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红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旭阳幼儿园 213000
摘要:近些年来,国家方面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实施了诸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促进教育领域的全面发展,而学前阶段的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和开始,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幼儿园教育的发展。但从目前幼儿园的发展状况来看,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教师的流动性较强,教师队伍不算稳定,不利于幼儿园的教育与管理。在此背景下,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幼儿园教育管理经历,探讨在幼儿园教师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有效运用,希望能够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被广大教育同仁带来启迪,促进幼儿教育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激励机制;幼儿园;教师管理;运用
前言:根据文献梳理和实践考察,发现在幼儿园管理中,幼儿园教师管理是重中之重,做好教师队伍的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帮助幼儿健康成长。幼儿园的管理者需要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对幼儿教师进行鼓励与激励,合理的开展一些激励策略和措施,这样才能够保障幼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便于提高整体的教育质量。
一、完善合理的物质激励制度,加大力度保障教师生活水平
就目前状况而言,幼儿园的教师生活水平普遍处于中下游水平,这种现象是极其不公平的,教师作为祖国未来花朵的培养者,肩负着重大责任,同时作为幼儿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任务中,是非常疲惫的,幼教承担着巨大的教育任务,然而却在物质条件上与付出的比例有着巨大差异,这是不应该的[1]。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完善物质激励的制度,加大力度保障教师的生活水平,也应当是幼儿园高层管理者应当重视的事情。更为重要的是,保障幼师物质上的后顾之忧,对于提高其教学水平,也有着莫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园内高层管理者,必须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物质水平,而完善合理的物质激励制度,具体措施有很多种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应当遵循适度且高效的原则。
例如,幼儿园可以借助自身平台,为教师搭建教学的渠道,在完全合理且自愿的情况下,为教师寻找适宜的渠道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幼儿园给予一定的补偿,由幼儿园出面联系,效率必然必教师自己寻找高效得多,同时也能够避免教师因为“副业”而导致的日常教学中的效率低下等不利状况的出现。当然,作为一所幼儿园,为保障教师的后顾之忧,主要做法应当是从内部着手,形成合理的物质激励,刺激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如,教师参加教学比赛获奖亦或是拿到优秀名次,可以给予奖励,教师代表幼儿园参加各类比赛,除了外界的奖励之外,幼儿园也应该进行奖励,一鼓励教师群体积极参加此类对于教学和幼儿园名气有利的事情。每期末,对于幼儿园的优秀教师也要进行额外的奖金补偿,以慰藉教师的全身心奉献给教育事业[2]。
最后物质奖励也不能仅仅停留在金钱上,我们老师参加比赛或者论文得到名次后,园所记录在册,作为工资调整、奖金发放及职务升降等的参考数据,以此来促进老师提高自己业务水平。
二、建立教师综合考察制度,通过具体评分增加教师职业感
在幼儿园教师的管理中,科学有效的综合考察制度的建立,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幼儿园自身都是积极有益的事情,完善的考察制度,将就教师的综合表现形成数据,一目了然,让高分的教师得到荣誉满足感,由于大家的认可,今后更加用心的进行保教工作,而低分的教师也能从考察表中明白自身的不足,由于内部的竞争性和督促性,今后也会努力,发愤图强,巩固自身的发展。而幼儿园实行综合考察制度,并且完善制度,需要考虑考察制度的公平性、细节化和完备性,这样才能使得考察制度的运用,行之有效。同时,由于考察制度的重要性,幼儿园在制定时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长期的运用经验中不断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虽然制度没有一定的模板,但总体上可以遵循适用原则[3]。
例如,综合考察制度,应从提高工作绩效、激励教师的角度出发,公平、公正地制定各担当的可衡量的评价标准。总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德、能、勤、绩。园长负责,园内设立一行政者实行独立身份负责记录扣分,而每位管理者都将对园内所有教师进行打分,建立起一种多环交叉的模式,以防止作弊状况的发生。最后确定扣分事实后,由园长负责找老师谈话,让老师知道扣分原因,并主动去负责记录行政那边领取扣分并签字确认。具体第一部分为德,主要是仪容仪表,言行举止,师德师风等来进行评价。这是考核制度里面最重要一环。第二部分为能,主要从教师的教学及教科研,这是评价教师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并且将教师的课程完成情况也放进去,这是评价教师对教学任务的重视程度的,第三部分为勤,最主要是对老师考勤及请假的评判。第四部分为绩,是教师对于幼儿园的贡献状况,当然这只是几个大部分,在这些大方向的前提下,进行诸多的细分的规定,进而形成更加规范的制度,以加强幼儿园教师的管理。
再者,我们的考察制度,设立好多加分项和一票否决项,其实考评的最终目的是不考评,让每个人工作内容明确,各司其职,尽心尽力,进行日常性工作。
主要要求遵守园所的各项规章制度,有责任心、职业意识,有自律能力,有良好的理解力、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重视级组成员间的配合和沟通。通过考评,使教师的付出与得到趋于合理,使收入分配向为园所做出贡献者倾斜,形成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文化氛围。并通过考核过滤出优秀、合格、不合格老师,进行优胜劣汰。
最后,可以成立“学前教育协会”,让我们考评制度、考评分值得到业内的承认,这个考评就是老师的成长记录,让我们的考评就像人事档案一样,跟随老师变迁。有这样的平台,将考察制度上升一个高度,让每个老师的技能水平有了一个体现,老师也会为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用心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综合素质,从而在幼教行业,培养出四有好老师。
三、提高园内民主公开标准,尽量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
幼儿园的管理是复杂的,不是简单的制度运行就可以,在具体的管理中会出现许许多多令管理者猝不及防的事假,而管理者可以做的就是更加完善制度,吸取经验,提前准备,进行预防机制的处理,各种各样的事件,大部分的原因其实都是和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有关,毕竟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对事对物每位教师的看法总是不尽相同的,而幼儿园可以做的就是尽量平衡这种需求,以促进所有人的共同进步。除了各种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之外,幼儿园高层管理者还应当提高园内的民主制度,增加教师的集体荣誉感,同时尽量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以此激励教师的教学决心[4]。
毋庸置疑,对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管理,实行激励制度的最高层次其实是进行心灵的归属感塑造,让幼师对幼儿园产生依赖感和归属感,这就是幼儿园管理者应当达到的最高期望,所以提高园内民主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园内高层管理者可以举行民主大会,每周或每月固定时间召开,参会人员为全体教职员工,大会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每个教职员工即对于幼儿园的建设献言献策,对于优秀的建议或呼声很高的建议,幼儿园都会考虑进未来的发展蓝图之中,除此之外,每次召开大会还要随机在现场抽选出一位参会人员,上台进行演讲,演讲内容以自身和对幼儿园的看法为主,可以先讲自身最近的状况,然后再讲对于幼儿园目前状况的看法和对幼儿园的缺陷部分的自身的感受和应该采取的措施。这种方法,管理者的管理压力会明显降低,同时更能得到幼儿园内部人员的认可,何乐而不为,最重要的是可以尽量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
四、注意因材施“策”,注意激励手段的“度”
值得注意的是,幼儿园在实施一些激励制度的时候,需要把握一个尺度,并且要注重不同幼师的差异性,不能一刀切,断需要综合性的考量,才能发挥出激励策略的有效性。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知,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需求[5],比如有的幼师刚入职,那么这一类的幼师更在竞争方面的要求高一些,在乎精神方面的奖励,希望能够获得同事和领导的肯定;或者有的教师刚怀孕,这一类的年轻女教师需要更多的关怀,可以对其进行生育补贴和假期方面的关照;有的教师在晋升方面需求更大一些,希望能够获得晋升机会和学习机会等。由此看来,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务必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把握激励策略的使用程度,也针对性的合理激励对策,来帮助幼师提高自我,满足其个体需求,从而促进整体教育质量提升。
其次,因材施策,注意激励手段的度,在上文中提到了要注重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之间进行结合,双管齐下,以此来达到良好的激励效果,精神激励主要是为了满足教师的精神层次需求,而物质激励则为了满足幼师的物质需求,二者均能够影响到幼师的工作状态和心理活动。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激励策略,以物质和精神激励的双方面激励,促进幼师个体的发展,达到幼师与幼儿园发展共赢的局面。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到构建和谐的心理契约,提高个人在团体中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也就是在幼儿园的管理过程中,就要重视个体与团体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和凝聚力,提高幼师团队的稳定性。针对这方面幼儿园管理者可以利用柔性的管理手段来激励幼师的发展,采取民主平等的管理方式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管理者应当与教师之间进行良性的互动,彼此之间相互信任,这样才能够凝聚团队的力量,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为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动力和支持。
结束语:综上所述,幼儿园教育管理中,幼师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需要重视教师的管理,必须要合理的使用激励策略,推动幼师队伍的构建,保障其稳定性,促进幼儿园发展。当然,这一过程需要幼儿园和幼师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形成良好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秦聪颖.浅谈幼儿园教师的管理问题和解决对策[J].中国教师,2019(S1):180.
[2]余娟,孔养涛.新体制下民办幼儿园教师人本化管理理念提升初探[J].才智,2019(12):152-153.
[3]王仁波.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幼儿园教师管理工作的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03):248-250.
[4]赵慧.激励机制在幼儿园教师队伍管理中的运用[J].商,2015(25):297.
[5]张鹏妮.激励理论在幼儿园教师队伍管理中的运用[J].学理论,2012(35):267-268.
[6]张媛,邢利娅.激励策略在幼儿园教师管理中的运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04):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