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防触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蔡玉兰

发表时间:2021/4/28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33期   作者:蔡玉兰
[导读] 摘要:为保证输电线路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需要对输电线路进行停电、验电,并装设接地线。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三亚供电局  海南三亚  572000)
        摘要:为保证输电线路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需要对输电线路进行停电、验电,并装设接地线。根据电网输电线路的检修作业要求,在电网输电线路检修前后需要对接地线进行正确装拆,以保护工作人员免受感应电流。非容性设备,无剩余电流突然来电的伤害。在电网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应十分重视感应电压触电伤人的认识,认真按照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做好防范措施,在施工时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触电技术;应用
        一、输电线路架线过程中感应电产生的原理
        感应电主要指在电磁感应作用下所产生的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如果产生感应电的输电线路未进行接地处理的话,那么线路中只有感应电压存在;如果输电线路接地的话,就会产生入地的感应电流,从而对施工人员造成人身伤害。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感应电主要来源于2个方面:一方面是电磁感应,与互感现象有着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是静电感应,与电容相关。感应电大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典型的因素有:施工输电线路接地电阻大小和接地位置、输电线路的运行荷载、平行输电线路的长度、相间和回路间的距离、每项导线的分裂情况、导线的高度以及输电线路的换位情况等。
        感应电压的大小由电流所产生磁场的强弱、导线的对地绝缘程度以及运行导线和停运导线之间的耦合系数决定。从静电感应相关理论来看,停运导线和运行导线之间存在一定的电容耦合作用,在运行导线电压所产生电磁场的作用下,停运导线就会感应出对地电位,最终导致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的产生。
        二、输电线路防触电技术的应用
        (一)预防为主
        如何有效地进行触电事故预防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应该从整体管理意识入手,重心前移从源头上进行管控,降低触电发生的概率。从设计、制造、采购、安装、运行、维护各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控制,提高设备的防触电安全性能,阻隔形成触电的途径,有效减少甚至避免误触碰引起的触电事故发生。作为输电线路运维管理一线作业人员,应高度重视触电安全防控。在输电线路运维检修过程中,特别是事故抢修,存在较高的触电风险。针对引起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全面防控:
        第一,应该尽可能地参与电力设备采购规范和设备选型的制定,要求提高触电安全防护的能力,减低因设备本体缺陷造成的触电风险。加大相间距离,增加操作空间。防止作业位置人体与带电体之间距离不足引起触电事故。第二,作业前充分辨识带电位置,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应该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不够的情况下应采取其他措施或者带电作业。第三,对于同塔多回线路应该要做好线路标示牌、回路色标识,检修过程中能够让作业人员清楚的辨识哪条停电,哪条线路带电。避免发生误入带电设备。第四,加强设备停电管理制度的落实。强化作业前现场勘查、施工方案编制和审批、工作票办理、现场安全监护的管理,确保检修工作有足够的制度保障,提高触电事故的预防能力,实现群防群治。第五,加强施工人员的触电事故警示教育,强化技能培训提高触电风险的识别能力、自我防护能力以及一般的救护知识。
        (二)提升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工作技能
        通过加强技术学习和培训,提高现场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很大程度上,避免人身触电和误操作等事故。就电力管理人员而言,需要为全体职工做好榜样,参加技术学习和培训,对检修人员开展多方面的技术培训,应强化岗位培训,对作业人员的资格进行定期考核,提升所有的电力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避免人身触电。
        (三)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防触电
        在电力设备检修过程中经常存在部分设备停电部分设备带电运行的情况,防止误碰带电设备是关键。采用高科技手段对靠近带电设备的行为进行告警是一种防触电的有效手段。

比如,作业人员或工器具与带电体之间的空气间隙小于安全距离时能够及时触发告警装置,发出警报,及时提醒作业人员提高警惕,保持带电体安全距离。或者在带电体附近明确标注安全距离加以告警。
        (四)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
        在检修作业前后接地线安装和拆除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接地线、绝缘手套和绝缘鞋佩戴齐全,所有的绝缘工具必须按照工器具管理规定进行存放,并定期开展绝缘试验,在使用前要进行外观检查,及时更换有问题的绝缘工器具,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感应电压强度较大的区域对架空线路进行放线和拆线工作时,工作人员要始终绝缘手套进行操作,如果工作区域周边存在同塔架设运行的高压输电线路,工作人员需要增加接地线或者个人保安线。
        此外,现阶段改造的高压输电线路较长,同时地区之间的气候变化频率增大,相邻2条输电线之间的距离有多有少,而输电线之间的电容、电感和电阻又是沿线分布的,因而线路各点的电位也不相等。所以在线路上施工,只靠线路首末两端挂接地线不能保证施工点电位为地电位。所以在施工处必须挂接地线,对于上杆作业,施工人员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并在接地线之间工作,切忌不挂接地线冒险作业。
        (五)防触电管理
        触电防控的核心是源头预防、现场监督、技能培训、安全警示。故障抢修阶段是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阶段,特别是灾后抢修和夜间抢修作业。主要风险存在于输电线路野外施工作业环境较为恶劣,各种影响因素变化较大,参与作业人员较多,作业面分散、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等方面。为了更进一步地提高防触电的实际效果,我们结合流程管理理念,设计了一套针对输电线路施工的防触电管理体系。
        第一,梳理识别施工中的各类触电风险因素,制定出完整的预防措施,即确定可能引发触电的部位以及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第二,根据实际管理需要,建立起了防触电管理流程、工作票管理流程,便于各个作业面进行管理。加强工作票施工负责人、批准人、签发人、现场作业人员的防触电技能培训,严格执行停电流程,强化过程巡检监督,从制度和技术上做好安全保障,降低防触电事故发生的机会。
        第三,编制了防触电宣传小册子和防触电演练视频,便于指导一线班组进行实际的防触电管理,系统性地提高防触电的实际效果。
        第四,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是防止作业人员受到触电伤害的基本措施。安全的组织措施包括现场勘察、工作票组织、工作票启用、工作许可、工作监护、工作间断、工作转移、工作变更和延期、工作终结。顺序绝对不可以颠倒。技术措施包括停电、验电、接地、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技术措施是直接保护和防护现场作业人员在作业中防止触电的措施。
        三、结论
        综上所述,总之,一线作业人员必须掌握防范人身触电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同时安全管理部门对防范人身触电应加以重视,避免人身触电。工作负责人、专职安全监督员必须认真对待电力检修工作中的安全事项。工作班成员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认真学习防范人身触电的技巧和方法,保障自身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范献新.浅谈电网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感应电触电伤害预防措施[J].广西电业,2019(Z1):72-74.
        [2]李文飞.浅谈架线施工预防感应电技术措施[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9(9):145-147.
        [3]王昌幼.输电线路检修中“感应电”产生的原因与防范措施[J].电力安全技术,2019,12(9):6-8.
        [4]金志芳.施工线路上的静电感应电压计算及其防范措施[J].电力建设,2020(12):37-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