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绍军
莱州市土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莱州261413)
摘要:莱州市大田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一年两作,夏季雨热同季,气温较高,湿度较多,病虫害较多,干旱、涝灾、阴雨寡照、高温危害发生机率较高,应采取针对措施对影响玉米高产障碍因素进行补救,以获取优质高产。
关键词:玉米;障碍因素;补救措施
莱州市位于山东胶东半岛西北部,濒临渤海莱州湾。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境内年平均气温在11~13℃之间,降水量760.9毫米,无霜期204天。年平均最高气温为18.6℃,7月份最高为30.9℃,极端最高为39.2℃。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干旱、风灾严重。 灾害性气候主要是旱、涝,风、雹、虫灾次之。莱州大田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一年两作,秋作物多以小麦收获后抢茬种植玉米,雨热同季,玉米高产,而且品质好。但也存在着影响玉米高产的障碍因素,主要有旱灾、涝灾、阴雨寡照、高温热害、风灾、病虫害等,不仅影响玉米的高产,还影响到玉米的品质,不得不加以重视。
一、旱灾
玉米生长期内长时间缺少有效降雨,或者缺少水浇条件,极易形成土壤含水量较低,不能满足玉米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而造成的旱灾。
1.玉米遭受旱灾时的表现
玉米苗期干旱会减缓生长速率,生育期明显延迟,而在拔节期会促进玉米早衰早熟,生育期显著缩短。干旱明显抑制玉米株高,会使叶片萎蔫干卷,绿叶面积减少。干旱还会使玉米果穗变短,籽粒数减少,终导致玉米减产甚至绝产。授粉期如果遇到干热天气,特别是连续35℃以上的高温天气,会造成花粉生命力减弱,影响授粉率,形成缺粒棒或空棒。灌浆期的玉米遭遇旱灾,则籽粒不饱满形成秕粒,影响千粒重。
2.玉米旱灾补救措施
(1)灌溉浇水:广找水源,创造灌溉条件,尽快浇水,改善田间小气候。(2)应用玉米抗旱增产剂:提倡施用叶面肥、芸苔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
二、涝灾
地势低洼或者大量降雨后,由于排水不畅造成积水,从而使土壤含水量过多,根系呼吸不畅,从而造成玉米萎蔫的一种自然灾害。
1.玉米涝害主要症状
玉米受害后,表现为叶色褪绿,植株基部呈紫红色并出现枯黄叶,根毛变褐色,生长缓慢或停滞,严重的全株枯死。
2.玉米涝害补救措施
(1)及时排水。疏通排水渠道,尽量降低水位和土壤的含水量,防止玉米沤根死苗。(2)根外追肥。降雨过多,土壤中的大量养分会随水流失或下渗,而且雨水过多对玉米的根系也有损伤,导致玉米吸肥能力下降,因此要及时进行根外追肥,以叶面肥为主(如尿素溶液、磷酸二氢钾溶液),等到玉米恢复正常生长之后,再进行根部的追肥。(3)中耕培土。及时进行中耕,疏松土壤,同时培土起垄,改善根部通透性,增强抗倒伏能力。
三、阴雨连绵
7月中旬以后,莱州市逐渐进入汛期,降雨量和降雨次数明显增多,同时玉米也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如果此时遇到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极易造成玉米出现花粉量减少、花粉活性降低、影响正常受精,造成不育,最终导致结实率降低、空秕粒增加,降低产量。对此我们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晴天后立即进行人工授粉,从而提高结实率。 另外阴雨寡照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蔓延,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减少产量损失。
四、高温热害
7月下旬极易出现高温天气,当玉米处在日平均最高气温大于等于35度以上持续5天以上,无效降雨持续8天以上的气象条件下,高温热害就大概率发生。
1.玉米高温热害症状
高温危害主要造成玉米雌雄分化发育严重受阻,发育不良,花粉和花丝活力下降,花粉量减少,散粉和受精时间变短,造成雌雄花期不协调、授粉结实率低,籽粒瘦小,产量严重降低。
2.玉米高温热害的补救措施
(1)人工辅助授粉。在开花散粉期遇到38℃以上持续高温天气时,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减轻高温对玉米授粉受精过程的影响,提高授粉结实率。(2)适当降低密度,采用宽窄行种植。在密度较小情况下,玉米个体间争夺水肥的矛盾不大,个体发育健壮,抵御高温伤害的能力较强,能够有效减轻高温热害。在玉米密度较高情况下,采用宽窄行种植有利于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培育健壮植株,增强对高温伤害的抵御能力。(3)科学配方施肥。适当增加有机肥使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肥蓄水能力。采取配方施肥,重点普施基肥促早发,重视微量元素肥的施用,玉米出苗后早施苗肥促壮秆,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前主攻穗肥增大穗。(4)适期喷灌水。高温常伴随着干旱发生,注意收看天气预报信息,在高温到来前提前浇水,降低田间温度提高田间湿度。同时,在灌水后玉米植株获得充足的水分,蒸腾作用增强,使冠层温度降低,形成田间小气候,从而有效降低高温胁迫强度,部分减少高温引起的呼吸消耗,减免高温热害。有条件的可利用喷灌将水直接喷洒在叶片上,降温幅度1℃至3℃。
五、风灾
玉米是高秆作物,风灾比较严重。玉米的风灾主要在雄穗抽出以后,特别是进入雌穗的灌浆盛期至收获前,更易出现。
1.玉米风灾主要表现
风灾后玉米主要表现为倒伏和茎秆折断。玉米倒伏是指从茎秆基部开始,沿着风向倒伏于地,倒伏的玉米植株相对较弱;茎秆折断是指玉米进入灌浆期以后,从玉米雌穗节下的倒数1~2节间处产生折断倒挂的现象,而折断的玉米相对较壮。受了风灾以后,玉米的光合性能恶化,水分、营养物质运输受阻,再加上病虫害,产量会大幅度下降。
2.玉米风灾补救措施
(1)选用茎秆粗壮抗灾能力强的品种。为了提高玉米抵御风灾的能力,宜选用株型紧凑、茎秆组织较致密、抗风能力强的高产优质玉米良种。如登海605、登海618、郑单958、金海5号、登海3622等。在风灾较严重的地区,尤其要注意抗风玉米良种的选择。(2)健身栽培、培养壮株。搞好健身栽培,培育壮株,是提高玉米抵御风灾抗倒伏能力的重要措施。首先要适当深耕,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玉米切忌偏施速效氮肥造成旺长;其次应适时早播,注意早管,特别是高肥水地块苗期应注意蹲苗,结合中耕促进玉米根系健壮发育,培育壮苗;第三,中后期结合追肥进行中耕培土起垄,并做好玉米螟等病虫的防治工作。(3)开展植树造林,营造防风林带。玉米是草本植物,其抗风能力是有限的。要科学规划,采取生态防治措施,将植树造林、营造防风林带与玉米抗风栽培有机结合起来。
六、玉米病虫害
玉米病害主要有锈病、大斑病、粗缩病,虫害主要有蓟马、玉米螟、蚜虫、黏虫等。应结合一防双减项目,加强病虫害草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参考文献:
[1]蓝常贤.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 .南方农机,2020.04.
[2]黄世慧.影响辽宁玉米产量因素及栽培探讨[J].种子科技,2020.02.
[3]伍有生.南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措施分析[J].吉林农业,2019,10.
[4]杨妹霞.浅谈勐遮镇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7.
[5]曹红竹小麦/玉米产量差和氮肥效率差的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徐水为例[D].河北农业大学,2018.06.
[6]陈广锋.华北平原小农户小麦/玉米高产高效限制因素及优化体系设计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12.
【作者简介】崔绍军(1971.06-),男,汉族,山东省莱州市人,大学本科学历,农学学士,山东省莱州市土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主要研究方向:农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