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网技术的配电网规划分析 肖世奎

发表时间:2021/4/28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33期   作者:肖世奎
[导读] 摘要:在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人们在对电力资源使用过程中,传统配电网规划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需求,提高配电网环境的安全稳定性,智能配电网技术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云南凯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人们在对电力资源使用过程中,传统配电网规划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需求,提高配电网环境的安全稳定性,智能配电网技术开始得到广泛应用。这类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解决传统配电网经济效益低、生态环境融入性差等特点,为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技术;配电网规划;具体应用
        引言
        为了提升电力系统电网运行的平稳性、安全性,智能配电网技术根据电力系统电能运输情况,结合科学技术,合理优化配电网结构,提升智能配电水平,实现高效供电,保证电能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运行。与此同时,电力行业还需要根据行业发展趋势,明确工作内容,提升技术水平,完善管理内容,以下将分析配电网规划期间智能配电网技术应用。
        1智能配电网的概念及特征
        从技术层面讲,智能配电网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构建的自动化的供电网络,利用分布式智能以及自动控制系统来实时的监控每个用户以及节点,确保从发电厂到用户端每个节点上的电流以及信息能够双向互动。国家电网公司对智能配电网的定义是在坚固的网架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平台,通过智能控制手段,在输电、变电、配电等环节,实现自动一体化,构建高效、可靠、清洁、互动的现代电力网络。智能配电网承担着电力能源的传输等重任,是整个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智能配电网不仅满足了用户的用电需求,还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稳定,在当前绿色环保发展理念下,智能配电网还有效的降低了电力传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问题的发生率。智能配电网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可靠性强。由于电力网络覆盖多在自然环境下,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比较大,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一些不可控因素很容易导致电力系统发生故障,传统电网运营模式下,就会发生大面积的停电状况,影响用户的用电。智能配电网供电能力强,即使发生电网故障,也不会导致大面积停电,在自然灾害或者是人为破坏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而且,智能配电网运用了现代计算机技术,保证信息安全的能力比较高。第二,自我评估及自我恢复能力强。智能配电网可以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持续的评估,根据系统的运行参数来及时的发现故障、诊断故障,并消除故障隐患。当出现故障时,即使没有人为干预,分布式电源设备也可以实现自我恢复,能够快速的将故障隔离,避免一处故障发生,导致大面积停电的情况发生。第三,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智能配电网的系统运行和电力市场可以实现有效的对接,促进电力市场交易开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市场交易又可以很好的激励市场主体参与电网管理,让电力系统的运行水平得到提高。
        2智能配电网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对我国目前智能配电网技术进行分析,不仅要提高我国用户对于用电的整体体验感,同时还需要对配电网的整体管理力度进行提升,保障用电系统的科学合理性。但在对相关电力企业进行管理中发现,实际管理工作会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有:(1)我国各地区对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有着较大差别,智能配电网的建设优势随着地区发展的优劣性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从而导致某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区域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存在一定落后性。(2)配电网在自动化程度方面不如输配电网好,这也使得其供电质量和可靠性会受到一定影响。(3)对于部分智能配电网来说,其在建立过程中存在一定不科学性,在对这类智能配电网的分析中,如果其管理方式和规范有不足之处,就会导致电能利用过程中产生一定损失,使电力用户的正常用电受到一定影响。所以,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正确重视问题,并采取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保障电网整体运行的平稳安全性,在对用户用电效率起到有效确保的同时为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带来了有效支撑。


        3配电网规划新技术的具体应用
        3.1配电网拓扑技术
        配电网拓扑该技术是智能调度系统中的精髓,拓扑的结构可始终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高效分析,并在设计闭环的基础上更好地提升拓扑结构的能力。目前配电网内部的拓扑结构重点是由深度搜索和广度搜索两种方式组成。深度的搜索优化具有很强目的性,在实际接收到访问目标后才能更好地提升访问效率,但意多数访问的节点会有所不同,一定要在完成所有深度搜索之后才能更好地完成深度搜索。广度搜索是在同一时间搜索所有广度节点,这样自然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所有节点的访问。
        3.2智能自动化技术
        智能配电网技术应用配电网规划后,需要根据实用要求,不断完善技术内容,使用智能自动化技术是配电网规划发展期间的必然趋势,智能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技术人员不断根据工作表现,完善技术内容,使智能自动化技术可以更好地执行工作要求。在配电网规划中,充分发挥技术智能调度功能,建立配电主站、子站,加强主站与子站之间的联系。此外,应该根据工作表现、能源转换反馈信息,构建配电自动化主站,提升配电网运行稳定性,完善系统框架,简化操作内容,提升操作的可行性。在配电网规划工作中,需要根据实用要求,提升智能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同时还应该将智能自动化技术与其他现代技术结合,提升智能程度、自动化程度,从而实现智能运营,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监测配电自动化主站,了解配电网运行期间存在的问题,及时将故障损失降到最低。采用智能配电网技术,可以整合资源加强自动化监控能力,通过设备电力系统,实时调度,完成分布式操作,实现用户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工作,加强网络通信的流畅度。智能自动化技术实时调度与分布式功能,可以成为骨干网络通信顺利传递信号的最大保障,大幅度提升配网电能运输的效率。
        3.3网络式保护技术
        网络式保护技术是环网之中最为普遍的一类结构,反时限电流保护和三段式电流保护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两种方式。在控制电路中,均会运用到联络开关与分段开关,延迟时间的长短主要是通过故障电流的大小决定,与乡村区域对比,因为配电网的电流相对较大,延迟的时间远比乡村区域多,这势必会加大故障保护与选择之间的矛盾。网络式保护技术的运用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各类问题,可以缓解并调和选择与保护之间所发生的矛盾。与之前传统的配电网处理技术相比,网络式保护技术运用在配电网之中可以将计算机网络与独立单元的防护联合在一起,这也是具体网络保护技术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在选择通信网络中,最为常见的是对等式与主从式,两者各具优势,要结合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电力企业也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态,在当前环境中,对配电网运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障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和效率性,同时提高电力能源的质量,就需要加强配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但我国目前配电网运行还存在一定缺点,所以为了有效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对配电网的规划作出合理解决方案,加大对智能配电网技术的研究,提高相应技术水平,从而更好的解决配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保障电力行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军.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335(18):222-223.
        [2]马超.电力市场发展环境下的智能电网建设途径解读[J].工程技术研究,2017(02):244+246.
        [3]薛菲.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具体应用探究[J].通讯世界,2019,26(12):255-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