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万疆 杜红伟 张旭
甘肃省地矿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 735000
摘要:
区域成矿学属于地球系统科学中的重要学科,该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对目标区域的成矿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包括成矿规律以及矿产的资源分布内容等等,区域成矿学所涉及到的其他相关学科内容较多。近些年来,随着区域成矿学的广泛利用,对矿产找矿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区域成矿学在找矿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介绍,仅供参考。
关键词:区域成矿学;地质找矿;应用分析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区域成矿学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在近些年来,通过广泛的技术应用和推广[1],大大提高了该技术学科的价值,在矿产资源找矿工作中,地质勘查人员广泛的应用区域成矿学,不断的提高了找矿工作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工作的质量,大大增加了找矿工作的准确性,通过大量的应用实践表明,区域成矿学具有强大的实用性特点[2],同时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优化和解决,比如一些影响因素,对整个找矿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这就要求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提高技术研究力度[3-4],发挥区域成矿学的最大应用价值。
1区域成矿学的内容介绍
区域成矿学是地质矿产研究学科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目标是对成矿规律进行分析和掌握,在一些矿床的成矿规律研究工作中,运用区域成矿学,结合区域构造因素,可以作为构造演化的依据,区域成矿学的研究对象还包括成矿物质,包括物质的来源和物质的形成规律等等,对成矿普查和成矿预测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区域成矿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成矿区域内的岩石进行分析和研究,包括岩石的结构和组成,以及岩石的演化过程等相关内容。
(2)对区域内的地球化学研究,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对地壳和地幔中的矿物质元素进行分析,对其含量和属性以及构造特征进行掌握,包括存在的形态和演化的趋势等等。
(3)对特定区域的区域构造进行分析,对该区域内的区域特点和构造特征进行研究,结合区域成矿学,对地质构造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区域特点。
(4)对目标区域的沉淀作用进行研究,由于地球处于不断变化和运动中,所以会形成大量的沉积岩,在沉积岩形成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矿产资源,所以对矿产资源的演化和形成过程研究,也是区域成矿学的重点内容。
(5)对岩浆活动进行研究,包括岩浆活动的理论和活动过程的了解,掌握和探寻岩浆活动与矿产成矿之间的关联,深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找矿工作的发展意义重大。
(6)在矿产资源形成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区域变质因素的影响,结合区域成矿学,可以对这一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控制方法。
(7)区域成矿学的研究对象还包括对地质内部的流体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地质流体的来源和流体类型进行分析,也是区域成矿学的重点研究对象。
(8)矿床的保存。经过一定的动态变化作用,矿床会发生一些改变,由于矿床的形状具有不固定性特征,所以区域成矿学对整个矿床的变化规律和过程研究也十分关键,包括变化趋势,并总结矿床保存的方法。
(9)对成矿谱系的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作用,区域成矿学对成矿区域的研究,可以了解成矿的时代。
2区域成矿学的研究方法介绍
2.1地球物理分析方法
地球物理方法是区域成矿学重要研究方法之一,结合了光、声、电等不同种类的物理现象,通过相关科学仪器的分析,为选择合理的勘查方法提供了依据。技术人员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可以获取其他相关信息,为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2.2遥感信息技术
在区域成矿学的研究中,运用信息遥感技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实现对矿产区域构造的精确分析,并结合具体的分析结果进行准确的预测,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
2.3地球化学信息
地区化学信息技术需要对目标区域进行实地勘查,了解不同区域化学元素之间的关联和特点,在地球化学信息技术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会涉及到很多其他方法的应用,比如模型类比法,异常逐步分析法等等。
3区域成矿学在找矿中的应用
3.1扩大区域找矿的目标范围
传统的区域找矿工作中,都是以单个矿床为主要的勘查目标,这种找矿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过于单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找矿工作人员的思路和视野,所以需要对传统的找矿模式进行改变,将单一的找矿目标向一系列的目标进行转变,同时需要加强对不同矿种和矿床的研究,开展综合性调查,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区域矿床找矿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矿产企业生产需求,需要矿产企业对内部找矿工作提高主动性,并进行合理的找矿分工,不断地提高找矿工作效率,节约工作成本,同时加强对区域的找矿整体性管理,组建高素质的找矿团队,建立完善的找矿机制。
3.2缩小找矿目标靶区
传统的找矿工作流程一般是在发现示矿异常后,采取调查和研究工作,这种方法在形式上过于被动,对找矿工作的高效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所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该运用更加科学合适的方法,对传统的找矿流程进行优化和创新,掌握找矿主动权,加强对异常情况的调查和分析,结合物理学和化学学科以及其他因素的研究,不断缩小找矿目标靶区,将一些物理异常现象的产生原理归纳到成矿系统分析工作当中,并进行信息的筛选和对比,不断的缩小矿区的范围,最终达到找矿的工作目标。
3.3提升研究工作的力度和覆盖范围
地质矿床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它代表着历史阶段性的演化过程,加强对矿床资源的研究力度,不断扩大研究范围,可以更好地促进当代人们了解历史,真正体现矿床的价值,所以要求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大力开展矿床的全面调查和研究,对矿床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以及保存状态进行综合的分析,为日后的找矿工作提供全面的数据和资料支持,同时为矿产行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论:结合我国目前区域找矿工作的现状分析和了解,以及对当前区域成矿学在找矿中的应用情况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关于区域找矿领域仍然存在很大的潜力,
但是在先进科学技术和理论研究领域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加强对理论和技术的深入研究,不断的提升区域找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董力.区域成矿学在找矿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16):36-36.
[2]李玉峰,祝铁生.论区域成矿学在找矿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1,(5):26.
[3]舒能耀,陈隆辉.浅析区域成矿学在找矿中的应用[J].大科技,2015,(8):167-168.
[4]才金山.试析区域成矿学在找矿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