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博深
天津水务建设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201
摘要:我国水资源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范围越来越大,对农业来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十分重要。应加强信息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应用,进而提高农田水利管理水平。基于此,对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水利管理;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和我国供水严重不平衡,有效改善水资源利用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紧迫优先事项。其次,为了支持经济发展,水利项目必须有助于社会发展,从而确保通过在发展进程中建设水利项目来减少用水。因此,为了确保水利项目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进一步提高水利项目建设的质量,有关建筑单位必须将信息技术纳入实际建设管理工作,从而促进发展水利项目的现代化。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不断提高是建设管理的重要责任,也是促进国民经济顺利发展的重要举措。与其他建筑项目相比,水利工程的施工困难复杂,建筑环境极差,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必要调整当地条件,将水利工程建设的不同需求和标准结合起来,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充分整合管理职能,确保管理工作的秩序和完整性。为此,施工经理必须掌握水利工程施工的具体程序和管理规则,围绕施工标准开展管理工作,确保工程施工的动力和精细程度符合要求,并从根本上解决安全和质量问题。此外,通过提前制定应急计划,它能够有效地防止执行过程的所有方面的损失,以确保作为主要管理目标的执行质量,前提是合理控制执行费用,确保在执行项目结束时得到妥善利用 充分认识到实施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水务项目的利用价值。
2在水利工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
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与传统制图方法相比,可以使图纸更加精确,有效地避免误差。与此同时,在地貌分析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处理数据,取得更科学的成果,并有效地解决由于地形原因或调查困难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逐步实现管理。
3水利工程施工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中国水利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但随着水利建设项目的增多,项目建设管理出现问题。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有效建设,有关施工单位必须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管理工作。因此,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如物体互联网技术和无人驾驶侦察机技术。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工程判断的准确性,因为工作人员可以在工程判断中通过信息技术优化和组织工程信息。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有效提高自动化管理的效率,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对象互联网技术提高工程管理中的工程建设效率,同时确保对水资源的使用进行控制。
4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4.1遥感技术的应用
遥感技术通过接收、传输和处理来自地球表面的电磁波的信息,主要通过卫星对各种地面信息进行监测。目前,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虫害预测和产量估计等各种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在水利工程管理中使用遥感可以提高水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除了遥感技术外,地理信息系统还广泛用于水项目。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遥感应用可为预防和减轻灾害提供有益的指导。
此外,遥感技术在土壤侵蚀等领域的应用有助于有效监测侵蚀因素和受影响地区的空间分布情况,从而分析侵蚀模式和类型。
4.2数据库技术
水利工程管理相对复杂的部分是工程数据的综合,因为水利工程包含的施工链较多,水利工程施工工期很长,所以数据管理中必然会出现损失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施工单位例如,在开发过程中,有关部门采用了数据库管理技术,并分三个阶段改进了数据管理。首先,管理部门将利用信息技术将数据库组织成一个对象数据库,从而确保工程数据在收到时自动分类,并确保工作人员在以后检索数据时能够直接找到相关信息。此外,工作人员可以使用数据库管理技术更正和查看相关的数据信息。一旦工作人员在该系统中输入相关信息,数据库就会向管理层提供这些信息,从而提高人事数据管理的效率,同时确保水利工程数据的安全。
4.3实施专业化、系统化、信息化管理
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还需要强调管理工作朝着专业化、系统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对管理者强化系统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人员在具体项目中的统筹作用。提升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程度,还需要打造高素质管理团队,精通水利工程管理知识,切实保障水利工程项目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对社会各界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对互联网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大,广大水利企业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保障水利工程管理高效推进。
4.4注重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
成功实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管理人员的中心地位,其综合质量与总体施工管理业绩密切相关,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是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积极因素。因此,执行股必须对管理人员进行适当培训,并为提高管理质量创造有利条件。第一,管理人员必须明确界定其管理责任,并确保管理有条不紊和规范性;第二,需要定期培训水利工程知识,以确保每位管理人员与时俱进,掌握前沿管理的概念和方法,并为实施前管理做好充分准备,以减少实施资源的损失和浪费;最后,需要通过将管理纳入每一个施工细节来加强安全意识和管理质量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作用和优势,并巩固基础,以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
4.5GPS定位技术
由于水利项目涉及的建筑工程规模很大,相关信息的处理和组织已成为妨碍管理人员有效工作的主要问题。因此,为了确保合理地收集信息,有关部门可以在水利工程施工期间利用GPS技术解决上述问题,因为GPS技术可以通过互联网组织水利工程施工信息,以便在施工期间更准确地收集详细信息GPS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GPS技术不受天气条件的影响;其次,GPS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数据收集的准确性;最后,GPS技术具有高度自动化的数据测量功能,如果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遇到突发问题,GPS技术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做出紧急响应。
结束语
总之,在实际工作中,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具体详细的问题。有关管理人员必须加强了解,找出差距,将项目建设与现实结合起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战略,确保项目建设的有效和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苗丰慧.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07):119-120.
[2]吴志广.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农家参谋,2019(03):189.
[3]宋智.论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8(10):168.
[4]宋智.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09):164-165.
[5]孟光.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7):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