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系统规划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发展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8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33期   作者:邓皓
[导读] 摘要:配电网系统规划设计,首先,要保障配电网与输电网协调发展,确保配电网系统与输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保障电网输送的经济性、节能性,全方位、立体化地保障用户的用电需要,以便实现电网和经济的同步良性发展。
        (国网南昌市青山湖区供电公司  江西南昌  330029)
        摘要:配电网系统规划设计,首先,要保障配电网与输电网协调发展,确保配电网系统与输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保障电网输送的经济性、节能性,全方位、立体化地保障用户的用电需要,以便实现电网和经济的同步良性发展。基于此,现就配电网系统规划设计遵循的基本发展应用作如下探讨。
        关键词:配电网系统规划设计;存在问题与缺点;基本原则;发展应用;
        现阶段,配电网系统的合理规划对于促进配电网系统的快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科学地规划配电网系统能实现电力供应的高效率。电网规划设计其根本是为实现科学的电网投资资源的配置,以确保配电网系统在近期、中期、远期均达到全方位发展,实现配电网系统的低成本、高质量、低损耗、高效率的运行。
        1传统的配电网系统规划设计应用缺点
        1.1技术设备未更新换代。技术设备是配电网规划设计必不可少的工具。若行业技术装备性能差,不但影响配电网规划设计进度,还会影响整个配电网规划质量。从当前情况分析,行业使用的技术设备存在一定问题,比如,一部分工作人员认为,维修保养技术设备必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未指派专人维修这些电力技术设备;此外,一些行业缺少与之相适应的设备检修制度,更未按时维修养护技术设备。致使行业技术设备老化严重,又未及时更新换代,导致技术设备实用价值大打折扣,在支撑规划设计的实际工作中明显不足。
        1.2 技术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现阶段正在积极将智能电网运用到电力技术和配电网系统规划设计中,不但需要引入和使用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且更需要与之相适应专业技术水平高的人才队伍。比如,技术人员不仅要具备规划设计、可研评审等综合专业能力,还要能够从事技术研究性、创新性的开展工作,但部分规划设计行业的相关技术人才培养落后,导致该行业缺少发展动力。甚至少数设计单位存在设计承载力人才不足的突出问题,为被动应付任务,紧紧片面追求利润,聘用一些缺少专业培训的员工,甚至一部分工作人员还不具备相应资格证书。因此,尽快培养和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团队,就迫在眉睫。
        1.3 配电网技术水平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随着配电网系统的不断发展,电网覆盖面积不断扩大,人们享受着电力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但是,我国地理环境和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给智能配电网技术按统一的技术标准来普及和覆盖带来一定难度,更加大了智能配电网的建设难度,特别是在边疆高寒高海拔地带,导致整体电力水平参差不齐,客观存在配电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2 配电网规划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2.1 保障安全性。安全性原则是配电网系统规划设计的重中之重和关键核心环节。因此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切实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因素,同时,要对整个配电网系统进行功能检测和安全校核,保障配电网系统的规划设计安全质量,确保配电网运行更加具备安全稳定性。
        2.2 节约成本性。在对配电网系统的功能进行设计规划的过程中,为更好地保障配电网系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的需求,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来保障控制配电网系统的规划成本,实现规划成本的确定,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规划设计的经济效益,达到利用低成本得到科学的规划设计,有效实现配电网系统规划项目成本的节约。
        2.3 规律周期性。配电网系统的规划设计具有周期性的特点。配电网系统需要具备严格的制度标准,并结合实际的用电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样才能不影响后续的用户用电需求,提升用电效率和资源配置质效。
        2.4 合理差异性。

由于各个地区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同,因此,配电网的发展要有差异性,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用户的所在环境实际因素和用户的实际用电需求,结合电网的发展现状。实现配电网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
        3 配电网系统规划设计应用分析
        3.1对电网负荷精准预测,配电网系统规划设计,要提前做好负荷预测和分析研判,实现负荷精准测算,负荷测算要依据国民经济数据、现状网源负荷以及未来的负荷需求等全要素,要根据大数据进行合理化的测算,在此基础上,实现配电网科学的规划数据。同时,设计的核心要义是为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要在统筹考虑配电网系统的近期、中期、远期规划设计中,实现大数据信息的分析研判并加以利用,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布局来规划设计科学合理的配电网。
        3.2对电力电量平衡分析。网源规划在配电网系统的规划设计中至关重要,电源是对配电网系统的供应端。电力电量平衡又是在另一个维度支持着配电网系统的规划设计的关键环节,根据电源的供应分析结果以及电力负荷的计算从而实现对规划布局的优化。要有效地确定电网的变电设备的容量,需要做好电量盈亏的情况分析研判。此外,电力电量平衡还需要确切地考虑不同的分层分区电量的交换以及盈亏情况,从而根据各方面因素实现对容量的科学增加或减少,以达到规划设计模块中的电力电量平衡的目标实现。
        3.3 对系统方案的接入。在做好相关的测算后,要对配电网系统的方案实行科学的编制,充分考虑好系统的接入方案,借鉴新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电网的分布情况,作出与国家经济、企业布局、居民生活相匹配的系统接入方案。系统的接入要保持节约性和兼容性,以各个子方案的规模发展以及电网多功能布局等为依据来确定科学系统的接入方案。
        3.4 对系统的电气计算。对配电网系统电气计算,可以精准地分析电力数据分布情况,以大数据分析支撑配电网各电压节点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和经济化,同时,分析支撑配电网各元件的科学布局,确保配电网系统在极端条件下能实现安全性保护。完善配电网的网络架构,科学确定配电网系统运行方式,需要依照实际的情况进行电网的合理校验,确保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隐患因素,保障继电保护动作的可靠性。此外,依照电路的稳定性计算,可以明确分析出配电网系统的不稳定因素,并对其进行安全策略分析,确保配电网安全。
        3.5 对系统方案的优化。在实际的配电网系统规划设计中,要按照不同的服务区予以划分,对供电面积、供电范围进行分级,要重点关注经济指标中的人均生产总值,要依照用电量和配电网规模,适当对变电容量的提前安排,同时,依据电气计算结果来比对方案,精准定位配电网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案,从而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电网进行规划设计,同时,统筹考虑好配电网系统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对规划设计各个细节科学分析并加以比对,保障方案的最优化和质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入新阶段,为更好地利用配电网系统的规划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配电网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配电网系统规划设计不能只追求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急功近利,而要综合着力、全方位考虑,适当的留有裕度规划、适度的差异化设计,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科学合理规划设计并创新应用,更好推动高配电网系统网络的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
        参考文献:
        [1]范海雯,徐怡,张沫然,等.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及配电网系统规划中的运用研究[J].电子测试,2020(3):64-65,127.
        [2]王雷.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及配电网系统规划中的应用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8(24):140-142.
        [3]梁志强,黄承霞,朱金,等.浅论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及配电网系统规划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9(10):132-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