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国家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施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而言,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关键,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命脉,是企业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今,随着企业发展规模扩张,经营地域与领域的不断拓展,施工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经营管理问题,只有不断的查找差距、补齐短板、改革创新,才能够促进施工企业实现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施工企业在当前市场形势下的生产经营管理具体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困境;创新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建筑业完成了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基础建设工程,极大改善了人民住房、出行、通讯、教育、医疗等条件,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这是由建筑业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性所决定的,不仅对国家GDP增长的贡献巨大,在市场经济环境当中大放异彩,而且担起了更重要的社会责任,使行业的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也应该清醒认识到当前国家形势的变化,党的十九大明确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什么是高质量发展”、“怎样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市场形势下所有施工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经营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龙头,感受最前沿的外部市场环境的变迁,发挥着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作用。随着国家对建筑业监管体制机制的不断健全完善,市场同质化竞争愈加激烈,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创新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企业应深刻认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研究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坚持改革开放的前提之下转变传统经营管理模式,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企业进行专业化、适应性改造,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全力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发展源动力。
一、施工企业经营模式的发展现状
各大施工企业围绕各自的规模扩张目标,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经营模式,有共同点,也有各自差异化发展的企业特色,但总体来说,能有立足之地,进而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施工企业,大部分都坚持着“维护稳固的大客户关系”、“巩固成熟的区域化市场”、“打造核心的差异化品牌”的经营管理准则。从具体发展现状来说,在对待大客户的具体经营策略方面,有在公司层面成立大客户部门,提高对大客户的服务水平和重视程度;也有成立专业化子分公司,或组建专业团队,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长期服务固定客户。另外,在经营与生产的融合发展方面,有公司采用直营式管理,公司负责维护和经营市场,项目经理部或者子分公司只负责生产的;也有公司大力推广生产经营一体化发展,在全国或核心区域,成立经营型指挥部,然后在条件成熟的区域经营指挥部逐步发展成为分公司的经营管理模式,立足以中心城市为依托,辐射周边地区,实现滚动发展和区域扩张的经营战略。其次,在打造企业核心品牌上,有的公司以修建超高层建筑著称,也有的专注于铺路架桥,有公司专注于高端装饰装修、空间钢结构安装等细分专业,也有公司在打造医疗设施系列、机场建设系列品牌。施工企业根据自己公司规模、背景以及中长期规划等因素,不断对经营管理进行演化改进,寻找更适合企业发展的模式。
二、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困境分析
(一)市场形势的变化迅速
国家对建筑业的政策调整频出,从做大到做强,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变革,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局面,彻底颠覆业界对市场发展模式的传统判断和认知。对施工企业而言,面对新形势下PPP、ABO等融资开发模式的到来,若仍然后知后觉,持观望态度,缺乏对市场快速发展的正确研判,缺乏对资源整合、模式本质的潜心研究,更没有坚定信心、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将会失去经营管理创新改革的良机。
(二)改革创新的动力不足
在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探索与创新中,存在着怎么把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出来的问题,传统经营模式造就了管理思维固化,出现以不变应万变的缓慢经营发展模式,加上企业缺乏很好的容错机制,政策的配套还不够系统和完善,导致很多人不敢去开拓进取,出现“求稳怕错”的保守心理,很多开拓性的改革工作很难大刀阔斧地开展,甚至被扼杀在萌芽阶段,改革创新的动力已适应不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常态。
(三)经营生产的矛盾加剧
传统施工企业本部搞经营、项目经理部搞生产的“两层皮”式粗放经营生产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既无完全的揽干分离,也无固定的一体化,两者之间有机统一,需要更多的互相融合、促进和创新。对于任何一家建筑企业来讲,若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注重市场口碑,经营过程中一味地追求扩大规模,忽略了中标项目质量,加上企业规模的不断增加,生产与经营各自的压力都越来越大,容易导致经营与生产成为对立面,出现企业“内耗”问题,与可持续性高质量发展背道而驰,这样的企业发展很难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往往只是昙花一现。施工和经营质量的提高都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远谋划,深耕细作,重视客情维护,杜绝一锤子买卖,以良好口碑、真抓实干的硬功底,不断拓展高端优质市场,才能逐步进入高端经营市场。
(四)经营战略的同质竞争
我国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实际经营发展过程当中,未能贯彻和落实可持续性的原则,往往只图眼前的利益,忽略了企业的创新研究,缺乏客户心中的IP记忆点,给不同的建设单位提供千篇一律的产品结构和服务范围,没有考虑企业差异化发展。随着施工企业数量的增加,市场竞争也逐渐呈现出一种“焦灼”状态,严重的同质化问题造成了价格战的必然,导致各大施工企业经营利润越来越少,甚至亏本施工,以牺牲高质量发展为代价勉强维持市场份额,无异于饮鸩止渴。
(五)基础工作的管理缺失
企业经营的核心首先是生存,最终要实现盈利和发展,随着经营业务的不断多样和增加,经营与生产的基础管理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营销质量不高、经营生产步调不统一、系统内部信息不畅通、回访制度和优质优价的经营策略落实不到位,导致工程项目在建设施工过程当中存在诸多工作漏洞和问题,不能实现良性发展。
同时,工程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不流畅,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对以往工作遗留下的问题、隐患、漏洞进一步加以弥补,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工作效率的提升,还不断产生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导致管理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不足,管理创新难度加大。
三、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人性化经营管理模式
一种优秀的经营管理模式,一定是从人性出发的,不论是工作流程还是激励方式,每一个考核制度、管理办法的设计,需要建立在满足人性对物质生活、职务权力等最本质需求的基础上,让员工自觉按照企业的总体目标进行工作,体现出“多劳多得”、“能者上、庸者下”等简单直接的用人导向,并进一步延伸的执行与创新。总体来说,凡是脱离人性本质的经营管理模式,都是不成功的经营管理模式,“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企业要加大对正面案例的激励和宣传,让员工都得到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实惠,形成长效机制,按制度兑现承诺,方可达到立竿见影的成效,保证企业的长足发展。
(二)建立清单式经营评估机制
随着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充斥着机遇与挑战,亦是一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新时代,只有重量级选手才有地位和话语权,才能受到业主和竞争对手的尊重,这就要求施工企业不仅要有市场规模,还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逐步建立、健全投标风险评估的负面清单,同时要尽可能杜绝见标就投、低价竞标,避免为了中标而导致企业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三)建立差异化经营竞争优势
通过认真分析市场形势和企业条件,找到客户需求突破口,确定自身差异化优势,不断在细分市场增加竞争力。差异化就是给潜在客户一个选择自己、放弃别人的理由,比如“海底捞”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业案例,将“服务至上、顾客至上”的个性化理念做到了极致,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差异化经营管理,也就意味着没有产生独特的价值,没有给客户非选不可的服务体验,市场不会产生忠诚度。另外,差异化经营管理不仅仅是“成本优势”、“科技创新”、“专业特长”等这些单个因素,客户会因为成本优势选择我们,也会因为别人成本更低选择竞争对手,所以差异化是企业整个系统的外在体现,复杂多维度的竞争优势,不仅让企业具有更多亮点,也大大增加竞争对手赶超的难度。
(四)建立最大化经营创效能力
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项目成本进行严格控制,从源头上降低企业的亏损风险,做到事半功倍。企业的生存发展最终要靠效益,而效益的获取最终来自于市场,这要求加强市场的研判,始终坚持“触及红线的标不投、亏损的标不投”的原则,以项目效益为根本出发点运作项目,追求效益最大化。另外,尤其要避免盲目投资行为,制定经营投资管理负面清单,科学合理把控和降低整体风险。在一些久未攻克的新业态领域,或者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区域,必须要有长远发展的思维,努力干好活树好形象,时刻有紧迫感和危机意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严格核算成本,通过后期二次经营将效益保住,通过滚动经营把市场守住,实现企业效益与市场规模的同步发展。
(五)建立市场化经营用人制度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随着当前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起来,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要求,需要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加以优化,建立市场化人才引入等选人用人机制,坚持专业人员属地化选聘、属地化培养、属地化安居、长期扎根当地、深耕区域市场的原则,抓好属地化建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团队的稳定促进经营生产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另外,对于当前的企业而言,在针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要结合企业发展和经营目标强化行为管理和市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满足员工的内在需求,同时可以在企业内部给员工提供展现自身才华的平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企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六)建立精细化经营预算体系
对于现代化企业来讲,资金是实现企业发展的动力来源,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当中缺乏充沛的资金,容易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在有限条件下,只有把现有的人、财、物精细规划,提高转化率、利用率,把使用价值发挥到极致,充分挖掘企业潜能,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同时对经营人员也要高标准、严要求,提升项目前期运作能力,跟踪资金好、体量大的项目,从源头上提高经营质量,缓解资金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对于当前的企业而言,还需要健全、完善预算控制体系,让资金预算范围不断加以扩大,尤其是针对投融资、低付款比例的项目,需要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现金流量,建立资金共享平台,采取合理、科学的方法对资金实施统一化管理,尽可能地降低或者规避财务风险。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步伐日益加快,为了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深化创新改革,通过与内、外部对标学习,找差距、补短板、抓落实,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市场环境日新月异,当前建筑施工企业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加大创新研究力度,认清品牌背后的真正价值是人才队伍,是差异化服务,是工匠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施工企业的发展质量得到提升,才能真正践行企业品牌建设之路,同时也可以保障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当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刘洪才.浅析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困境与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9(04):76.
[2]温梁.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困境与创新[J].建材与装饰,2018(28):175.
[3]许宜弟.后“营改增”时代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模式探索——基于A建筑公司的财税管理角度[J].纳税,2018(10):10+12.
[4]林容,伊彪,苏霖,等.我国大型建筑企业集团经营管控模式现状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7(9):12-14.
[5]岳艳春.浅谈资金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J].西部财会,2015(12):59-61.
[6]刘溦,邸少辉,董立彬.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问题分析[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0(2):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