加深记忆,通过购买商品的货币计算,能够让同学们掌握圆角分这种十进制的计算。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其他各种灵活性的十进制计算,老师还可以让同学之间,将各自所携带的货币进行小组交换和组合,用实际的操作来体验十进制数的计算。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要把口算能力掌握成熟,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这种练习在小学的各个年龄段都需要进行锻炼。老师必须花心思对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能力进行深层次的发掘。在口算的不断训练中,让小学生对数学数字更加敏感,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一些计算问题。
参考文献
[1]小学低年级数学口算错误原因及矫正策略[J].包纯喆.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5)
[2]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策略[J].潘春敏.河南教育(基教版).2018(01)
[3]小学低年级数学口算错误原因及矫正策略[J].包纯喆.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5)
[4]试论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的现状和策略[J].尹金梅.中华少年.2018(35)
[5]加强口算能力提升,引领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J].黄磊.新课程(小学).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