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中年级语文预习的策略指导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2期   作者:黎可卿
[导读]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黎可卿
        湖北省宜昌市汕头路小学  443000
        摘要: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还应注重课堂教学前的预习指导,以此帮助学生通过预习,提前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而养成独立阅读、自主朗读、有效思考的习惯,进而通过学习习惯的养成,为以后各阶段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小学中年级语文预习策略指导有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级;预习;指导
前言:
        小学中年级语文预习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预习环节,提前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而养成自觉学习能力。同时,教师针对中年级学生认知能力上升的成长需求,应通过教学实践总结行之有效的预习策略,帮助学生掌握有效预习方法,进而达成课堂教学有效性,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预习习惯。
一、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激发学生预习兴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针对教学中良好开端的预习环节,教师应以教学目标为导向,通过多种生动教学情境指导,激发学生预习兴趣,为后续各阶段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基础。同时,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进而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教师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预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中预习的快乐,进而乐于预习并逐渐养成习惯。
        如,在《走月亮》预习指导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依据教学目标,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在秋天的夜晚和家长一起进行观看夜晚的月亮,进而通过朗读这篇课文,体验文中对洱海月亮的描写,与你观看的月亮有哪些不同,接着再通过文中“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体验实际观察中的月亮,领略你走,月亮也走的情韵,进而在脑海中留下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文中的走月亮,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同时,学生通过生活化的预习情境,真实体验到教学内容中小作者的感受,进而进入到学习中,达成预习目的,继而在教师的新课教学中,紧跟教师教学思路,解决预习中产生的疑问。学生通过这样的预习情境,其乐融融中完成预习目标,进而乐于预习,有效激发学生预习兴趣。
二、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教会学生预习方法
        预习的过程看似简单,但小学中年级学生不经过指导就独立完成,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基于此,教师应在激发学生预习兴趣的基础上,以预习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预习的策略指导,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以此帮助学生通过预习方法全面掌握预习技巧,进而在不断的预习中,构建出属于自己的预习知识体系,惠及以后的各阶段各学科的预习环节。

教师以预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预习方法的指导,可以通过预习中的朗读、抄写、圈画、思考、提问等方法进行,每次进行指导时,通过帮学生列好相关提纲,让学生学习到预习方法。
        如,在《繁星》这篇课文预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进行朗读,并在朗读的过程中情感充沛,边进行朗读边想象繁星满天时的景象,进而在朗读后有自己的体验“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对月夜的爱,对星天的爱,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接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预习抄写,学生通过朗读,对文中精美的词汇、句子有了了解,进而对自己喜欢的这些精美的句子进行抄写,并在抄写中对陌生的字词进行汇总、查找读音、了解含义,达成预习基础的要求。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字、词、句,也可以圈画出来,进行思考,思考的过程中,可以遗留问题,并把这些遗留的问题带入到教师的教学中,通过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讲解,完成遗留问题解答,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讲解到自己所遗留的困惑,就可以通过提问,让教师帮助解答,并在教师的解答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思路,提升预习能力,为后学的预习做好充足准备工作。
三、以习惯养成为风向,助力学生预习坚持
        小学中年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学生在掌握良好阅读方法的基础上达成。因此,教师应以预习习惯的培养为预习策略指导风向标,帮助学生养成坚持预习的良好习惯,进而助力于教学学习,助力于语文各阶段的学习,助力于各学科的预习习惯养成。同时,教师在学生预习习惯坚持养成过程中,应注重课后时间的指导,帮助学生有效规划课后练习时间,并在完成巩固练习后,预留一定的时间进行预习,以此坚持下去,形成固定的学习、复习、预习体系,助力学生良好综合学习习惯的养成。
        如,在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预习时,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教师知道的预习方法进行习作的预习,首先通过朗读习作要求“水乡小镇让我们赏心悦目,游乐场让我们兴奋不已,书店让我们流连忘返,村头的小树林是我们的乐园……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你愿意和大家分享么?”“推荐一个还地方给同学吧”学生通过朗读,了解写作内容,进而对曾经去过的地方,并喜欢的地方、记忆深刻的地方,进行回忆、构思,进而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图像,通过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深层次引导讲解,再次会想起自己预习时所构建出的喜欢的地方的图像,进行描绘并通过丰富的语言、顺畅的逻辑向同学们推荐出一个好玩有趣的地方,达成自己写作目标,完成习作预习教学目标,并在坚持预习习惯中助力教学目标的达成。
总结:
        小学中年级语文预习的策略指导,是中年级语文教师教学指导重要环节。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激发学生预习兴趣;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教会学生预习方法;以习惯养成为风向,助力学生预习坚持。同时,通过预习习惯策略指导,为以后各阶段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展示小学中年级语文预习策略指导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预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李梧.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J].学周刊,2021,(6):21-22.
[2]冶春花.提高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对策分析[J].青海教育,2021,(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