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力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2期   作者:马杰
[导读]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长久以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马杰
        澧县桃花滩一完小分校  415500

        摘要: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长久以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关注点放在了学生理论认知发展上,表面上看起来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实际上这种死记硬背的传统学习方法,使得学生在语文学科素养、自主学习意识等方面都有一定欠缺,不利于小学生形成语文学科智慧。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条件,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互联网及时能够打破时空限制,进一步的延伸语文教学内涵。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并将其与语文教学充分融合在一起,以此来促进学生语文智慧的养成。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语文课堂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带来,教育行业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迫切需要更多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是一门集工具和人文性为一体的学科,旨在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语言核心素养。《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模式,利用现代化信息教育、网络技术教育等,变革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更多。本文将对“互联网+”助力构建高校小学语文课堂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其他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利用“互联网+”营造良好语文课堂氛围
        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能够更好的节约课堂时间,往往都会选择“开门见山”式的教学方式,直奔课堂主要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看似是节省了课堂教学实践,但是由于学生还没有完全进入学习状态,一下子很难学习到教师所讲的内容,从而使得课堂阅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学习并掌握新课标的最新教学要求,在语文课堂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在课前应当利用互联网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从而激发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的探索欲望,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融入到课堂阅读教学内容当中,从而为之后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比如,在学习《影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搜集一些关于“影子”的视频片段,并把它们整理在一起,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这些视频画面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切身体会的影子的趣味。然后,再组织学生将教师的窗帘拉上,关掉电灯,带领学生一起做影子的游戏,为学生更好的理解阅读这篇课文做准备。通过借助互联网来构建趣味化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的思想、心理都放松下来,从而更加容易的就融入到教师所讲知识中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利用“互联网+”开启线上语文课堂教学
        所谓的远程线上教学指的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开展的线上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跨时空的交流互动,只要是在互联网环境中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师生就可以随时随地的的在线上实现互动。在远程线上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探究,例如就某一语文学习主体展开调查分析,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所以说,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便利条件,积极组织开展远程线上教学活动,以便能够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动态管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化语文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小学生长远健康发展。
        比如,在对《颐和园》这篇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远程线上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思维能力。教师在开展远程线上教学时,要建立在对班级学生家庭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确定班级中所有学生家中都有信息化设备,并具备无线网络条件,然后教师即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线上教学活动。在线上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课前作业:利用“百度”、“搜狗”等互联网平台收集一些关于颐和园的介绍资料。在线上教学时,教师随机提问学生说出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其他同学可以利用发弹幕来进行补充。通过这样进行语文教学活动,能够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语文智慧的养成。
三、利用“互联网+”进行语文课堂互动教学
        课堂互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结合小学生认知能力差的状况,教师一定要提高课堂互动的比例,让学生整堂课的思绪都不脱离课堂,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强化记忆。在互联网模式下,语文课堂互动教学相比传统教学就变得更加容易了,教师可以利用平板将课文中的知识分解成各个小段落或者小主题,通过形象的平板展示,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探究,上台完成相应的问题,这样就能综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比如在教学《总也倒不了的小屋》中,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找出依据,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不断的抛出问题,引导他们思索并互动,问题可以是:“老屋已经这么老了,根据这一点,你能预测出接下来什么样的结果?”、“老屋说,再见了,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读完这句话,你觉得老屋能够倒下么?你猜测的依据是什么呢?小组推选一名学生上台结合平板的提示上台回答,台下学生进行补充,要求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利用平板将学生的答案汇总,这样便能在课堂上对情境再现,提高学习的深度,做到知行合一。在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意愿,互动问题要难易结合,以学生能够接受为主,这样就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课堂的效率。
        总的来说,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这也给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带来了困难。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发掘更加广泛的语文教学资源,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语文知识学习。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优化自身教育观念,积极创新转变语文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姚建龙.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J].家长,2021(01):137-138.
[2]杨薇薇.探究“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22):19-20.
[3]朱姝曼.别样课堂别样成长——浅谈小学语文“互联网+教学”实践心得[J].知识文库,2020(22):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