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晖
南宁市武鸣区公路水路建设养护中心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530199
摘 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压力也逐渐变大,目前许多农村公路的质量水平已经无法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因此,对农村道路进行二次改造是今后各级政府应当重视的一个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以广西某公路窄路加宽改造项目的建设实践,提出了项目实施中质量控制要点,同时对项目完成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农村公路;窄路加宽;改造工程;建设实践
1项目概况
农村公路在带动地区旅游业以及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段路线总长约13.684公里,是2012年完成建造的一段重要道路,路基宽度为4-6m,由于投资条件的限制,当时仅仅按照3.5米宽的标准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近年来,由于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保有量以及交通量不断增加,运输压力骤增,同时由于之前的道路排水设施不完善,路肩受到雨水的不断冲刷宽度逐渐变小,使日常行车特别是会车变得更加困难,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经济作物运输均受到了严重影响,无法满足地区发展的根本需求。
2原路状况和加宽改造方案
本次改造项目针对的道路平面大部分属于圆滑的线型,纵坡整体来说趋于平缓,各项基本指标也基本符合车速为20Km/h的四级公路要求;目前正在使用的混凝土材料路面运行状况良好,只有部分区域内出现断板或者裂缝等病害,路面的可承载能力也基本符合实际要求。本项目包括六个涵洞,且运行状况基本良好,出口处以及入口处均没有出现明显损坏状况。
整条路线共包含10个位置的过水路面,在这之中有5处已经出现断板情况。原先的道路由于排水设施不完善,或者对原路进行拓宽后路边的边沟已经损毁。道路沿线缺少必要的警告标志,对应的安全设施均不够科学完善。综合考察目前公路的运输状况、实际功能要求以及所处的地势条件等等因素,目前已经确定的道路改造方案如下:
(1)整条路线都将使用四级公路的技术标准,道路设计速度为20Km/h,路基宽度设计为6.5m,路面实际宽度设计为6m,两侧将分别设立0.25m宽的混凝土路肩。
(2)整条路线都将继续使用旧路布设,充分借助现有地形的优势,尽可能减少占用土地的增加或者产生新的拆迁情况。
(3)路线尽量选择承载力满足使用需求的旧有路面,并对原路面进行二次处理,对路面中的断板部分以及裂缝进行重新铺设,在更换材料完成之后再实施改造工程。对路面进行加宽需要保证与原路面的基本机构保持一致性,一般使用18cm厚的混凝土材料层以及15cm厚的保持稳定作用的砂砾层。
(4)道路两侧应当尽可能建造完善合理的排水装备,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道路排水系统,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路段中的过水路面改造成为涵洞。
(5)依据项目实际状况,施工人员可以尽量选择道路两旁加宽的方式,如果有个别道路需要选择单侧加宽时,也尽可能将道路的转换点设立在平曲线范围内,并在道路两侧设立足够的过渡阶段。新旧混凝土的交界地段可以选用植筋的方式。
(6)设计人员应当为道路全路段设计覆盖面广泛的安保设施,保障路线内人员以及车辆的安全性。
3项目实施质量控制要点
3.1设计质量控制要点
设计单位应当提前做好对应路线的调研工作,充分了解路线相关信息,做到及时掌握路线基本情况,并掌握路线的施工结构以及损坏情况等各个方面,并依照文件资料分析不同病害的类型以及产生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做到逐步击破各个难点。并依据道路实际状况,选择最适宜的道路加宽方案,将作业面不断拓宽,便于后续机械操作的开展,保证整体工程质量。施工人员应当重视新旧路基的连接部分,避免出现沉降不均匀的情况,并挑选科学合理的路基建设策略,尽可能降低沉降不均匀的风险,以免整个路面变形。
3.2路基加宽质量控制要点
当旧路基不能够满足实际发展需求需要加宽时,可以先选择对原有路基进行清扫,并使用适用的小型压实机械进行压实,保证压实度能够大于等于90%。为了确保新旧路基之间的顺利衔接,尽可能避免不均匀沉降的出现,可以选择将旧路基改造成为含一定内倾的台阶,进行分层填筑,并在路床内部填充砂砾材料,再利用压路机将路基压实,并保证压实度大于等于96%。而针对某些特殊部分的地基例如软土路堤等,应当使用复合地基等方式进行改进处理。
3.3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3.1原有断板的处理
在处理原有路段的断板时应当依据损毁程度的大小选择适宜的方式解决,并依据路面损毁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对部分评级为优或者良的路段往往只需要对碎板进行更换。而评级在中等及以下的路段,往往需要先拆除旧路面再开展重建工作。
3.3.2加宽路面质量控制
天然砂砾作为道路垫层,一般天然砂砾的粒径小于等于53mm,这种材质的压碎值同样小于等于40%,材料的装配都应当符合对应的操作规范。
水泥碎石基层起到稳定作用,一般水泥用量参照5%进行计算,而7d限抗压强度大于等于3Mpa,路面压实度要求大于等于98%。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管控水泥的使用量,避免过大的抗压回弹模量或者材料强度过大。如果在进行配比实验时,对应材料的强度不能够满足实际需求,需要首先调整配比来提高材料强度,或者考虑增加水泥的方法。
水泥混凝土面的表层一般使用设置拉杆或者传力杆的方式形成素混凝土形式,同时各裂缝之间的间距一般为2.5m,拉杆长度一般设置为70cm,可以选择直径为Φ14的钢筋结构进行间隔布置。
水泥材料可以使用42.5号硅酸盐类型水泥或者使用普通类型的水泥,集料可以选择碎石,而各项材料的基本指标应当符合《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以及《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这两者的规定,尽可能保证混凝土整体的弯拉强度能够大于等于4.5Mpa。
3.3.3新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拼接的处理
新旧水泥混凝土交错的部分可以选择植筋方案解决,拉杆一端可以使用植筋方式与旧有的混凝土接入,另一端可以选择与新材料连接。拓宽道路部分的搭建可以构建在原有的基层上方。同时,板缝应当尽可能与原板位置对齐,在新旧混凝土的交接区域应当选择沥青玛蹄脂来灌缝。在进行施工设计时,应当依照接缝的位置进行调整,保证外侧拉杆与接缝间的实际距离大于等于100m。
4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窄路加宽工程一般实施的前提是原有的路面状况良好,且原有道路承载力满足实际要求,能够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完成整个道路改造工作。在项目正式实施之后,一般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接缝数量过多、路面可使用时长不能保持一致、整体色差大、路面设计不规范等种种问题,不能够真正满足道路设计中的安全、规范的要求。因此,假如整个道路投资能够不设限制,一般不建议设计人员选择原有的水泥路面,而更适宜选择一部分加宽的施工方案。例如,可以选择以下方案:
(1)“白改黑”方案:将原先道路中的水泥混凝土作新道路的垫层,并铺设约20㎝厚的水泥作为稳定支撑;
(2)“白加黑”方案:为避免将窄路加宽后可能出现的诸如“接缝数量多、整体色差大以及路面积水现象”等种种情况,应当逐步实现“白加黑”的道路改造方案,即先对整个水泥混凝土材质的路面进行清洗,再进一步处理路面的各种横缝以及裂缝问题,并在上面安放防裂土工布,放置合适厚度的厚橡胶材质应力吸收层。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公路所面临的运输压力逐渐扩大,一些农村地区的公路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的发展需求,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对农村道路进行改造升级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给予高度重视。项目的建设方应当依据投资状况,依据实际条件选择适宜的改造方案,并重视工程质量水平,保证改造后的公路能够达到安全、舒适的要求,为之后乡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落实。
参考文献
[1]穆娟.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5.
[2]李军发.山西省“十三五”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