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2期   作者:周德玉
[导读]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周德玉
        大庆市第二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整体护理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采用治疗依从性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同时采用生活质量评分(QOL)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方面均得到了显著改善,QO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能够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整体护理;依从性;生活质量
        慢性乙型肝炎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该病具有病程长、病情复杂、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易复发等特点,目前尚无彻底根治的方法,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使患者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活负担。在患者长期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保证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院近年来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2~71岁,平均(47.4±1.8)岁;病程2~10年,平均(4.5±0.9)年。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7~74岁,平均(48.2±2.0)岁;病程1~10年,平均(4.7±0.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具体做法如下。
        1.2.1 心理护理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会出现逆反心理,且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害怕遭到社会的歧视,身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因此患者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首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通过面对面交流沟通安慰其不良的心理情绪,向患者介绍正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方法及相关隔离知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每日深入病房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1.2.2 生活护理
        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卧床时间持续到症状好转和黄疸明显消退,之后可在室内散步,随着病情的逐步好转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觉疲乏为度。轻度无黄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必卧床休息,可适当活动,同时应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多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多食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类食物,避免食用粗糙和刺激性食物,限制钠盐的摄入量。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及富含碳水化合物较高的食物摄入,以保证肝细胞内糖原的含量,增强肝细胞的再生与抵抗力,减少蛋白质消耗。
        1.2.3 用药指导
        慢性乙型肝炎病情易反复、且病程长,应遵医嘱按时按量给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坚持正确合理的使用抗病毒药物,并注意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的认知。
        1.2.4 出院指导
        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指导,嘱咐患者注意休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戒除不良生活习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保持愉悦的心情。强调规律用药和定期复查的重要性,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来院就诊。
        1.3 依从性评价标准
        采用治疗依从性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量表包括受教育程度、既往治疗情况、社会支持、日常生活方式、疾病关注程度、不良反应关注程度及疾病认知程度等项目。评分在0~10分,大于8~10分为完全依从,6~8分为部分依从,6分以下为不依从。依从率=(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4 生活质量评价标准
        采用生活质量评分(QOL)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主要包括4个方面: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
        1.5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来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数据使用卡方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两组QOL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方面均得到了显著改善,QO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具有病程长和反复发作等特点,容易引起重型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等。我国是乙型肝炎流行的高发区域,约有1.2亿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占全球的1/3以上。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办法,多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不仅加重了躯体的不适,还会对疾病转归和预后有较大影响,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均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在临床工作中,患者和家属由于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不足,以及社会常常对患者的歧视,使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临床疗效较差。
        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工作模式,是指护理人员除了加强对患者自身的关注外,还需要把注意力放到患者所处的环境、心理状态、物理因素等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因素上。整体护理是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反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患者的最佳护理。通过整体护理不仅能够提高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且帮助患者掌握了疾病相关知识,采纳了健康生活理念,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院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方面均得到了显著改善,QO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能够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郝秀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应用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9):1139-1140.
[2] 周晓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453-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