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阳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十二小学 邮编:325401
摘要:所谓德育,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在思想品德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针对小学生的教育工作而言,不仅仅要看重他们的学习成绩,更要在思想品德方面对他们进行培养,有益的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在思想境界、道德品质及身心健康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深远影响。在小学生的学习阶段,各科老师会在多方面影响着学生,这就要求老师们担负起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工作,老师要以“行为示范,立德树人”为教育原则,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老师们个人优秀品质的熏陶,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养,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生个人成长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工作
一、引言
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以及社会时代的发展进步的背景下,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们所面对的诱惑也随着时代的进步扑面而来,他们对于外界的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若没有很好的引导,很容易在多种多样的诱惑中误入歧途。这就需要他们的老师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进行正确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引导,将“行为示范,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深刻牢记,注重个人自身对学生的影响,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各种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引导教育的相关工作,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将良好的思想品德深入到小学生的意识中,为社会培养出所需要的具备高素质的综合型优秀人才,构建和谐文明校园。本文主要内容是针对小学老师在德育工作方面的相关有效策略展开讨论,促进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培养教育工作的开展效率。
二、小学老师在思想品德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的相关有效策略
(一)提高个人魅力,注重言传身教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老师是他们的“第二位家长”,在学校是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为了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小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工作的效率,在学习生活中将优秀老师的个人魅力逐渐深入到学生的心里,老师们便在平时工作生活中需要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在生活中无形的作为学生爱戴的榜样,这样才能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
”老师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时时刻刻牢记自己是学生的榜样,例如,在遵纪守法方面,老师在上课时,应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当学校通知要开例会或者有其他工作时,老师应该向学生提前说明情况,让他们自行学习,等到手头工作做完时,便及时返回班级,为学生树立一个“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良好形象,让他们学会遵守法规校规;在日常生活中,当遇到其他同事时,无论是老师还是校园卫生清洁员,老师应主动打招呼并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主动帮助,和他们和睦相处,做到尊重每一个工作岗位,为学生树立一个“乐于助人,与他人和睦相处”的形象。无论是校内教学工作还是校外个人生活,老师们应做到言行一致,只有自己做好,才有威信教育引导学生,才能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工作。
(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新课程改革的到来,教育工作者不再是只站在讲台上教学的老师,更应该是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的老师。这就要求老师不仅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小学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小朋友,有的小朋友会因为害羞或者不善言谈拒绝和外界交流,当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不愿意向外界倾诉、寻求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外界的形形色色的不良诱惑很容易对他们产生消极的影响,这种情况对于他们形成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也会产生负面作用,这就需要老师们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走向正确的道路。在教学知识方面,老师应将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在课堂上为学生倾囊相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尽量成为学生的“良师”;在日常的生活中,老师们应尽可能多的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情况,当自己遇到问题或者犯错时,主动询问学生的意见、接受学生的批评,让学生知道老师更愿意做他们的朋友,共同进步。老师可以联合家长一起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当他们遇到问题不愿意告诉家长的时候,可以让他们求助他们喜欢的老师时,老师和他们一起分析问题的关键地方,听取他们对问题的想法和分析,尊重他们想法的同时再向他们讲出自己的相关人生阅历及对问题的看法,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明白老师不一定会否定他们的看法,只是会和他们一起分析问题,只想帮他们解决问题,尽可能的和他们成为朋友,成为他们学习生涯甚至人生道路中的一位“益友”。
(三)营造良好和谐的班风
一个班级氛围对学生而言,是很重要的学习环境条件,一个良好和谐的班级氛围,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言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在班级活动管理中,老师们多要采取民主的管理制度,让学生有主人翁的意识,让他们明白自己对于集体活动建设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班级制度,维护班级形象,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举行班级活动时,尽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进行计划汇总,老师再进行一定的规划指导,让学生明白自己对于班级建设的重要性,在无形中让他们自觉约束自己,培养他们自我约束能力。
结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条件之下,社会更加看重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培养,关于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相关工作越来越成为教育关注点,教育工作者有效的教育方式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据着核心位置。老师们高效地做好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前提,则是牢记“行为示范,立德树人”这一项原则,从自身做起,约束规范自身行为,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拥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优秀人才,为社会培养出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水苟.谈谈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J].学周刊,2013
[2]逄增军. 立德树人——略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J].学周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