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课程评价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2期   作者:李秋妍
[导读] 初中生的个性特征更加明显,其更希望在自我表现、实践体验中认识世界、学习知识、参与活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个性张扬和自主发展提供了机遇,已在现阶段的初中学生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师生、家长、社会的普遍肯定和认可。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自我成长需要,结合新课改理念的引导和辅助,扎实、高效、科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体验、实践、感知中更好认识世界、融入社会、参与活动

李秋妍    青海省西宁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中心
【摘要】初中生的个性特征更加明显,其更希望在自我表现、实践体验中认识世界、学习知识、参与活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个性张扬和自主发展提供了机遇,已在现阶段的初中学生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师生、家长、社会的普遍肯定和认可。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自我成长需要,结合新课改理念的引导和辅助,扎实、高效、科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体验、实践、感知中更好认识世界、融入社会、参与活动、发展自我,为驱健全人格塑造、良好意识培育、道德情操形成、价值倾向发展而奠基铺路。
【关键词】初中综合实践课程;综合动手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6-029-01

        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学生综合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容忽略。另外,新课程改革也对学校教育提出了这一核心教育目标。九年义务制教育阶段的初中培养目标主要以学生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文化科技、技术知识的学习为基础,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学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重点及核心。教师需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教育原则及科学态度,关注科学方法的分析。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一)研究性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更多的是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运用信息解决问题。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运用于实践。充分地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初步的设计能力。这就需要通过更多的研究来完成。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指向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1.社区服务方面。学校可组织动员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社区服务活动。2.社会实践方面。以学生集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军训和工农业生产劳动。3.劳动与技术教育。对学生集体进行劳动观念和一般劳动技能教育,进行现代职业意识、职业技术的培养和择业指导。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学会生存、提高自理能力为目标。
        二、培养初中生综合动手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激发学生实践活动兴趣
        因为很多的学生没有进行过实践活动,所以很多的学生都不知道实践活动该怎么做,在学生都不只是怎么做实践活动的情况下,自然学生是不可能对实践活动有兴趣的。面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老师激发学生的实践活动兴趣,以使学生能够高效的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中。激发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兴趣要采用学生都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激发,最好是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这样容易使学生接受,对激发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兴趣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激发学生的综合活动实践兴趣可以借用的方式也是很多的,其中有传统的书籍方式,也有多媒体的方式,老师可以根据活动的方式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在七年级学习营养与烹饪这一课的时候,做饭是很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而且做饭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掌握的技能,老师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对学生很有益处。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感官,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段烹饪视频,让学生先观察厨师是如何将一个个的食材做成一件件美味的,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烹饪兴趣。在播放完视频后老师可以先准备好必需的食材,然后让学生按照视频中的步骤进行美食的制作,在这个时候学生都是激情洋溢的,都会专心致志地按照视频中的步骤制作美食。在学生制作好了让学生轮番品尝对方做的美食,以评选出最优秀的一份,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兴趣,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教学也很有好处。
        (二)转变教学方式,使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人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老师是引导者、指导者、合作者,和学生平等,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具体实践活动时,学生以调查分析、观察探究、实验操作等形式寻找问题答案,在活动中进行思考、观察、搜集、归纳、总结,取舍信息材料。老师对学生进行组织、指导,并参与实践,改变知识传授的方式。指导学生在活动中注意安全,引导创新,使其形成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和创新能力。比如开展“了解我们周围环境”的活动时,老师引导学生对自己上学放学途中的环境进行观察,比如一些建筑、河流、街道、古迹等景物;以及水源、空气、垃圾等环境情况。要求仔细观察、详细分析、认真记录,或拍照片、收集实物资料等,引导学生实施归类、整理,并在课堂上分享交流,通过探讨发现问题和其解决方法。这样的实践活动完全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进行引导和适当指导,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独立实践和学习分析,增强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提高学生信息搜集能力综合实践能力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新媒体信息技术逐渐应用到我国各项事业发展中。在初中综合实践课堂开展时,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引入力度逐渐增强,进而促进学生能够全方面、多层次了解综合实践课堂内容。在开展该项课程时,不仅仅要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学生更应该逐渐增强自身信息搜集能力和沟通能力,全方面多角度汇总各项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同时,虽然初中学学习的内容和科目数量逐渐增多,学生学习压力逐渐增多,但是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对学生语言综合表达能力的重视力度逐渐提高。只有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断提高,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身,让更多人逐渐了解自身,对学生后期毕业和就业也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结语
        总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是每个综合实践课教师的努力方向,作为一名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只要坚持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始终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动手能力差的弱点,把综合动手能力的培养从教室引到室外,从学校迁移到家庭和社会,定能打造出一片不一样的精彩!
参考文献
[1]徐宝清.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及对策分析[J].考试与评价,2021(01):112.
[2]梁秀香.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网络教研有效性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24):65-68.
青海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课题《综合实践课程评价策略的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