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实施途径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2期   作者:曹云霞 赵杨
[导读] 趣味教学就是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
        曹云霞   赵杨
        辽宁省阜新市清河门区实验小学  123006
        摘要:趣味教学就是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将教学内容融入到一定的游戏中,使其有丰富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二者共同促进。小学阶段的数学采用趣味教学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课堂教学
前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年龄特征都是充满好奇心,对世界上的新鲜实物都有探索的欲望,还比较爱玩,还比较活泼欢乐。数学的学习相对而言比较偏严谨,刻板,但数学逻辑中思维又是充满乐趣的,将趣味教学和数学学习联系起来,二者相得益彰,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爱上数学。
        一、趣味导入,引发学习兴趣
        评价一堂课的好坏不仅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要看教师的教学设计。如果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那么接下来的教学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设计新课的导入部分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趣爱好来进行结合,将课堂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运用联系起来,让学生发现学习数学也是很有趣的,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遇到问题时 就不会轻言放弃。
        例如:以学习“小数的意义”这课教学为例,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本课的过程中能够结合人民币单位和长度单位,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具体实际意义机器十进制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进行相互转化;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在认识小数的基础上,学生能够进行积极的操作使其充分体会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学生学习本课之后整体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都能得到提高。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可以通过超市购物的角色扮演的小游戏,带领同学们进行购物体验,并给商品进行标价,价格设计小数。通过这种游戏,学生就对小数的具体表现和实际意义有一个概念,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的小数的相关规律和运算,让学生结合课本上的学习内容,认识小数,之后在学习小数相关意义的时候学生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游戏中的内容,学生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学生发现了数学学习的趣味之后就会开始喜欢数学,热爱数学,最后走进数学的科学殿堂。
        二、创设学习环境,营造学习氛围
        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影响,孟母三迁只是为了孩子能好好学习,如今学生想要学好,也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基础知识的讲授占据了课堂的主要部分,小学生的注意力又不能达到长时间集中,教学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充满趣味,那么学生学习的整个氛围就会变得很好。

教师在讲授知识点时可以穿插一些相关的小故事或者是生活实例,将学生的思路串联起来,跟着老师的节奏学习,那么学生学习的热情就会大大提高,整个班级的氛围就会是积极向上的。
        例如:以学习“小数的加减运算”这课教学为例,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本课之后能够结合具体的实际情景,对小数进位加、进位减的算法进行相关探究,最终能够对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进行正确的计算;学生学习之后能够运用所学到的小数相关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简单、实际的数学问题,认真体会小数的加减法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动手探究的能力,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在进行这次课的教学时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小数的加减问题来带领学生小数见见运算的学习,不同的学生可以说出自己的运算方式,然后结合这样其他同学的思考方向,并和同桌进行比较。这样不仅能将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也引起学生学习的情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趣味游戏,快乐学习
        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玩性比较大。在课堂的学习中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戏,不仅能将课堂内容趣味化,还能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不一定都是枯燥的,很多数学知识的发现都是在游戏中实现的,所以,将游戏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二者都能发挥很好的作用。此外,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问题时,利用趣味游戏的方法可以很形象的表现出来,学生就能深入理解,提高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时有一个积极快乐的心态,那么思维就会变得活跃,学习效率也会很高。
        例如:以学习“图形分类”这课教学为例,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通过分类的学习方法来对之前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归类,进一步了解不同图形的特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以及三角形的良好稳定性,认识不同图形的特征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十个同学为一组,然后进行图形分类的比赛,一个小组的学生要在最短时间内把小组内的图形按照一定标准分好类,规定数量下短时间完成的小组获胜。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到不同图形之间的不同特征,对于图形特征的运用也会更深刻,今后学习几何图形的时候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总结:
        在小学数学素质的要求下,学生不仅要有很好的知识储备,身心也要健康的发展,而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采用趣味教学就能将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也能够快乐的成长。在趣味教学中,学生能一直保持学习的热情,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这样对课堂教学来说质量也是非常高的。
参考文献:
[1]孙发元.如何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研究[J].学周刊,2021,3(3):151-152.
[2]刘站美.探究趣味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1):146,148.
[3]沈永青.趣味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1,(1):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