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冬
济宁市技师学院 250000
摘要:随着国家对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视,技工类院校的招生规模越来越大,而其中凸显出来的学生管理问题也愈加明显。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就成为了技工类院校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目标。本文从目前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入手,针对信息技术在管理工作中的创新应用提出了笔者的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 技工类院校 学生管理 创新
技工类院校是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在《职业教育体制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明确指出了要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实施职业教育管理能力的提升。而技工类院校由于生源的原因,学生存在着文化底子薄、厌学情绪严重、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技工类院校的学生难管理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
一、目前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一)管理理念陈旧化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工业现代化发展的脚步也越来越快,在国家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迫切要求技工类院校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技术、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所以技工类院校在学生的管理工作就应该多角度全方位来展开。但是目前实际教学中,教师的管理理念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还是更加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高低,忽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违背了以生为本的管理思想,进而也就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升。
(二)管理制度形式化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但是实施起来却是问题重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符合当下的教育情况。学校的学生在一批一批地更换,学生的情况在不断地变化,但是规章制度还是一成不变,二者之间相脱离就导致了规章制度并不能起到真正的约束作用。其次,是并不能严格执行到位。而另外一种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不断地更新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相关的规范约束流于形式,对于违规的学生处理并不及时或者不果断,就导致了规章制度的公信力不足,对学生也起不到相应的震慑作用。
(三)管理方式单一化
技工类院校学生的基础不同,能力不同,就导致了层次高低不同,所以学生管理起来比较困难,这就更需要家长、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来共同管理。但是也正是管理难度较高,家长将孩子送进学校以后就基本不管,而任课教师也仅仅注重在课堂教授知识,对于管理工作概不过问。所以管理任务就落到了班主任的身上。在责任重压力大的背景下,班主任将管理工作更多地寄托在了学校制度上,以“一刀切”的单一管理方式来开展工作,就不能很好地因材施教,不能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二、信息技术在管理工作中的创新
信息时代的来临,各种资源信息都能从网络上源源不断地获得,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融入信息技术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借助网络平台,提升师资力量
在技工类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需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成长的需求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但是目前专业的管理师资人才较少,所以就要求教师能够借助网络平台,来创先自己的管理理念,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首先,利用网络平台,学习先进的管理思想。教师由于家庭、工作等原因,很好有机会能够进行系统化地学习,所以就需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提升自己。在国家教育平台上,有先进的教学案例和管理理论,教师可以不断地学习,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其次,可以利用网络空间,来总结自己的管理问题。管理工作重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而教师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常常是以个人意志为重心,就会出现“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管理问题。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空间,将自己管理案例进行分享,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来帮助进行分析和总结,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教学反思,才能在管理工作中不断进步。
(二)拓宽沟通渠道,完善管理制度
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强调的是以生为本,即教育要按照学生的发展来展开,管理制度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制定,要让二者之间互为平衡,互为适应,既增强学生对管理制度的认同感,又让制度能够促进学生成长发展。首先,要从学生的发展需求来制定。技工类院校的学生学习底子薄,自律性差,所以在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行为习惯地形成。比如,采用军事化管理制度,在学生刚进校的一学期让军队教官带班辅助班主任进行行为规范地约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就严格要求自己,为后续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打下基础。并且,学生对于军人都有崇敬的感情,除了实地带班之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让学生学习军队化强规范的管理制度,从心底对管理制度产生敬畏感,能够真正认识到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其次,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制度的完善。制度并不是一层不变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在学生已经对规章制度有一定的敬畏感后,在遵守制度的过程中还是可能发现有不合理的地方,这个时候就需要展现学校人性化的一面。所以,学校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拓宽沟通渠道,建立师生之间的沟通平台,让学生可以针对学校的管理制度自由发言。通过学生的意见反馈,教师可以发现目前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的思想偏差。对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学生存在的思想偏差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教学,这样就保证了制度的以生为本,让学生能够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下更好地成长发展。
(三)巧用信息技术,丰富管理方式
学生的管理工作需要全方位地进行,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可以建立网络沟通群,让班主任实时地反馈学生在校的情况,让家长能够真正了解孩子的发展,增加对学校的信任。在此基础上,利用学校的微信平台分享先进的管理理念,让家长能够学习并及时地纠正、鼓励孩子,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学生管理工作是技工类院校发展的基础,教师要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信息技术的先进性来打牢这个基础,让职业教育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为国家提供更好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任军.师生交流在技师学院班主任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职业,2019(08):62-63.
[2]韦小延.技工院校学生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实践研究——以广西南宁技师学院为例[J].市场论坛,2018(06):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