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靖
福建省建瓯第一中学 353100
摘要: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大部分的高中校园中,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本身身体素质的关注相对较低,这就导致了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能力的减弱。因此充分结合当前的教育教学体制和教育教学管理现状,通过对新时期下的高中体育意识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求能够更好的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综合素质教学要求的重要性,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角度,不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关键词:高中体育;意识培养;现状
随着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已经成为教学的关键,而作为高中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改革也逐渐成为当前学校内部及家长学生中关注的主要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有效的意识培养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进步,同时也能帮助学生舒缓压力,在意识培养中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更好的实现身体与知识教学平稳推进。
一、新时期下高中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教育系统内部对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认识较低
高中阶段的学习都是教师、家长、学生相对较为关注的时间段,很多人认为高中阶段就是开启未来的发展的黄金时期,为了在理想的高校中学习自己理想的专业,很多学生都宁愿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也不愿意花费较短的时间完成一定的体育课程意识培养,这就导致高中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质量相对较低。其次还有一项较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当前的高中学校中教师、家长和学生本身对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增强身体素质的观念认识相对较为欠缺,在高中时期的学习中,他们认为应试考试的核心在与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而并不是体育运动项目的锻炼,因此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这种不仅浪费时间同时浪费精力的项目根本不能作为学生的学习核心,因此对于强身健体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认识也想对较为欠缺。
2、高中校园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方式相对较为陈旧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大多数的高中校园中对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方式方法相对较为陈旧,不仅仍旧依赖传统的意识培养模式,同时也没有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就导致教师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方式相对较为陈旧。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核心目的就是通过有效的锻炼的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以坚定的意志完成后期的各项基础课程学习,而当前我国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往往不能实现这一基础目标,因此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方式相对较为陈旧,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当前我国高中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模式,主要就是依靠教师进行体育项目的基础讲解,然后通过有效的示范运动,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加深对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项目的认识。但是这种情况之下,因为学生本身对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重视和认识承兑相对较低,这就造成意识培养过程中的运动方式不规范,在意识培养中身体受到一定的损伤。
二、新时期下高中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改进策略
1、各级教育单位逐渐重视高中终身体育意识培养
高中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实现离不开各级单位的重视,作为政府及学校而言,要充分认识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减弱高中应试教育的压力,让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转变出来,不是一味的进行各种专业课程的学习,而是通过有效的观察和探索加深对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认识,从增强自身身体素质出发,更好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一是,增设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相关课程,将原本的体育课程变为针对性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课程,同时作为学校而言,要明确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令行禁止,明确规定各专业课程教师不得擅自占用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时间,从而有效的增加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效果。二是,通过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讲座,加深教师对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认识,以新课程改革要求为核心,有效的实现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质量的稳步增长。同时也让学生加深对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过程之中。
2、不断创新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不同于体育基础课程,教师的教学方式对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通过不断转变意识培养方式的方法,不仅能有效的增进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课程中来。一是,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对抗的方式,让学生在与不同的班级共同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发现自身意识培养中存在的缺失,同时以竞争的形式,让学生之间进行有益的意识培养对抗,最终提升意识培养的效果。二是,可以采用小型运动会的方式,以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为主,通过不同的对抗方式和意识培养模式,进一步的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质量的增强。
3、针对不同意识培养内容,制定不同意识培养方式
在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中,不同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内容所使用的意识培养方式也是不同的,作为教师而言应当充分结合当前学生的具体学习状态,通过不同的意识培养方式对不同的意识培养内容进行有效的指导。一是,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教学设备,制定情景意识培养方式,通过结合学生的基础身体素质和承受能力制定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二是,根据文理班的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意识培养方式,将文化课程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充分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进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同时加深对于文化课程的学习。
总结:近年来我国高中教育教学质量逐年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中可以发现,当前的教育教学中仍旧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教育教学所面临的性似乎仍旧相对严重。作为教师而言,通过不断转变意识培养的观念,重视意识培养的质量,从多个角度认识到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改革创新的必然性,从而有效的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在学校的教学中更应当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合力,转变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通过全方位发展的基本要求,重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质量,从而培养拥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研究[J]. 郭从宪.??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02)
[2]关于高校体育教育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重要性探索[J]. 李晓武.??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