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平
黄冈第二高级技工学校 湖北省蕲春县 4353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酒店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酒店业的需求,中职院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要紧跟酒店业的发展,提高酒店管理人才与行业的契合度,通过专业技能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时俱进营造有利的学习氛围,实现提升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的目标,拓宽本专业学生就业渠道,让学生就业更加顺利,就业档次步入新台阶。
关键词:中职酒店服务;教学改革创新;探究
引言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朝阳的专业,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就是要为酒店企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但是目前很多酒店企业反映部分毕业生不符合酒店用人需求,具体表现为该专业的毕业生理论和实践相脱离,导致实际工作水平较低,待人接物应变能力不足。对此,在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专业教学改革创新,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酒店企业发展的需求。
一、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属于舶来品,在国内它并不是传统学科,国人对他的了解比较少。它的主要特点是来自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应用学科,它所培养的人才是理论与技能并重的实用型人才。然而现阶段,我们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并不完全符合企业要求。导致学生在毕业阶段对于就业处于迷茫状态,同时企业急需人才但又挑不到合适的人。根据酒店等企业的反馈信息,有相当一部分酒店专业毕业生不符合酒店的用人需求,属于没有用处、但是弃之可惜的“鸡肋”员工。导致这种结果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应届毕业学生大多是存在眼高手低的特点,专业知识和实际需求没有很好地结合,服务技能不过关。在学校时,学生和老师还察觉不到,一旦走出课堂,迈向社会,学生身上的短板就暴露出来了。其次,现在大多数人的观点还是比较保守,认为酒店服务与管理就是服务行业,是传说中的伺候人的专业,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消极悲观,缺乏信心,自然也就不能很好地学习。但其实这都是由于学生不了解自己所学专业,不了解社会现实情况导致的。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是好专业,同时酒店产业也是很有前景,要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就要在课堂上灌输酒店专业人员的具备素质和行业最新动态,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善这一情况,必须改革创新中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在学生还在校园的阶段,注重对他们的综合能力培养,尤其是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和专业技能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形式变化,可以针对性的在学校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刻苦学习理论知识。
二、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有待提升
大部分的中职学校受到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认为只有不会读书、成绩差的学生才会就读中职学校,对中职教育的理解与定位存在误差,对学生的教育目标倾向于管理,促使大部分中职学校成为“托管所”,帮家长养孩子。所以,很多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按部就班,没有创新意识,只是忙于对学生行为规范、班纪班风等方面下功夫,只要学生不出学校捣乱就行。结果就是,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生被动的接受,学生对过多的理论知识产生了反抗情绪,理论没有学到,技能也没有掌握。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技能,教师没有进行深化教学,导致学生对酒店服务与管理的技能仍停留在摆台、叠被子、铺床单,缺乏对行业知识的深入探索,能否增加新内容和新课题:如茶艺、插花、调酒等,从而使酒店服务专业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拓展学生的就业面,使学生未来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
2.2脱离行业需求,教学内容滞后
专业教学不能紧贴酒店行业需要,过多依赖统编教材,忽略了知识的时效性,教学内容陈旧滞后,无法跟上酒店业发展的脚步。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学生技能实践的重要性。忽略了学生待人接物的礼节礼貌教育和应对酒店岗位上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学生的技能要求应考虑就业市场的需求,而不同区域的就业市场对服务技能的需求是不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说它具有地方性。教材编写者大部分是学校教师,本身知识结构更新不及时,加之教材从编写到出版发行的过程相对缓慢,使一些知识失去时效意义,导致教学内容滞后。有很多知识是与酒店业的实际现状脱节的,从而导致技能的学而无用。
三、提高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水平的建议
3.1强化中职专业教育的定位
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要让学生、家长、部分教师对中职教育的定位形成共识: 中职教育是要为社会输送大量有知识、有技能、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一线劳动者。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来自实践应用于实践的专业,这个行业需要的是具有丰富的知识、深厚的内涵,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高超服务技能的服务人才和管理人才。酒店业是旅游业的支柱行业,是发展经济的重要力量,它的发展依赖懂服务、会管理、对企业忠诚的高素质人才的长期努力。弄清楚了这些问题,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双边才会形成默契,教与学才能相长,它是专业教学和技能教学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3.2实施模块化技能实训的教学模式
校内技能实训为中职教育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方向。在传统的技能实训当中,主要是将教材与教学指导方案作为参考依据,将酒店服务技能进行分类,分类各部之间联系较为松散,学生无法形成系统化知识结构,对学生的岗位职业指导意义也不大,学生对酒店知识的学习一直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当中,不知所云。新型的校内技能实训是将原来的实训内容加以整合与扩充,直接以酒店岗位作为实训的中心,以情境模拟作为主要实施办法,以岗位服务技能内容与要求作为训练内容,进而实现技能岗位的模块化,与酒店行业的实际状况也比较相符,学生能尽快地适应岗位要求,对酒店各岗位的认知程度也比较深入。我校酒店服务专业按照4星级酒店标准建成了省级实训基地,建有前台接待处、茶艺室、西餐厅、中餐厅、客房,进行模块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训练,从而通过实训培养出来的学生对酒店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并在就业之后快速地进入到角色。
3.3采用情境化的教学方式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加强教学方式的创新,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例如在传授学生中餐酒水员技能时,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假如你是一名酒水员,你应该怎样为客人服务?并选择一名学生扮作酒水员,两名学生扮作客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从旁指导,纠正错误的地方,加强学生对中餐酒水员技能的掌握。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印象,而且教学方式生动、有趣,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我们还将每个实习课题做成微课,让学生在课堂上没弄懂的知识,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训练,从而使学生多次学习训练,掌握相关知识,学生学习有收获,教学效果明显。同时,我们还对一些相关课程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酒店行业岗位。
3.4加强校企合作,提升专业技能
中职学校还应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通过上岗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岗位技能以及规范的认识,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对学生就业以及发展非常有利。我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从2014年就开始与四星级或四星以上酒店开展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就业安置一体化
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是以服务社会及区域经济为己任。在实际工作中,加强与行业、企业间的联系必不可少。通过邀请企业专家进入校园讲座,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岗位工作中的实践体会,这些是书本上体会不到的。同时,学生深入一线进行顶岗实习,不仅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一次磨练,也是对学生知识面的一次拓宽,这对教育工作及行业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4.结束语
总之,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广阔,是目前较受欢迎的一个专业,但是目前部分学生以及家长对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还存在一些错误认识,而且很多酒店企业反映部分毕业生不符合学校酒店用人需求。对此在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做好职业定位,正确认识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同时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酒店行业稳定、长久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杨蕊.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2]梁波.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材改编探讨[J].成才之路,2017(6):53-54.
[3]张诚凌.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现状与教育优化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