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芳
绍兴市罗门幼儿园 浙江省绍兴市 312000
摘要:中华文化历史悠久,饮食文化更是丰富多彩,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现阶段提倡素质教育,引导幼儿通过中华美食来感受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幼儿综合素质和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将探索如何将中华饮食文化融入到幼儿园启蒙教育当中,引导幼儿从中华饮食文化中感受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以此来增强幼儿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培养幼儿的民族认同感,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选择;途径
前言:
幼儿的年龄较小,对很多事情都缺乏理解能力,因此,针对幼儿的教育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去找寻灵感,这样才能使教育贴近生活,促进幼儿的理解。吃是人的本能,面对好吃的食物,幼儿也会十分开心,并表现得兴趣盎然,因此,利用饮食文化来进行幼儿教育是一个幼儿喜欢,又贴近生活的方式。尤其是现在,许多幼儿都喜欢披萨、汉堡等西方美食,对中华美食却知之甚少,这并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幼儿园可以从饮食文化入手,从中挖掘教育素材,以此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幼儿园开展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的价值
(一)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尤其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一些“洋快餐”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之中,尤其是许多幼儿,喜欢汉堡、披萨等洋快餐,对稀饭、花卷等中华美食却置之不理。据相关的调查表明0-6岁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0%左右,儿童肥胖症达8%,这些数据都表明,幼儿饮食结构严重不健康,已经威胁了幼儿了成长发育。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幼儿园开展饮食文化启蒙教育也刻不容缓。幼儿在与食物的接触和了解中,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认识营养成分,从而促进他们潜移默化地改变饮食习惯,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
教育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传承和发展文化,在幼儿园开展中华饮食文化教育,是对中华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方式之一,幼儿园的小朋友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文化的继承人,让小朋友从小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对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因此,将中华饮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之中,可以从小培养幼儿的爱国之情,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宣扬和发展。
二、幼儿园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的选择与途径
(一)引导幼儿认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特点
中华美食丰富多彩,色香味俱全,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中华美食的图片和制作美食的视频,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华美食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播放《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一些片段,选取比较符合孩子口味,看起来具有诱惑力的美食,像麻糖还有糖人、糖葫芦的制作过程等,因为幼儿大都喜欢糖果,利用这样的小视频,可以有效让幼儿了解美食的制作过程,学习到中华美食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从而促使幼儿产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幼儿的爱国之情。
教师通过丰富的图片和视频不仅可以让幼儿享受一场视觉的美食盛宴,同时,还可以提升幼儿对饮食文化的情感,认识到关于饮食文化中的礼仪、人文、历史等饮食文化,从而促使幼儿了解更多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人文特点和历史背景,产生对饮食文化的热情。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有关饮食文化的小故事,比如东坡肉的来历等,以此来丰富课堂形式,提升幼儿对饮食文化的兴趣,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中华饮食文化。
(二)鼓励幼儿体验中华饮食的制作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实践的重要性,因此,想要在幼儿园切实开展好中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看的阶段,还需要亲自动手去做,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切实感受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提高幼儿对中华饮食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临近一些传统文化假日的时候,准备一些食材,进行精心地备课,在教学课堂中设计动手操作的环节。具体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做:首先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小朋友你们知道快到什么节日了吗?”这时学生会七嘴八舌地开始讨论要到什么节日了,有的学生会说元宵节,这时教师就可以继续提问:“那你们知道元宵节我们要吃什么食物吗?”许多小朋友就会踊跃地回答汤圆,这时教师就可以将准备好的做汤圆的食材拿出来,分发给学生,然后说:“你们看,这些就是做汤圆的食材,它们是糯米粉,过会我们通过一则视频来了解一下元宵节的来历,以及如何制作汤圆好不好啊?”小朋友肯定纷纷回答,好,在了解完元宵节的来历以及汤圆的制作过程后,小朋友肯定安耐不住,跃跃欲试了,此时,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制作汤圆了。幼儿亲自参与美食的制作过程,可以在实践中加强对中华美食的认识,并在探究中发现乐趣,进一步提高对美食的兴趣,从而提高对中华文化的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启发幼儿感受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从观看到实践,幼儿在看和做的探索中,不断增加了对中华美食文化的兴趣,此时,教师还要注意结合中华饮食文化背后的历史文化,才能进一步促进幼儿深刻了解中华饮食文化,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比如,教师可以讲一下关于粽子和屈原的历史故事,这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此外,还可以讲一下月饼的寓意,以及嫦娥奔月的故事,以此,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中华美食文化的认识,领略中华美食的魅力,从而使学生热爱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
结语:
中国地域广袤,饮食文化也丰富多彩,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视频,在课堂上讲故事,制作美食等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吸引学生不断去探索中华美食文化,产生对中华美食文化的兴趣,同时,可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提升幼儿的文化素养,因此,在幼儿园开展美食文化教育益处颇多,幼儿园和教师应该注意开展美食文化教育,以此来培养幼儿对美食文化的热情,从而激发幼儿的民族认同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瑞春.挖掘家乡饮食文化拓展幼儿园课程探讨[J].成才之路,2019,(8):69.
[2]李姬,张颖.幼儿饮食文化启蒙教育价值与实践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34(4):13-16,87.
[3]费敏华.将本土饮食文化融入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J].启迪:教育教学版,2018,000 (007):P.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