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解析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期   作者:肖继业
[导读] 化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长期的教学中,教师秉承严肃认真的教学精神,很少实施趣味化学实验。
        肖继业
        淄川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  255130   

        摘要:化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长期的教学中,教师秉承严肃认真的教学精神,很少实施趣味化学实验。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内接触趣味化学实验,也没有有效的方法在课堂中灵活地利用趣味化学实验。教师没有开发出有效的趣味化学实验开展方法,让趣味化学实验难以在课堂中落实。从初中阶段的化学教材设计角度分析,教师在设计化学环节中可以以化学实验作为载体很好地融入趣味性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很好地为学生深入学习化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趣味实验;初中化学教学;作用
引言
        化学学科的教学重点可主要分为两大块:(1)分析物质变化的规律;(2)探究物质的构成、性质、结构等特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起化学实验对整个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作用,抛开传统化学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教学理念,并尝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趣味化学实验,以此来吸引更多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瞩目,充分调动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不断加深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趣味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基本都是以教学大纲和自身对于知识的认知为转移进行的,教师依旧稳稳把握着教学一把手的位置(主导地位),并未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也就意味着学生在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失去了主动权,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传达的理念和知识,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引导下,很难有效调动自身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课堂体验感和代入感。尽管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普遍主张“重理论,轻实践”原则,但是仅有的化学实验教学也普遍是以教师向学生演示为主,学生几乎没有实战演练的机会,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教学方式十分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不利于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教师可以尝试从根源处解决此问题,将趣味实验有效地引入初中化学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尽可能地将探究化学知识的主动权交由给学生,以便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化学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学生化学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在趣味实验的辅助之下,其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探究能力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和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
2趣味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2.1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普遍都是以教师演示和讲解为基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很难遇到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而自己对相关化学知识的一些想法和疑问也经常不被重视,久而久之,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积极性便会愈发低沉,不但会渐渐丧失对化学实验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且也很难收获到预期的化学学习效果,很多化学实验教学的功能也基本无处施展。基于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尝试将趣味实验有效地引入进课堂教学之中,让化学实验课堂充分生动性和趣味性,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采用积极有效地教学方法正确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进化学实验当中,让学生能够在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更加切实地感知和体会到化学实验和化学知识的乐趣和魅力。在此期间,教师还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能,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不断给予其鼓励、支持和帮助,促使学生能够从中掌握和理解更多地化学知识,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例如:在进行“木条的燃烧”这一化学实验时,由于这一实验所用到的仪器设备和操作环节普遍较为简洁,且危险系数也相对较低,因此教师在组织化学实验时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试着合作完成此项实验,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要事先给予更小组一定的启示:让学生沿着木条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不同情况展开思考,并在实验的过程中清晰记录下实验现象。这种培养学生自主完成化学实验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实验操作的过程、现象、结果等,最大限度地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2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若想最大限度地实现化学实验的理想教学效果,那么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化学实验学习兴趣的培养,致力于激发学生参与化学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试着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等多种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为后续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这一化学实验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催化剂的特点、功能以及氧气的性质,初中化学教师便要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教师可以将整体实验内容以视频纪录片地形式呈现给学生观赏,在视频中要重点凸显实验操作原理和实验过程,并对其进行重点解析,待视频播放、讲解完毕后,教师再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结合刚刚从视频中掌握到的实验操作要点,试着自主完成“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对化学实验步骤和特点展开更为细致化的分析探讨。教师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吸纳和接受化学实验和化学知识,这种趣味化的实验教学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效地保障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3有效结合生活实际和趣味化实验
        事实上,很多初中化学知识都与生活实际密切关联,因此,教师在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适当地添加一些生活元素,以此来丰满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也能够很大程度地拉近学生与化学教学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例如:教师可以在实验教学课堂上准备一杯较为污浊的水,而后将硫酸钾慢慢的填入其中,待一段时间后,可明显的发现原本污浊的水转瞬间变得澄澈清透,此时教师便要可以告诉学生倘若感兴趣的话,这个实验也可以自己在家中完成,家庭实验步骤如下:先准备一盆含有杂质的水,而后再将一块明矾丢进水中,不久后便会发现盆中的水变得愈发清澈。如此一来,学生便会清楚地认知到“明矾净水”的原理,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有利于充分地引起学生对化学实验学习的好奇心和热情,而且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化学知识,从而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和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传统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诸多不足,新时期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当积极引入趣味化学实验,它不但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化学学习注意力和好奇心,而且也能够不断深化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促使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得以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玉梅.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 [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08)
[2] 陶成恒.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浅析 [J].  求知导刊. 2020(23)
[3] 付艳玲.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探析 [J].  中国校外教育. 2020(11)
[4] 王健.浅析趣味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J]. 读写算. 2020(07)

作者简介:肖继业,1979.1,籍贯:山东淄博淄川,男,最高学历:大学,职称:中级,职务: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化学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