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体校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2期   作者:李卫华
[导读]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与否,是每个语文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
        李卫华
        漯河市体育运动学校      河南  漯河 462000
        摘要: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与否,是每个语文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作为体育运动学校的一名语文老师,要让体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轻松、愉悦、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是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体校;语文;学习兴趣
         一、多手段创设语文学习环境。
        体校学生任务重(承担训练和学习双重任务),时间紧(每天学习不及普通学校学生的一半),文化底子薄的特点,因而部分体校学生对文化课产生“厌学”情绪;但他们同时也具有好动、好奇、性格活泼、爱好广泛等特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厌学”、“不学”语文到“乐学”、“想学”语文,从而提高体校课堂教学质量。
        1、重视课堂诵读,创设有声情境。配音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比如《安塞腰鼓》一课,为了使同学们把握感情基调,我通过听录音来解决。结果,录音还没放完,大部分同学已经体会到文中粗犷强悍、奔放洒脱的情感,并情不自禁的朗读起来。此时,我干脆关闭录音机。让学生充分表现,以自己的方式去感受文中的律动,既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也鼓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指导学生通过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朗读,在朗朗诵读中享受美的熏陶,形成语感,培养想象力。
        2、巧设新奇的问题,创设探究情境。古人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启动思维活动的钥匙,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欲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在无疑处谈疑,投石激浪,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就抛出两个骗子有多大能耐连皇帝都能骗,骗子最后下场如何?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纷纷在课文中寻求答案,并急切地想阅读全文知道结局,如此一来,阅读的探究情境就形成了。
         二、开展读书活动,营造阅读氛围。
        1、营造良好的校园阅读氛围。我校干净整洁的校园,紧邻澧河公园,风景如画。

训练场上催人振奋的校训:“团结、刻苦、拼搏、奉献”,校园和班级内醒目的标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一定能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运动我健康;我读书,我智慧”、“体校是我家,人人都爱她”等,这些经过精心设计的标语,点缀在校园里、教室中、训练场,处处体现出我们老师的严谨的教风和学生的浓浓学风,对于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的朗朗读书声响起来,课堂回答的声音要洪亮而自信,作业书写要整齐规范,体现出体校学生的风范。
        2、让知识的种子播满校园。体校学生个性差别大,语文基础差,语文老师应该按照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推荐课外读物;语文老师也可收集一些精美文章在课堂上阅读。每周语文课上安排一节阅读课,为学生提供一些书籍和杂志供他们阅读学习。语文老师可利用校园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源,每周安排一次“课外阅读活动课”,给学生提供交流探讨展示个性阅读的平台。除此之外,语文老师还可以举行班级故事会、课外知识抢答赛;课本剧等课堂活动,通过谈读后感受,分析人物性格,批判或赞赏作品的优劣得失,或者就谈谈训练的艰苦与体会,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不断刺激学习阅读兴趣,使之得以巩固和提高。
         三、重视学生个性阅读。
        由于体校学生的个性差异性大,他们对语文阅读的体会和感受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发掘这种不同,激发学生的感悟力,让学生体会到探究问题根源的快乐,并开始试着自己去阅读,从而获得更丰富的知识。教师经常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特别是不同于老师和教材的见解,要善于让学生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发展求异思维。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表扬,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向校园广播站投稿,不管是独创或是摘抄,只要他们报送的文稿在广播站朗诵,就会让他们享受发现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更加强烈的阅读——创作——投稿的参与欲望。
         四、重视语文知识情感的培养。
        首先,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体校学生是一个特别充满朝气与活力的群体,老师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燃起对体校学习训练生活浓浓的热爱,关注新的一天,新的事物和自己点滴的进步。这样,他们所阅读的一切内容就会打上对生活理解的烙印,语文知识就会在他们的头脑中内化为自己的独特感悟,从而提高阅读兴趣。
        其次,要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学校每学期会举行一次经典传统文化朗诵,营造深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作为中学生对语文阅读而言,兴趣可以激励读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阅读的效率。在兴趣深厚的情况下,注意力最集中,接受新知识最容易,记忆东西最牢固,思维最活跃、最敏捷。学生读的书,只要是内容健康的、积极的、富有知识性与启发性,就会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