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冬
雷州市第一中学 524200
摘要: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况关系着雷州市数学教学的发展现状。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非结构式访谈,分析了目前雷州市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并对提高专业发展水平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雷州市 中学数学 教师专业性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脚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学习,提高自己对新课程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完善和提高教育手法,小学数学教学正呈现出新面貌。但是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全国各地之间的教育改革推进程度也有所不一。雷州市属于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教育基础薄弱,师资力量和水平未能达到教育改革的需要,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发展的要求对雷州市中学数学教学现状开展调研,有利于梳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提出解决措施。
一、调查方法
本文从对雷州市数学教师专业性开展调查,从而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和对教学现状改进的措施。在调查过程中采取网络问卷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其中,面向雷州市各中学数学教师随机发放网络问卷300份,回收246份,并进行了后续分析。问卷设计侧重于数学老师的专业结构和发展。走访了雷州市4家中学,对数学老师进行了非结构式访谈。访谈侧重于手机数学来说对教育现状的看法和对提高专业发展能力的建议。
二、调查结果
(一)雷州市中学数学教师的现状。
根据回收的249份问卷进行分析,其中男性156人,占比62.65%;女性93人,37.34%。教龄1-3年的占比33.15%,教龄3-5年的占比21.03%,教龄5-10年的占比15.66%,教龄10-20年的占比17.81%,教龄20年的占比12.35%。其中本科学历191人,占比76.70%,研究生学历的13.65%,其余为本科以下学历。根据问卷分析得出,雷州市中学数学老师的从教年龄普遍不长,学历以本科学历为主,这可能与近年来引进青年教师的措施有关。中学一级职称、二级职称、高级职称的分别有96人、56人 、24人。
其中有22.21%的老师表示从事教育工作至今参与过继续教育。在剩余的人中有45%的人表示虽然没有参加过继续教育,但是有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其他教研培训。但是所有人中仅13.45%在回答对学校专业发展保障是否满意时选择了满意,46.17%的人选择了基本满意,剩余的人选择了不满意。
(二)雷州市中学数学教的专业发展情况。
基于中学数学学科特点,本文在调查中将专业发展能力分为了五个具体方面。第一是专业能力,指数学老师开展有效教学,组织数学课堂授课的能力。第二是专业精神,指数学教师建立自身师德师风,服务教育事业,尊重和关心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素养。第三是专业理念,是指数学老师对课程以及育人的理解,以及职业的认同感。第四是专业知识,是指数学老师必备的数学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以及通用知识等。第五是自主反思与发展,是指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态度与行为。
调查中,认为自身专业能力达到社会要求的老师占54.17%,其他人认为与社会要求有差距;对自身专业精神表示满意的有34.09%,基本满意的有27.44%,剩余老师表示对自我专业精神的不满意。有67.55%的老师认为自身专业理念认识到位,其余老师反之;有31.67%的老师认为自己具备当前教学所需的专业知识,剩余老师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有待提高。而在自主反思与发展方面,有78.19%的老师认为自己在反思发展方面有待提高。
三、雷州市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瓶颈
从访谈中总结出雷州市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如下。
(一)专业素养和能力有待提升。尽管教学改革对数学教育提出来新的要求,但是一些老师在数学课程设计中没有真正把握要求,沿袭过往课程模式的较多,始终采取较为传统的方式进行数学专业教学,在创新方式方法,进行课程研发上缺乏有效办法。其背后本质原因,还是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够,将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缺乏开发和利用多种课程资源的能力不足。
(二)专业认同和情感有待提升。
有不少数学老师在工作中处于被动状态,一方面工作上缺乏主动进取的精神,在研究教学上没有主动性;另一方面缺乏专业能力提升的动力,忙于日常教学,除此之外挤出时间参与科研或者继续教育培训的主动性不够。因此,表现出教学工作上的被动。
(三)学校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有待加强。学校及时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也是老师提高工作水平的实践阵地,在数学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中,学校应该发挥非常重要的平台作用。现实中学校支持不够。表现在一些学校的师资管理理念成就,方式方法不佳,为数学老师提供的培训渠道有限,效果不强。
四、雷州市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本文对雷州市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出如下对策。
(一)建立教师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综合素质和教育水平,主要目的还是要帮助教师成长。要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带动学校的发展。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个人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充分认识这一重要性,不仅要为教师提供相应的便利,还要帮助他们通过培训达到专业成长的目的。如果教师了解到学校对他们的期望,将有助于激发教师自觉参加培训以提高自身素质的内部动力,也会唤起教师努力为学校发展出谋出力的热情。结合继续教育情况帮助教师发现自身瓶颈和难题,进而改善工作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也是为了获得更好地成长,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要使教师能够通过培训,借助培训习得的知识,日后在实际教学中,学会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那么,专业发展方面就应该通过建立教师的教学反思档案,跟踪并了解教师的成长历程,让教师找到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方法。
(二)建立发展性评价,对接受继续教育后专业发展进行评估
专业发展既要“瞻前”也要“顾后”,但更应该侧重于继续教之后的效果和教师发展展开。要通过引导教师对培训进行反思,对后续教学,包括教学目的意义、课程建设、以及自己的职业发展等进行规划,激发教师自我成长的动机。在观摩同事的教学、参与评价的同时,教师逐渐开始自己的教学反思;而自身的教学过程使教师能再现参与课堂教学评价的现场,开始有意识地按照综合的评价意见去改进自己的教学,并在教学外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和确定自己的教学风格。持续的反思意味着教学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并将表现日后的教育实践中。发展性教师继续教育评价需要求老师对继续教育之后的发展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形成对教学过程的自我监控。这是出于引导教师将继续教育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路径的需要。在继续教育的评价体系中,要将个人的专业发展放在主要的位置,从而引导教师形成自己的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引导老师主动按照自己的计划去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改进自己的教学,借助个人专业发展计划达成有效教学的目标。
(三)坚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可以以学生、学校、教师三者为主体,建立学生评价、教师自评与互评、领导评价、机关评价四种方法进行评价,对教师专业发情况进行监督和定期的评价,从而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评价。教师教得好与坏,最直接的关系者就是学生。因而,学生的体验是评价教师教育水平的关键因素。组织好学生评价一般的都能够对教师师德、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过程和效果等进行评价,一般可以采取实名评价与无记名评价。其中无记名评价主要的方式是匿名问卷。这个方式更具有优越性,评价的结果更加公正而接近实际。在开展学生问卷调查之前,要重点做好调查问卷的设计,既要有定量的指标,也要给学生定性评价的空间,如此以来,学生不但可以根据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通过问卷给教师打分或进行满意度的勾选,还能给教师提一些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学生无记名的意见,学校要在做好人员信息保密的前提下,组织分析梳理和反馈,让教师通过学生反映的情况,检查自己参与继续教育前后的专业发展情况,从而引导教师提高能力素质和教学水平。
五、结束语
数学老师的专业发展将会影响数学教学的质量。本文基于对雷州市中学数学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数学老师专业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这与老师和学校在专业发生方面的理念和努力都有关系,需要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鼓励老师参与继续教育,培养专业能力,并开展发展性评价,对专业发展进行过程性评价,在学生和学校的帮助下,提高专业发展能力,完善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 邓丽,官运和.韶关市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J].韶关学院学报.2019,40(5):54-57.
广东省教育教研"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研究一般项目,课题批准号2015YQJK189,课题《新课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三维 三奏 六曲"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