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期   作者:张豪
[导读] 高科技的突飞猛进的大时代背景下,创作出丰富学生想象力的综合材料,改变了绘画的表现形式,丰富了绘画创作方式,开辟了新的美术视角。
        张豪
        浦江县檀溪镇中心小学  322200

        摘要:高科技的突飞猛进的大时代背景下,创作出丰富学生想象力的综合材料,改变了绘画的表现形式,丰富了绘画创作方式,开辟了新的美术视角。笔者从改变上课模式出发,采用综合材料融入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形式,使各种材料重新焕发出自己的生命力,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美术课程的乐趣所在。
        关键词:综合材料;小学美术;应用研究
        引言
        一、综合材料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当今社会,即使美术学科在教育中的地位逐渐上升然而美术课在学校教育领域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更重视学生主课的学习,忽略了副课的重要意义。每周一节的课程,相对别的学科来说,实在是太少了。学生在一节课中既要做到听课、学到知识、还要做出作品,这是难度比较大的。除了学校对美术课程的不重视之外,学生家长对美术教育的态度也是显而易见的。对于美术老师布置的美术回家作业,家长的态度分两类,一类是极其支持学生的,也把美术当成一门重要的课程;而另外一类家长就是忽视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认为美术作业是相当不重要的,没有必要去完成。家长对美术的态度也会让学生受到影响,导致学生对美术的不重视。具体表现在:上课时经常能看到学生在美术课上看关于其他学科书本;上课时与其他同学讲话,不听老师讲课。在那些不认真听讲的学生观念里,美术课不像主课那样,是没有成绩单的,只有优良中差的等级之分,所以在学生眼中对美术学科不太在意。其实越活泼的学生,更具创意,如果他们愿意花一点心思在美术学科上,也许奔发出各种奇思妙想的艺术品,但是他们的不重视,没能更好的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在美术课不被重视的情况下,作为美术教师应该提高美术学科的地位,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因此,我们应该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改变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这样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激情。
        二、综合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绘画材料较为单一,只知道有卡纸、笔、橡皮泥等,在创作中也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材料进行创作,而综合材料种类丰富、多变,可以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综合材料创作能够借助于多种材料的创造形式来表达学生们内心想表现的内容。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工具的多样性,能激发学生创作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拉帕雷德曾说过:活动教学并不是要儿童做他要做的事,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愿意做、主动做,因此,兴趣的规律是整个体系随之运转的唯一枢纽。美术课程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更应该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增强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通过借助材料的肌理、造型、色彩,学生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构思用综合材料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经验,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自主的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了学生对不同材料的结构与色彩结构的控制能力。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综合材料展艺术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学生要在几课时中做出设计草稿,养成收集文字和图像素材的能力、选择材料的能力、动手加工能力、问题处理能力、艺术审美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也由此实现,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里掌握知识,这些是传统美术教学所不能设计的。
        3.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学校活动和老师分配的学习任务。

在每个小组中,学生们通常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学习,这靠的是小组的力量,使他们互助、互勉、互爱。俗话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
        4.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综合材料的收集要以环保为主,不能破坏周围的环境,不浪费生活垃圾。寻找生活熟悉的材料进行创作,如:废旧的瓶瓶罐罐、树上的落叶、鸡蛋壳、贝壳、包装用的塑料泡泡等等都是可以作为绘画的工具。这样形式不同的创作材料不仅拓宽了学生对美术材料的认识,也增强了学生对爱护环境的保护意识,学生们可以充分利用“垃圾”进行二次利用创作。
        三、综合材料创新课程开发的相关问题
        1.提出有关“综合材料”根本性的问题
        项目学习又称“基于项目的学习”,是学生围绕某一个具体的学习项目,在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项目设计的实际操作。项目式学习是超越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是一种与真实世界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学习方式。项目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学习方法,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对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综合材料课程运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融合跨学科综合让学生从五个环节入手:选择项目、设计方案、完成项目、交流展示、评价改进,从而启发学生探究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型、解决未来问题的重要方式。以团队形式,学生经过问题的提起、解决方案的策划、解决方案的修正、问题的解决、结果的形成、呈现与沟通、评价与改进的各个阶段。在持续的头脑风暴中,复杂的推论、重要决策、远程转移、其他综合复杂的问题解决过程、创造意义、获得知识和技能,实践能力,过渡创新能力,跨学科合作和技术认识的不断发展,交际观念、思维方式逐渐形成。
        2.头脑风暴
        学生能够在选择和决定项目时提高观察、思考和提问的能力。这可以解决学生的问题、其他人的问题、单一领域的问题。很多问题都可以提高社会责任感。在程序的设计和修改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高学术思维、总体设计、选择方法、创造力和解决方案的形成。在项目的安装和完成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练习、产品设计和生产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产品设计和生产能力。在项目实施和完成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产品设计和生产能力,提高学生承受挫折、寻求多种解决方法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时间管理和项目管理。在交流和展示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在整个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反省和改善的过程中,接受反馈的能力,与同伴交谈、详细分析、改善反省和改善的能力。
        3.实践与反思
        项目学习的关键是教师。在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中,对知识的价值比对所有知识的认识、知识的正确分析更重视实践的教师指导、教学与教育的分离。这些对于大部分的专业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教师可以主动地学习和体验项目基础的学习流程。教师能够自己或者和学生一起研究值得改造的问题项目,链接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社会热点事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目标。从过程来看,要评价学生对此项目的学习的投入程度,包括专注度、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然后从小组合作的观点来看,需要评价小组内的分工和合作的水平和对小组的贡献度;最后,从结果来看,要评价学生阶段性收获、成果和继续学习的愿望。
        参考文献:
        [1] 高妍彦.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
        学.2014
        [2] 钱初熹.与大数据时代同行的美术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3] 杜川嫣.“檀香烫画”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
        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