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殿源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广东 深圳 518000)
摘 要:地理教学法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有效性,本文列举人教版“区域农业发展”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将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法、自主学习法四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切实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不断提升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地理教学法 教学有效性 东北地区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地理教学方法也面临巨大的挑战。近几年,关于地理教学方法的研究层出不穷,小组合作法、案例探究法、情景教学法等百花齐放,分别在地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大放异彩。与此同时,地理教学法和教学内容的无缝衔接成为了众多学者热议的话题。地理教学法的运用是否得当,不仅与选择教法和内容有关,也与设计策略和实施有关。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三中“区域农业发展”作为案例分析,本课时的重点在于从东北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推导出东北地区的区域发展特点,由已知推未知。学生对于推导的过程还不够熟练,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加以引导。对此,本文列举并分析了几种教学方法,以期在组合地理教学法上给出优化启示,不断促进各教法之间相互融合,相互补充。
一、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关于“李连贵熏肉大饼”的视频介绍,该视频详细地介绍了李连贵熏肉大饼的原材料包括小麦、猪肉、香料等,它的制作工艺包括熏肉、烙饼、卷饼等,它在东北地区是一道家喻户晓的美食。通过介绍美食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来探究这道美食背后的地理奥秘:它为什么产生于东北地区?它的原材料和当地的地理条件有什么关系?充分利用该情景,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情景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1]。本节课采用情景导入,简单明了,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只需要了解和引起注意即可。开门见山的情境导入为本节课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基调,便于学生调动已学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二、新课教学
1.活动一:采用角色扮演法共同探究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
教师采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角色背景:山西一煤老板第一次去东北旅游,在品尝过李连贵熏肉大饼后对此赞不绝口,便向当地人询问有关这道美食的相关信息,以便能够买一些特产回去犒劳员工。随后教师把全班分成四大组,一起来探究东北地区为何会生产出这道美食,以及它是如何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全班四大组分别扮演气象局、地质局、工商局和社会人员,分别从“气候”、“地形与土壤”、“社会经济优势”和“其他”四个因素分析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根据教材中给出的东北地区“位置图”、“地形图”“气候图”和教师提供的补充信息,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小组内讨论出每个类别的具体内容,并在全班进行展示分享。
角色扮演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并且让他们扮演其中的人物角色,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2]。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讨论出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有哪些,相比我国的其他地区优势在哪里等等。帮助学生梳理区位因素的脉络,明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具体内容,夯实区域地理的基本功。
2.活动二:小组合作法共同探究东北地区三大农业生产区的分布
随后煤老板想进一步了解这些原材料的产地分别在哪里,通过当地人的介绍,煤老板了解到它的原材料有小麦、猪肉和若干香料。现在分小组合作讨论,分别找出这三种原材料的农业生产区在东北哪个位置,说出除了原材料之外还有哪些代表农作物,完成表1,并请同学把相关位置在黑板上画出来(图1)。
表 1 原材料的分布位置及农业类型

正是因为拥有类型多样的农业生产区,东北地区才能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农业生产区孕育出不同的农业类型,最终造就出一幅壮丽秀美的自然画卷。小组合组法是在课堂上以合作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它在进行同质或异质的分组之后,系统地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3]。学生与学生合作,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通过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农业生产区的位置和代表作物,既体现了地理学科读图用图的特色,又把复杂的区域地理简单化,最后以分享的形式促进全班同学形成学习共同体。

图 1 东北地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分布图
三、知识点梳理与课外阅读
教师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本节课所学,通过思维导图得出东北地区之所以能够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原因之一是它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东北地区发展农业,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和问题。如何才能深入发展东北地区的区位优势,在由传统型农业向现代性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挑战?课后总结和提升教师采用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深入探究全面思考,再加以梳理形成自己的观点,为接下来的学习作铺垫。
四、总结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一共使用了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法、自主学习法四种教学方法,分别用于课堂导入、新课教学和总结回顾三个环节。从课堂反馈和小组展示的情况来看,学生们达到了认识和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这一知识目标,掌握读图析图的技能目标,最后通过课外阅读感受到人地协调的观念从而达到情感目标。教师在使用各类教法的时候,既要考虑到各个教法的优势和不足,又要考虑到教学实际和学科特点,不能盲目组合。通常来说,教法之间需要坚持复杂与简单相结合,合作与自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这样才能进行优劣互补,避免“形式化”和“绝对化”,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申敏婷,文喜福.情境教学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06):35-36.
[2]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学”的原理与评价[J].教育科学,2004(06):28-31+52.
[3]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2(01):32-35.
作者简介:邱殿源(1983.——),男,广东省深圳人,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