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期   作者:   郭永辉
[导读]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心骨,更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引导者,掌管着整个班级内的所有事务,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能力,关注到他们的发展方向。
        郭永辉
        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第三完全小学
        摘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心骨,更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引导者,掌管着整个班级内的所有事务,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能力,关注到他们的发展方向。近年来,班主任越来越注重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将班级事务的管理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掌管着班级内的一切事物,严格遵守班级的基本规则,与其他同学共同管理班级,将班级构建为美好的家园,形成良好的自主管理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班级自主管理 能力培养 策略
引言
        学生的自主成长是一个过程,需要外部环境的激发,使其主体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激发自主发展的内驱力,调动自主发展的能动性,从而实现自主成长。身为教师,应把唤醒学生自主成长当成一份使命。班级是每个学生在校生活的“家”,是学生实现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基础。
一、注重管理意识的培养,促使学生明确管理的各项要求
        意识的培养要先于行为的培养,为行为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培养学生能力之前,班主任应当注重学生管理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起自我掌管日常事务的意识,强调班级内的各项规则,让学生树立起强烈的自主管理意识,不再依赖于班主任的指导,自主遵循班级内的各项要求。学生明确班级管理的各项要求,严格遵守班级内的各项制度与条例,知道自我在班集体中需要做什么,不需要做什么,懂得什么可以做,认识到班规对自我行为的奖惩机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促进他们自我监管行为的形成与建立。
二、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班干部历来都是班级管理中的骨干人物,是班级自主管理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做好小学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组建一支能够发挥榜样作用、作风优良的班干部队伍,能够更好地团结全班同学,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为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小学班干部的选拔工作可以通过自荐与推荐相互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入学之初,虽然是同一个班级,但是小学生对彼此都不了解,直接进行民主选拔的可行性相对较低。班主任可以让小学生进行自荐,选择一些曾经担任班干部职务的小学生作为临时班干部,其任职期限为一学期。在其任职期间,班级同学不仅要支持配合其工作,还要对其工作情况予以监督,这样在下学期的民主选举中就可以推荐自己认为合适的人选担任相应的班干部职务。班级自主管理效果的提升,还要求班主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激发班干部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积极性,这样小学班干部才能长期保持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热情,并且努力提升自己、完善班级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而不断增强班级自主管理水平。班主任可以采用目标激励的方式来做到这一点。具体而言,班主任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激励方式,将集体目标转化为班干部发展的个人目标,并将其变为班干部自我发展、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动力,使其能够从原来“要我做”的状态,向“我要做”的状态转变,从而充分激发其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积极主动性,获得更好的班级自主管理效果。


三、创设小组监管模式,实现组内的分工与合作
        小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管理机会,让每一位同学都享受到管理的权利,掌管着小组内的事物。高年级班主任积极创设出小组监管模式,以小组为单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明确自我在小组中所处的位置,认识到小组内的分工情况,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与小组成员共同管理小组,相互监督,相互督促,共同合作完成小组任务,进而强化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提高他们的团结合作能力。其次,把握好集体活动的机会,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又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利用主题活动、课余比赛等时机将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起来,进行合理分工,指导学生自主准备、自主组织、自主开展等,取得成绩后及时对学生进行肯定,让学生既能增强自信心又能获得价值感,在反复激励中,学生自然能够养成积极心态和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实现自主成长。
四、推行班长轮流制,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
        班长是班集体的核心,也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掌控者班级内的一切活动,需要组织和开展各项活动。为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小学高年级班主任推进班长轮流制度,实行“一日班长”的管理机制,让班级内每一位学生轮流做班长,拥有组织活动的机会,在掌管他人前先严格要求自己,负责班内的日常考勤,检查班内的卫生情况和纪律情况,树立起良好的班风,这大大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强化了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构建出良好的班集体。
五、给予学生更多自我管理机会
        班级管理中,班长肩负全面工作,履行各项工作的监督与检查。结合班级事务分工,每个学生以伙伴关系组成合作小组,通过讨论、商量解决班级事务的方法,确保各项班级事务保质保量完成。如在学科竞赛管理中,由不同学科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对各组作业收发、检查情况进行落实。在体卫纪律安全管理中,伙伴关系的营造,确保各项活动相互合作、层次落实。如上下学路上纪律提醒,阳光体育课间活动的协作,班级活动中的纪律安全检查等等,伙伴关系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伙伴关系促进班级德育工作的良性发展。利用伙伴关系下的合作、互助、宽容、责任等优秀品质,组建各类合作学习小组。在任务完成中,自发明确各自分工,共同讨论解决方案,让学生从自我发现、自我思辨、自我解决中实现自我教育。针对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由于岗位多、职责不一,在班主任统筹安排下,无法兼顾各自学生的需要。伙伴关系下,将职责分工与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相结合,让每个学生人尽其才,促进班级管理效用最大化。班级自主管理具有渐进性、过程性,通过引入自主评价,引领学生自查自纠。以民主形式,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事务中。
结束语
        推进班级自主管理,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创造条件。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但也要注意,在实施自主管理、促进学生自主成长的过程中,各班有各班的情况,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度量,自主管理实践方式还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李雪梅.引导小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策略[J].智力,2020(36):175-176.
[2]朱忆伦.培养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意识的有效途径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7):68.
[3]张春霞.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12):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