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高考的高中体育教学方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期   作者:陈仕享
[导读] 本文分析了体育高考下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难点,探究了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策略,以便强化高中体育教学的效率。
        陈仕享
        广东省湛江农垦实验中学,广东  湛江  524094
        摘要:在体育高考的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教师需要充分的结合体育高考的内容,对高中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育,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可以得到加强,促进高中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体育高考下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难点,探究了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策略,以便强化高中体育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难点;策略;体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方式已经难以与高中学生的发展相匹配,需要在体育教学中创新理念和模式,彰显出高中学生的能动性。并为高中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释放特长的平台,鼓励高中学生自觉的学习体育技能,化解在体育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这样才能够推动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1体育高考下的高中体育教学难点探讨
        在体育高考下,对学生的考核更加细致化和多元化,要求高中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训练,还要对高中学生的体育精神、心理健康、思维能力以及实践应用等各个方面都要加以培养。但是目前在体育高考的背景下,部分高中体育教师将大量的精力放在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方面,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高中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较大,对体育学习投入的时间比较少,加上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训练的时间、学习的内容等方面都各不相同,因此就为高中体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其次,高中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也具有较大的差异,部分学生比较灵活、舒展性和低强度的体育项目;而部分学生则喜欢竞技类的体育项目,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内容等方面都难以统一;加上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枯燥和单一,就会影响到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目前在体育高考下,体育教学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短跑、长跑、立定跳远、铅球等方面,需要对高中学生的速度、耐力、弹跳能力、灵敏性等各个方面进行训练。这样才能够符合体育高考的要求,但是这就为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积极创新,开展适合的体育教学项目,规划出合理的体育教学方案。
        2突破策略研究
        在体育高考的发展下,高中体育教师要为学生设定出适合的训练计划,充分的认识到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并对其进行分层次和针对性的训练。同时还要对训练的强度以及时间等方面进行调整,与学生的文化课学习相结合,达到劳逸结合的效果。首先,要对学生的力量、速度、肺活量、弹跳性等方面进行测试,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开展层次化的教学,对学生的薄弱项目进行强化,使得身体的各项能力能够全面发展。比如:对于速度方面比较弱的学生,教师就可以为其制定速度训练的周计划、月计划,先通过五十米跑步训练,逐渐上升到一百米速度训练;并在每周对训练的效果进行测评,帮助学生在每个周期完成训练的任务,这样就可以循序渐进的提升学生的速度。


        其次,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科学的训练项目,让体育学习更具趣味性,在教学环节中设置一些小游戏或者教学活动等,并融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提升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在训练力量和弹跳能力时,教师可以加入一些体育游戏,如俯卧撑比赛、跳皮筋、花样跳绳等。或者教师还可以采用变速跑、户外拉练以及球类运动等项目,让体育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如:教师可以设定趣味训练活动,在一百米赛跑中加入小组比赛项目,并设置一些跨栏障碍、跳绳项目和运球项目等,这样不仅能够对高中学生的跑步速度进行训练,也可以在丰富的训练环节中,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弹跳能力以及小组协作能力等。
        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对训练的难度加以提升,渗透一些对学生意志力、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鼓励高中学生能够积极的迎接挑战,面对困难,敢于突破自我,提升自我。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的理念以及教学的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和优化,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项目与环节,让学生能够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和方向。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对速度、力量、耐力、灵活性等方面进行提升,这样才能够符合体育高考的要求。
        3案例实践
        以跑步训练为实践教学案例,展开对高中体育教学的探讨,首先教师要依托于高中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为学生制定出适合的跑步训练项目和计划,然后让学生能够在循序渐进的训练环节中,增强跑步的速度和耐力。比如:教师可以采用小步跑、加速跑、车轮跑以及跨足跳等相互组合的训练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在一百米跑步训练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以及在加速时身体各项机能相互协调与配合的方式;包括:摆臂、跨步、呼吸等,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速度。其次,在八百米的训练中,主要针对的是学生的耐力训练,教师可以采用变速跑、超越跑以及加速跑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增强耐力。或者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户外越野比赛,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体能训练需要从多个角度和方面展开,每项能够都需要兼顾,每周最少要开展两次力量训练,也可以将其与跑步训练相结合。比如:在奔跑时采用高抬腿的方式,或者利用接力加速跑、间歇跑等,让学生的耐力与力量都可以得以提升,为学生在体育高考中奠定基础。跑步训练是体育高考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其能够展示出学生对个方面的素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重视,采用适合高中学生的训练方式展开训练,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身体素质。
        随着体育高考的推进,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首先教师应该明确体育高考的要求和目标,并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训练和教学,清晰的认识到每个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差异性,采用层次化和分阶段的训练方式,逐渐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其次,教师还应该在体育教学中设置一些趣味性的训练游戏或者活动等,激发出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将以往被动的教学转化为学生主动的探索。进而强化高中体育教学的效率,推动高中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玉.基于新高考背景下提高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1(14):125-126.
[2]杨路.体育高考训练策略用于普通高中体育生的分析[J].高考,2019(35):177.
[3]杨晨星.新高考下高中体育教师课堂行为合理性探究[J].考试周刊,2019(76):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