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主张——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2期   作者:张焰常
[导读] 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改的要求,提高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相关教师必须及时转变理念,优化教学设计,致力于打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以便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使之既能在听课过程中理解相关理论知识,也能通过体验和实践内化所学,不断发展个人的综合能力,进而推动其全面发展。而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笔者在本文中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以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为例分析了个人的教学主张。

张焰常   广州市白云区竹料第五小学  510545
【摘要】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改的要求,提高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相关教师必须及时转变理念,优化教学设计,致力于打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以便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使之既能在听课过程中理解相关理论知识,也能通过体验和实践内化所学,不断发展个人的综合能力,进而推动其全面发展。而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笔者在本文中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以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为例分析了个人的教学主张。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活力;教学主张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6-039-01

        引言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充分说明了打造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了切实践行这一理念,笔者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展开了一系列探索,不仅关注到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也有意识地改善了师生在课堂中的关系,同时结合数学学科的本质设计了更加科学、完善的教学方案,希望能够略尽绵薄之力,与诸位同行一起探讨推动数学教育质量提升的方法。
        一、解放学生天性,构建趣味课堂
        (一)合理设计教学游戏。游戏往往对小学生具有莫大的吸引力,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游戏,以便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辅助其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以便提升其数学素养。例如,笔者在讲解《因数与倍数》的内容时,就设计了一个“不踩雷报数”的游戏活动,即要求学生按照座位顺序轮流报数,当遇到“3”的倍数时需要避开,如果没有正确避开,就要当场背诵与“3”有关的乘法口诀作为惩罚。当反复做了几次游戏后,学生们对于“倍数”的知识印象十分深刻,且能够掌握判断“3”的倍数的方法,还充分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同时能够带着良好的精神面貌去参加之后的学习活动,所以课堂效率十分高,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相较于枯燥的课堂,小学生更喜欢充满乐趣、富有动态的课堂,因而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以便使课堂更具生命活力,辅助学生高效学习。例如,在教授《数学广角——鸡兔同笼》这一章的知识时,笔者提前搜集了该故事且下载了相应的视频,然后在课上利用信息技术播放给学生看,这不仅抓住了他们的眼球,还使其在观看、聆听的过程中了解了古人分析“鸡兔同笼”问题的思路。与此同时,笔者还利用信息技术绘制了思维导图,动态还原了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具体步骤和原理,使得学生在图文并茂的情境中将所有信息串联了起来,进而准确地掌握了该部分知识,由此切实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开设实践环节。在小学数学课上,实践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辅助他们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为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设计实践活动,以便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之主动参与课堂,不断提升其学习质量。


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圆柱与圆锥》的内容时,就为他们准备了可拆卸和拼接的圆柱体模型、两个同底等高的空心圆柱体和圆锥体模型以及部分沙土,然后让学生根据学过的《圆》的知识来进行实践探究,尝试用转化法推导出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接着要求学生猜测圆柱与圆锥体积的关系,再利用手中的工具进行实践,以验证个人猜想。由此一来,学生们在课堂中能够保持长久的注意力,课堂也因其主动探究和思考而更具活力,最终的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二、重视教学互动,激发学生的潜能
        (一)引导式提问,强化学生学习效果。课堂提问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主要形式,既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境,及时给予其指导,也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层层深入,不断挖掘知识内涵、掌握数学规律,进而提高其学习效率。鉴于此,笔者在讲授《分数除法》这一章的内容之前就设计了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①我手中有1个苹果,要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多少?②现在我把手中的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半,拿其中的一半再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到多少?③小数和分数是可以相互转化的,=0.5,0.5÷2=0.25,如果让你将0.25转化为分数,应该是多少?④现在,请你把之前所列的算式,即1÷2=(或0.5),(或0.5)÷2=0.25(或)整合起来,你能发现什么规律?通过这样的互动,学生推导出了1÷2=1×、÷2=×这样的结论,其学习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课堂也充满了生命活力。
        (二)设计合作任务,挖掘学生潜力。在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数学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应存在互动关系。因此,笔者特意设计了合作学习任务,为学生搭建了互动、交流的平台,旨在使其通过互相帮助、互相启发获得丰硕的学习成果。例如,笔者以《简易方程》的内容为例设计了探究任务,要求学生在小组中研读教材中的例题,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同时联系学过的数学运算定律,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式等,最后集合小组智慧得出结论。在此期间,学生们的互动热情十分高,课堂气氛相当热烈,且其能够互相帮扶、不断挖掘自身潜能,最终得出了较为完整的学习结论。
        (三)鼓励学生质疑,引导他们创新创造。敢于质疑是一种宝贵的学习品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意义重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必须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生提出的疑问,且要不断鼓励他们,促使其发散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创新创造,助力其数学素养的提升,同时不断激发课堂活力。为此,笔者在为学生讲解《数学广角——优化》时,就列出了几种学生常做的事情,然后要求他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提出优化方案,并在黑板上记录了学生的观点,同时鼓励他们互相质疑,这不仅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也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之在课堂探究中形成了更为开放的思维,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当作为重点进行推广。当然,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教师们首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然后要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坚持以生为本、实事求是的原则,将各种新型教学模式灵活应用于日常教学活动之中,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从而在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增强课堂活力、实现双赢,最终使教学效果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林丽云.浅谈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J].新课程(中),2018(11).
[2]刘士献.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