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波
无锡交通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214000
【摘 要】近年来为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市政道路工程数量不断增多。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既有管线的迁改工作是一项重要内容,需要给予高度重视,以免对施工活动及居民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产生影响。本文以市政道路管线迁改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管线迁改原则及相关技术,希冀能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提供一定支持与借鉴。
【关键词】管线迁改;市政道路;迁改原则;相关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出于节约市政工程开发资金,减少市政道路建设活动对居民正常生活、工作等的影响,在进行市政项目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既有的市政管线进行迁改处理,以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因市政道理管线施工任务较为紧迫,在具体施工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关原则,掌握好市政道路管线迁改施工技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影响。
一、市政道路管线迁改原则
市政道路管线迁改难度较高,涉及的管线产权单位众多,有地方相关产权单位的管线设施,也有铁路部门的管线设施,协调工作量非常大,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各种管线设施错综复杂,存在较多的不可控因素多,影响面也比较大,会对交通导行、停电、停水、停气、中断通信、调整雨污水管道排水路径等产生影响,特别是天然气管道、高压电缆、铁路通信、国防光缆等属于高危管线,风险比较大,需要加强管线保护,以避免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及经济损失。市政道路管线迁改原则主要如下:
第一,科学性原则。为缩短迁改施工周期,降低既有管线迁改的难度,降低成本,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联系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获取准确的施工范围内的地下管线资料,结实地调查、勘查情况,对管线设施的类别、数量、位置走向、埋深等基础资料进行全面掌握,形成可操作性、实用性的操作框架,便于后续施工活动的开展。根据市政道路规划建设的总体方案,结合现有管线分布情况以及施工周期、迁改难度等,科学制定管线设施的迁改工期计划和管线设施的迁改保护方案。在具体实施中,还要对市政道路管线迁改方案进行二次优化,以便规避迁改的风险点,减少意外事件发生。
第二,安全性原则。市政道路管线迁改工作中,应将安全迁改放在首位。在全面了解区域环境、迁改施工要求的借此狐上,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并采取有针对性预防措施,以保障管线设施迁改施工的安全实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邻近企事业单位及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影响。
第三,实用性原则。市政道路管线迁改的过程中,应当在实用性的原则指导下,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设计制定管线设施迁改施工方案。在施工时,为避免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妨碍,还可制定临时性迁改方案,对管线进行临时性处理,完成其他相关市政道路建筑结构施工后,再做好管线的正式迁改。
根据实践经验,这样可以提高整个市政道路管线施工效率14%左右,保证既有管线的顺利迁移与改道。
二、市政道路管线迁改相
(一)充分做好施工准备
由于市政道路管线迁改涉及的施工对象较多,整体工作难度较大,施工前需要做好道路工程建设工作,以便为临时性管线迁改以及正式性管线迁改全面打好基础。先梳理施工流程,制定管线迁改整体方案,明确细节,确保各项迁改工作落实到位。市政道路建设作为管线迁改的基础与前提,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调整市政道路路基的设计方案,保证迁改工能否作顺利进行。施工企业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为最大程度地规避各类施工风险,可采用土工试验等方式,来对地基建设各项参数进行科学化分析,为管线迁改提供有力支持。
(二)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技术
第一,临时性施工技术。为了确保施工正常进行,施工企业需要全面分析市政道路前期施工以及后期施工的相关要求,统筹分析市政道路项目施工的周期、成本等方面的因素,临时将影响施工的管线设施迁改到施工范围外,待施工范围内施工完成前,再依据相关技术要求进行回迁或恢复,常见技术形式有直埋式、升高式和割接式三种。直埋式技术应用中,可通过采用挖沟、开槽等方式来进行管线敷设,敷设深度应满足一定的要求,以免管线受到外力冲击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出现损坏等情况。挖沟时,应将管线平放入沟底,不要拱起,严禁采用下压方式对管线进行压实。待管线入沟后,先使用细土进行回填,细土的厚度为15cm,然后踏平细土。当回填工作完毕后,上方加铺钢板,这样可加强对直埋管线的保护,并且要禁止大型机械通过。临时升高式技术是指通过更换较高管线,将其进行升高。该种技术操作方便,施工简单,优势非常显著。割接式技术就是指对原线路进行相应的割接,再对原管线长度进行加长,最后再采用临时直埋式的技术对管线进行处理。不过这种技术会导致通信管线正式迁改时出现二次割接问题,故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应用。这几种技术都能在不影响现有市政管线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为市政道路施工正常开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二,正式性施工技术。施工企业做好与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工作,明确市政道路的最终设计方案以及使用需求,一次性按照设计或规划要求将影响施工的管线设施迁改到位。在正式管线迁改的过程中,要做好协调工作,确保施工进度统一,以防止管线迁改过程中,发生多次进场或者出场的情况。同时,施工人员需要做好管线的保护工作以及管线迁改后的排查工作,为减少安全隐患,要着重做好既有管线上游井以及端口阀门井的检测工作。有的市政管线受到某些条件或环境的制约,无法进行临时性或者正式性迁改,这就需要应用原地保护施工技术,将影响施工的管线设施在原位进行悬吊或进行支撑保护,以减小对市政道路施工的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市政道路的过程中,迁改原有管线,不仅可以降低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成本,还能减小对居民正常学习、工作等的影响。但市政道路工程管线设施迁具有较高的复杂性,难度较高,实际施工中,应根据相关原则,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手段,有针对性进行临时性迁改以及正式性迁改等工作,以更好地保障市政道路工程施工。
【参考文献】
[1]杨岳林,张驰,曹强,陈刚,关文杰.市政道路下穿既有公路铁路管线设施迁改技术探讨[J].智能城市,2020,6(22):44-45.
[2]沈祖强.工程建设管线迁改原则及相关技术要求[J].低碳世界,2020,10(11):65-66.
[3]王健.某市政道路通信管线迁改原则及相关技术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18(03):10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