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映
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200086
摘要:本文结合宁波杭州湾新区创业创新大厦项目创业大厦、双创论坛联合体项目,就超高、超限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中的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进行了一些分析,并总结了一些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最终安全、经济地搭设完成超高模板支撑体系,希望可以为同类工程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超高超限;模板;支撑体系;碗扣式脚手架;施工
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已经呈现出更为理想的发展态势,相关的施工技术手段也在此背景下迅速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对工程技术的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施工中,超高超限模板体系已经获得的大范围的应用,项目工程对模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要求更高。在该类技术普遍应用的环境背景下,深化技术研究也具有更为明显的必要性。宁波杭州湾新区创业创新大厦项目创业大厦、双创论坛联合体项目位于宁波市杭州湾新区滨海新城启动区块,用地面积947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7万平方米,其建设规模大,为宁波市重点工程。多处超高、超限梁板支模。
1创业大厦、双创论坛联合体支模架情况
四层:①.四层结构高大支模架梁规格:900X1600、800X1300、700X1600、700X800、700X700、600X1500、600X1200、600X1000、600X800、600X700、600X600、500X1000、500X900、500X800、500X700、500X600、400X1950、400X1650、400X1200、400X1000、400X900、400X700、400X600、300X1000。
②.四层结构高大支模架搭设从-0.100m至最高点16.700m,搭设最高度为16.800m。
③.选取900X1600mm、600X1000mm梁,搭设最高高度16.800m进行计算;800X1300、700X1600、700X800、700X700、600X1500、600X1200梁参照900X1600梁计算进行搭设;600X800、600X700、600X600、500X1000、500X900、500X800、500X700、500X600、400X1950、400X1650、400X1200、400X1000、400X900、400X700、400X600、300X1000梁参照600X1000梁计算进行搭设。
五层(一):①.五层结构(一)高大支模架梁规格:1100X1850、900X1700、800X1500、700X1500~1850、600X1300、600X1200、500X1500、500X1300、500X1200、500X700、400X1000、400X900、400X800。
②.③.选取1100X1850mm、600X1300mm梁,搭设最高高度5.850m进行计算;900X1700、800X1500、700X1500~1850梁参照1100X1850梁计算进行搭设;600X1200、500X1500、500X1300、500X1200、500X700、400X1000、400X900、400X800梁参照600X1300梁计算进行搭设。
五层(二):①.五层结构(二)高大支模架梁规格:600X830、400X830、400X700、300X830、300X700。
②.五层结构(二)高大支模架搭设从-0.100m至最高点20.950m,搭设最高度为21.050m。
十一层:①.十一层高大支模架梁规格:600X830、500X830、400X830。
②.十一层高大支模架搭设从20.270m至最高点46.150m,搭设最高度为25.880m。
③.选取600X830梁,搭设最高高度25.880m进行计算;500X830、400X830、梁参照600X830梁计算进行搭设。
屋面层:①.屋面层高大支模架梁规格:700X1300、500X1000、400X1000、400X800、400X600、600X600、500X600。
②.屋面层高大支模架搭设从58.750m至最高点67.150m,搭设最高度为8.400m。
③.计算参照四层结构计算进行搭设。
2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2.1梁模板的安装
(1)工艺流程
在安装梁模板时,需先对结构轴线及标高进行放线处理,此后对框梁下的立杆实施定位放线,然后开展验线、扫地杆按照纵横两个角度布置、设置剪刀撑、安装和起拱梁底模、对梁模尺寸、位置等参数进行复核,最终支顶板模板并完成验收。施工人员需严格按照规定环节实施安装的步骤,切实保证工程的实施质量。
(2)对墙体和柱子进行拆模,此后需在柱上等位置弹出水平线,楼板按照纵向角度弹出轴线。
(3)在实施梁底模板立杆的搭设工序之前,需应用规格为50×100×400mm立杆下铺垫板,并保证所有的垫板具有理想的稳定性,不能出现悬空等问题。
(4)需将梁底模次龙骨与梁底模板制作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梁底模主龙骨需使用规格为φ48×3.6钢管以及规格为50mm×100mm的木方,同时依据附表实施梁下支撑。
(5)依据设计好的标高对立杆的高度进行优化,此后再安装梁底模。
(6)在进入支设模板阶段,在梁侧模和底模中间需以侧模夹底模的形式进行施工,模与楼板模间需用楼板模压梁模。在梁侧间需使用侧模与底模,同时在顶板模板与梁侧模间的接缝处还需使用海绵条进行封堵,以免出现漏浆等情况。
(7)施工人员需对标高的截面尺寸、起拱等参数进行校验,同时还需保证全部扣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2.2顶板模板安装
项目工程所使用的顶板模板需使用厚度为15mm的多层板,用双φ48×3.6的钢管作为主龙骨,其间隔的距离可设置为600mm,用规格为50×100mm的木方作为次龙骨,其间距可设置为150mm。间距的支撑体系可使用钢管扣件体系。顶板的厚度为120mm,主楼范围内的立杆间距为900mm×1100mm,南北楼的立杆间距为900mm×900mm,步距可设置为1500mm。上部的U型托丝扣留在外部的长度需在200mm以内,横向拉杆和顶板模板的距离需在500mm以内。底步水平杆与地面的高度距离需在200mm以内。
(1)工艺流程
具体的搭设程序可设置为:先对立杆进行定位,此后完成纵向及横向水平杆的设立,主、次龙骨设置、调整楼板下皮标高、铺设和调整模板标高,最终对定位的准确性和效果进行验收。在着手实施脚手架的搭设前,需结合其立杆要求进行放线定位,此施工环节通常需将顶板第一排立杆与梁边的距离设置为300mm~400mm。
需准确放置垫板,保证模板支撑体系能够对楼层提供充足的支撑作用。模架落到自然地坪后需进行填土夯实处理,确保地基具有充分的承载能力。支模前应设置超出墙的水平标高线等,结合顶板混凝土的厚度对标高进行控制。当顶板和梁的参数在4~8m范围内时,需按照净跨2.5‰进行起拱操作,同时使用交叉十字线对起拱的高度进行核对。此外还需使用经纬仪对立杆的垂直角度进行核对,保证其受力不会偏差。
完成模板的安装环节后,便可使用拉通线调整模板,并细致核查模板截面的标高、平整度等参数信息,全部完成负荷后再进行后续的工序。在对顶板底模进行铺设时,需尽量使用硬拼方式处理模板,保证各模板之间具有更为紧密的连接关系,从而避免出现漏浆问题。在墙体与顶板模板衔接位置,需运用相关技术完成次龙骨和墙面的连接,并使用海绵条降低出现漏浆的风险。模板长向拼缝需在次龙骨上进行,在使用次龙骨前,需对其平整性进行检查,保证模板拼接后不会存在高度差。完成顶板模板的铺设后,便可使用水平仪对模板标高进行测试,此后再进行调整。对标高完成校验后便可在立杆之间设置水平拉杆。
3质量要求
3.1主控项目
完成现浇结构支架和上层模板的安装后,下层的楼板便需承受上层带来的荷载力。上下支架的立柱需精准对接,并依据行业的规范要求完成垫板的铺设工作。在对模板涂刷隔离剂时,应严格避免在混凝土和钢筋的接槎区域形成沾污。
3.2一般项目
严禁在模板的接缝部分出现漏浆情况,在实施混凝土的浇筑环节前,需对木模板先进行湿润处理,但需保证模板不能发生积水。需在对混凝土和模板的接触面进行全面清理后刷隔离剂,此时需注意隔离剂不能对结构的功能构成负面影响,不能对后续的施工工序形成阻碍。在实施混凝土的浇筑前,需清理模板内的杂物,如混凝土梁和板的跨度高于4m时,便需对模板实施起拱处理。
3.3模板加工要求
实施对板、梁木模板的加工工序时,需合理控制截面的面积,保证两个对角线的误差在2mm以内,如果模板的参数指标过高,则需对其实施刨边,否则便难以使用。此外还需对次龙骨实施双面的抛光操作,主龙骨也需进行单面抛光。如果龙骨发生变形等质量问题,则需严格禁用。
完成模板的加工工序后,需派驻技术人员对模板的加工效果进行验收,通过验收后才能应用。如果模板发生飞边等情况,还需将出现破损的部分进行切除,并做好封边。
4安全施工措施
在实施高大的支撑架的搭设工序时,需对所有参与搭设的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获得相应的资格认证才能上岗操作。其他相关人员也需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储备,在完成高大模板的支撑系统搭设前,项目的管理者需对一线施工和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上述群体能够准确把握作业的工序、关键点和技术要求等内容。作业人员需严格依据方案要求实施施工工序,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方需在现场的显著位置设置安全警示的标识,提醒施工人员加强防护。在实施支撑体系的搭建期间,需按照相关的流程和技术规范来设置水平剪刀撑等,并保证与主体墙、柱保持理想的拉接效果。
模板支撑体系需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尽量避免与物料提升机等设备发生连接,同时禁止与物料及脚手架等产生连接。在具体施工期间,需在下述方面做好充分的检查:保证钢筋等材料达到标准的堆置效果,同时需保证施工的总荷载小于模板支撑系统的标准负荷量。在应用支撑系统期间,禁止立杆的底部发生松动的情况,并保证不对杆件进行随意拆除。此外施工期间还需达到下述要求:垫木规格要达标;支撑体系所在的楼层板需具有相应的承载能力;科学设置立杆的位置,U托螺杆的伸出长度也需达到标准的要求。立杆的垂直高度等指标需达到行业标准,严格禁止偏心荷载情况。同时水平拉杆等设置需按照行业标准实施,安全网等设备也需达到规范要求。
5结语
总之,通过研究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提高了工作认识,加强了施工技术实践水平。作为施工人员要重视规范施工,做好施工准备与应急救援预案,从而为施工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S
[2]周启文.关于高大模板支撑工程施工技术探讨.城乡建设,2010(7):197-198
[3]谢建芳.对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建材与装饰,2012(16):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