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期   作者:相萌萌
[导读] 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想使其取得更好成效,还要将红色文化融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相萌萌
        聊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山东聊城:252059

        摘要: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想使其取得更好成效,还要将红色文化融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简要分析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存在的制约因素,最后就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红色文化融合教育提出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融合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深入实施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深入开展“党史教育”的历史条件下,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红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高校在这方面应当有清醒的理解和认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优化和完善。对此,需要在深刻认识到开展红色文化融会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采取科学方法,大力推动红色文化融合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取得更好成效。
        一、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深入分析开展红色文化融合教育的重要性,突出表现为: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别是在我国深入开展“党史教育”的新形势下,深入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得到拓展,同时也能够构建更加科学和完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文化自信,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红色文化是是一种革命传承,对于引领未来、集聚力量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因而能够使大学生对党的理解和认识更深,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对于大学生成长与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还有利于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特别是红色文化涉及到方方面面,通过科学的方法可以打造更多平台,进而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二、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约因素
        深入分析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约因素,突出表现为:有的高校在开展红色文化融合教育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性,至关重要的不是不注重进行科学设计和系统安排,对红色文化的挖掘不够到位,而且在结合方面也缺乏实效性,甚至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割裂的问题相对比较突出,必然会制约红色文化融合教育的深入实施;有的高校在开展红色文化融合教育的过程中缺乏系统性,至关重要的就是缺乏对红色文化的全面融合,特别是在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方面不够到位,红色文化融合教育还没有有效拓展,“思政课程”的整体水平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有的高校在开展红色文化融合教育的过程中不注重实践性,最根本的就是运用红色文化培养学生“知行合一”方面不够到位,如不注重引导大学生针对红色文化开展调查研究,再比如不注重开展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同样会制约红色文化融合教育的深入开展,需要引起高校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优化和完善,努力使红色文化融合教育实现更大突破。


        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
        (一)突出红色文化融合教育科学性
        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想更有效的融合红色文化,首先应当突出红色文化融合教育的科学性,即对红色文化融合教育进行科学设计和系统安排,努力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性和融合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高校应当对红色文化融合教育进行规划和设计,同时还要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加大力度,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如深入挖掘红色艺术、红色事件、红色文献、红色器物、红色建筑、红色卓越等红色物质文化的精神内涵,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融合,使其更具有有效性。突出红色文化融合教育科学性,还要牢固树立创新思维,运用创新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如将“党史教育”作为红色文化融合教育的重点内容,对“党史教育”做出更加科学和系统的安排,同时还要切实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自主学习与互动探索,只有这样,才能使红色文化融合教育实现更大突破。
        (二)促进红色文化融合教育系统性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高校以及教师在这方面应当有清醒的理解和认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将红色文化教育、传承与创新作为重中之重,对其进行系统安排,不断优化和完善红色文化融合教育体系。要大力推动红色文化教育与承传的有效结合,既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内容,也要将红色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当中,切实加大对党史、党的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红色文化节日的宣传,使学生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做“听党话跟党走”的表率。促进红色文化融合教育系统性,还要在打造系统性资源体系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除了要对全国性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综合与整理并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之外,也要对地域性、特色化的红色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与应用,这就需要高校之间应当加大战略合作,使红色文化融合教育资源能够实现共建、共享、共用。
        (三)强化红色文化融合教育实践性
        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运行情况来看,普遍都具有规范化的特点,而且在教育领域方面也进行了优化和完善,红色文化融合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按照较高标准和要求来看,红色文化融合教育仍然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特别是要运用系统思维,将红色文化融入教育纳放到“实践育人”体系当中,不断强化红色文化融合教育有效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高校应当倾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平台和载体,如将茶文化与红色文化进行有效融合,通过“茶戏”宣传革命英雄人物,既有利于开展红色文化网络宣传,同时也有利于推动茶文化的有效宣传,并运用“茶道、茶礼、茶德”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思想素质、人文精神以及职业道德。强化红色文化融合教育实践性,也需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多开展一些红色旅游活动,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弘扬和传播红色文化,如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宣传,这既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融合教育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同时也能够强化学生的国家意识、文化意识和民族意识,进而强化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持续提升。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教育功能和引领作用,将其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能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机制更加科学、效能化水平更高。因而,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探索红色文化融合教育的有效实现形式和路径,采取科学的方法和策略,重点在突出红色文化融合教育科学性、促进红色文化融合教育系统性、强化红色文化融合教育实践性等诸多方面加大力度,推动红色文化融合教育实现更大突破,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文化自信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小林.论红色乡村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03):57-58.
[2]王磊.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的独特价值与应用[J].汉字文化,2021(04):175-176.
[3]邓艳君.红色基因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三重路向[J].思想教育研究,2021(02):111-115.
    作者简介:相萌萌,女,1981年9月汉族,山东聊城,教育学硕士,
职称:讲师  团委书记,思想政治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