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三奏?六曲”模式对中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提升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期   作者:林景莲
[导读] 近年来,随着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多样化的数学教学模式也层出不穷。
        林景莲
        雷州市第二中学 524200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多样化的数学教学模式也层出不穷。本研究本研究共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方法对“三维?三奏?六曲”模式对中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提升展开研究活动。通过研究得出,“三维?三奏?六曲”模式深刻体现着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情影响着“三维?三奏?六曲”模式的完整性;“三维?三奏?六曲”模式的教学向需要长期的坚持才能够体现。
关键词:中学数学;三曲;三奏;六曲
引言
(一)研究背景
        1.新课程背景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特别按照数学素质教育的要求,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技能的形成、数学智能的发展以及数学个性的培养,都已成为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必不可少组成部分。随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改对课程的性质、功能、内容、实施以及评价都进行了重新定位。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数学传授知识、数学实验、数学实践探究和培养数学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实践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生在数学学习实验研究中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2.我市课堂教学背景
        近五年来,我市数学课堂活动,教研教改活动中发现:数学教学普遍存在着以陈旧数学训练知识为本、以教师带学生训练为中心和以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一些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仅忽视学生的数学实验和实践活动,削弱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爱好和需求,还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数学个性被扭曲,创造力被扼杀。培养出来的学生,习惯于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缺少数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然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是,实验研究活动的开展。第三部分是,对研究结果的总结。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
         组织实验教师积极参阅教育文献,了解最新教育动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力争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对“新课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三维  三奏  六曲’的实验研究”模式有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的了解。
        2.调查法
    每个实施阶段都以问卷、座谈会等方式,调查“新课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三维 三奏  六曲’的实验研究”模式所呈现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3.行动研究法
        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认真进行行动过程的研究,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共同探讨新课程理念下“新课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三维 三奏  六曲’的实验研究”高效课堂教学的实验研究的模式构建原则、操作程序和操作策略,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往复循环,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4.经验总结法
         组织教师撰写“新课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三维、三奏、六曲’的实验研究”模式下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学反思等,及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
        5.个案研究方法
        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对象进行个案研究,且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作个案研究,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分析档案,及时汇总。


一、“三维?三奏?六曲”模式深刻体现着学生的主体地位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大力提倡“学生中心论”,认为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当将课堂还给学生。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对于知识和信息的传递是单一的、一元的、局限的,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其余大部分同学只是完成听课“任务”而已。如果在数学课堂上大多数学生只是机械的、没有思考的、没有主动意识的去听课,而缺乏对课堂,对教学内容的参与,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收效是不大的,甚至可以说是在浪费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大量的、成功的教学实践活动启示我们:唯有当学生能自由参与创新,自主实现知识的学习、实验探究属于个人意义时,身心发展方才处于最佳状态,思维方能被激活,数学学习、数学实验探索和数学实践才能达标。
        “三维?三奏?六曲”模式,讲求学生对于课堂和学习的参与性,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获得感,例如,“三曲”中的第二曲“自主学习”,是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导入后,学生要做好活动准备工作,必须做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自主实践等一体化的实际数学活动。教师主要做好用目标展示吸引学生注意力,用学法指导激活学生学习的生命力,用问题诱导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善练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目标引导、学法指导、问题诱导等活动方法的自练,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三奏”中的第二奏“互动”,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以教室、活动场地为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参与,合作探究,共同提高数学水平的一种数学实践活动。“六曲”中的第三曲“小组互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不能解决的问题,可在学习小组里合作完成,即生生互动。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活动所不能完成的,由小组中心发言人提出,在班级解决。因此,中学数学“三维?三奏?六曲”模式深刻体现着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学情影响着“三维?三奏?六曲”模式的完整性
        通过实践调查研究发现,在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相对比较高的班级开展“三维?三奏?六曲”模式教学,教学模式的完整性能够得到保证,而在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相对不高的班级开展“三维?三奏?六曲”模式教学,教学模式的完整性很难得到保证。特别是“六曲”中的第五曲“整理反思”、第六曲中的“达标拓展”很难在学生整体学习水平不高的班级完成。这主要是“整理反思”、“达标拓展”本身对于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要求过高导致的,如“整理反思”是用协调反复思索,并可用悦趣的音乐陶冶学生心情,达到快乐整理、爽快反思的目的。“达标拓展”是数学实践活动达到一定基本要求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数学学习、数学实验、数学探索和实践探究活动的知识,提高数学研究水平。
        
三、“三维?三奏?六曲”模式的教学向需要长期的坚持才能够体现
        相对来说,“三维?三奏?六曲”模式的课堂操作细节要比传统课堂的操作细节多,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该教学模式。如果在没有充分实践时间的保障,“三维?三奏?六曲”模式的教学效果是很难被完全体现出来的。所以,在将后的数学课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通过长期坚持“三维?三奏?六曲”模式,来体会其优势。
总结
        本研究具有两个方面的两点,第一,通过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来对“三维?三奏?六曲”模式的课课题研究工作。本研究共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方法共五种方法来进行研究工作。第二,本研究具有七个创新点,分别是教师 “导”的引燃,教学充满生命力;课堂教学高效有序,学生成为课堂主人;学生乐学、趣练的转变;该研究是一种新型的素质教育;树立新课程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课堂教学效度良。
        本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反思,第一,研究的范围相对不大,研究结果的普遍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仅研究者比较的熟悉的两所学校,研究所得的结果是否适用于所有推广“三维?三奏?六曲”模式的学校,还有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第二,实验效果一般。在试验阶段,组织学生大规模的去参加数学竞赛,以竞赛效果来作为研究素材的一部分。这个初衷是非常好的,但是,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想要多次组织学生大规模的去参加数学竞赛比较困难,而且效果并不十分突出,对于本课题研究研究结果的支持力度并不大。
参考文献
[1]张世强,罗亚玲,梁波,许凤,万素馨.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网络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重庆医学,2013,42(31):3843-3845.
[2]王峰光,边玮玮,安洪庆,王胜男,田丛丛,孔雨佳.基于互联技术的“整体教学模式”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19):342-344.
[3]吴国华.让课堂翻转起来——初中数学运用翻转课堂构建自主学习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144.
广东省教育教研"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研究一般项目,课题批准号2015YQJK189,课题《新课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三维 三奏 六曲"的实验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