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3期   作者:罗正奎
[导读]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愈发突出。
        罗正奎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愈发突出。而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量大、建筑风险高,项目施工管理则存在:地域差异性大、工程涉及面广、多学科工程项目融合、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多等特点,这些特点一定程度上给施工项目管理带来困难。为此,为确保水利工程安全施工,各单位必须要做好项目管理,控制好工程项目质量和工期,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测;问题;改进
引言
        水利事业利国利民,当前,为改善民生生活,提高民众生活质量,水利工程的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水利工程不同其他,工程面广、点多、难度大,施工质量管理不到位,难免导致各类事故频出,甚至诱发特大事故,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这些安全事件的出现,时刻给我们敲响警钟,务必要加强施工工程质量监管,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优质、高质。
        1水利工程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检测环节过多,执行难以到位
        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对不同的质量管理主体设置多个不同环节的检测要求,理论上对控制和评价工程质量有利,但是实践中并不便于操作。由于涪陵区范围内实施的水利工程规模普遍较小,按照现行的检测费率计算取费,同一项目单个环节的检测费用低的仅仅几百元,高的不过数万元,而不同环节的检测工作又要委托不同的检测单位(施工自检与监理、项目业主抽检不能委托同一家检测单位)开展,对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控制而言,这样的检测工作要求,既无必要也无法完全落实到位,反而使有限的检测费用分散在不同的检测环节,导致项目质量检测很难吸引到正规的检测单位参与,或受委托的检测单位基于成本考虑,会在工地实验室建设和配备合理的检测人员方面降低要求。
        1.2管理部门人员不完善
        国家为了更好的开展基层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专门设置了相关的行政部门,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部门设置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基层水利工程管理部分的工作环境差,工作条件艰苦,很多大学生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加上此工作的福利待遇比较低,工作量大,无法吸引专业的人才,留住专业的人才。其次,基层水利管理部门属于国家的事业编制单位,设置的门槛比较高,一般都要求全日制研究生或全日制本科,这个门槛的设置让很多人被拦在了体制的门外,导致该部门的员工无法得到补充。管理部门人员缺乏,组织架构不完善,人员的缺乏导致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比较大,没办法更好的开展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1.3施工成本管理工作不到位
        无利不成商,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者而言,追求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为此必须在确保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高质量地展开施工成本管理,同时成本管理也是贯穿工程建设始终的问题。就当前水利工程施工的成本管理现状来看,情况不容乐观,成本问题始终是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环节相对敏感的问题。在想方设法降低工程建设成本的同时,对于工程质量也不得忽视,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为此注重成本管理,是保障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健康运作的关键之处。水利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环节存在的突出性问题表现如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招投标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投标风险加之投标费用控制难度系数提升为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不小挑战;项目评估标准不统一,评估思想以及评估方法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同时整体评估体系相对混乱,缺乏创新;相关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薄弱,导致很多资金和资源被无故浪费。


        2水利工程质量监测问题的改进对策
        2.1精简检测环节,增强项目法人质量管控力
        现行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规程设置多个检测环节,同一项目理论上需要涉及数个检测单位,制度设计出发点虽好,但对参建单位质量管理水平潜在要求高,而对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而言,以项目法人为首的参建单位履行质量管理的能力与规范要求仍存在不小差距,而有限的检测经费被拆分至不同的检测环节,降低了实力雄厚、责任心强的检测单位参与工程建设的可能性。建议参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由项目业主统一委托一家检测单位开展质量检测”的做法,修改现行水利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将施工自检、监理单位平行检测、项目法人委托检测和验收检测等检测费用打捆单列,不再划分为不同检测阶段,统一由项目法人负责委托一家检测单位开展质量检测,增强项目法人质量管控力,落实水利工程质量管理项目法人负责制。
        2.2完善施工安全质量检测手段
        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上一台阶,最终建成水利工程能满足最终用途,出了完善质量管控制度,做好内部技术、施工组织监督外,还需要完善施工安全质量检测手段,借助现代化技术力量完成各单元的调配。就此,注意:一方面,搜集施工各环节可参考的精准数据,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注意排查潜在的隐患,针对问题及时补救。另一方面,质量检测要深入基层,走向工地,现场检验施工进场材料,确保材料能满足施工要求,避免因质量不达标而造成的施工隐患。
        2.3加强监管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的工程质量,才能充分发挥水利项目利国利民的作用和功能。因此,在进行基层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时,需要加强监管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施工企业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对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水文状况等进行详细的探测,根据基层水利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和水利行业的标准规范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第二,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控,质量控制体系是由很多个环节共同组合而成的,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有可能导致局势失控。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时,施工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设置质量监控。要对施工技术人员的施工记录进行查看,确保记录数据的真实性。第三,要做好水利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在基层水利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按照施工的设计要求和施工规定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确保每项施工进度都是按照合同内容进行作业的,提升每个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
        2.4推进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合理把控
        首先广大水利企业一定要全面了解自身实际,能够真正从实际情况出发,完成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有效编制,保障项目评估工作有序推进。其次就具体水利工程项目的特征详细明确,明确成本管理目标。为了提升成本管理效率,可以将其作为成本考核的必要依据。促进水利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监督检查力度,实现内部控制机制的进一步健全完善。开展水利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必须将不规范行为及时纠正改进,实现成本管理动态化和常规化,减少不必要的工程建设损失,保障整体建设效益。
        结束语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关口,规范有序开展质量检测工作需要健全的体制、机制保驾护航。今后仍需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为基层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更多的便于执行的政策措施,切实提升日常监管效率,提高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和对检测从业人员的严格管理,充分利用现有失信惩戒机制,加大对检测单位违规行为打击处罚力度,对质量检测工作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及“互联网+监管”模式,多措并举保障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吴琼.水利工程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8):15-17.
[2]彭龙博.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评定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探析[J].地下水,2019(7):125-128.
[3]邹智昌.水利工程质量监测控制研究[J].科技传播,2011(4):58-60.



作者简介:
   罗正奎(1972—)男,汉族,专业:建筑施工与管理,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大坝,边坡,廊道的自动化变形监测分析专业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