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文
浙江省湖州中学 浙江省湖州市 313000
摘要:“科学思维”,指的是基于实际情况,坚持缜密、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科学的方式探究事物,培养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解题,主要是用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指导,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结合具体问题,通过一个更有效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同时需要对不同问题进行分析,分析其特点,由此训练学生创新性解题思维,能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文章通过阐述遗传题解题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重要作用,探析学生在解决遗传题时应具备的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式,以此仅供参考。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遗传试题;解题途径与方法
引言:生物课本中,遗传学知识占据生物课本的多数内容,但学生在学习遗传学知识时面对挑战.遗传学知识学习后,习题内容涉及范围广泛,导致学生需解答形式多变的内容,在学习生物课程时,学生需要熟知生物课程的一些基础性知识,这有利于后期解决一些难题。如果在高中阶段,学生取得的成绩不是很好。部分学生认为单纯局限在书本学习,无法提升学习成绩,计算过程中容易发生失误,对此,生物教学过程中,还需学生对遗传学题型深度解析,从而为学生学习成绩提升提供帮助.
1理清解题思路
学生在生物学的学习知识过程中,大多题目内容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不高,但是遗传题内容却较为抽象,在学习过程中不只要夯实知识点,也要理清学习思路,掌握习题内容的同时选择科学的解题方式.生物遗传学题目的中心是判断性状,对性状产生影响的因素的基因.因此,在处理实际生物题过程中,还需将基因型完整书写,结合题目内容对未知基因型进行判断,从而保证解题思路正确性.在解题过程中,题目可通过正向推导及逆向推导,来解决问题。正面推导,指学生在已有条件上推导公式,在推导中得知数量关系,如:“如果夫妻均患有白化病,那么生育的第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的机率是多少?”学生可以利用正向推导,以及题目相关信息,来寻求答案。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归于染色体。如果夫妻两人生育孩子,那么基因为Aa,而生育的第二个孩子有1/4的可能性患有白化病,第三个孩子即1/16。逆向推导,通过结论推导过程,结合已知条件,得知子代基因或者表现型,需利用基本性质推导父母基因型,结合数据关系对基因型进行分析及处理.在实际解题过程中,还需采取有效的解题方式,满足不同题目的解题需求,保证解答结果的准确性.此外,生物遗传题在计算过程中,学生也要对隐性条件进行挖掘,为求解题目提供依据[1]。
2典例讲解,举一反三
教师可将上述典型试题进行一题两解的示范,通过多种解题方式,促使学生熟知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同时需要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以此促使学生意识到多种解题方式的有用之处,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做类似试题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2]。
3转变观念,拓展思维
以往,高中教师在传授生物知识时,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受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往往是采取一种机械的方式,传授生物学书本中已有的一些概念等基础性知识。长期以往,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学生难以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养成创造性思维能力,不再对生物学知识具有任何的兴趣与好奇心。为了改变这一落后的、不妥的教学模式,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合理的自主学习时间,要想方设法地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应高度重视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方法,通过教授一些基础的知识、能力等,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由此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3]。
4跨学科解题
在生物遗传题处理过程中,也可结合数学知识,通过数学特有的一些符号或语言来转达题目所告知的内容,通过分析、推导、演算等方式,来检测、判断问题。在遗传学解题过程中,采取加法和乘法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使用的数学方式,即概率计算乘法、加法两种定律,来解决问题。其中,乘法定律,指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没有任何关系的事物一起发生的概率的乘积。加法定律,指的是两个互相排斥事件的发生率,这与两个事物互相排斥的概率相关。如:“生物学中,人类眼睛若是蓝色虹膜,则为隐性基因(b);如果是褐色,则由显性基因(B)决定。一个褐色虹膜女性(母亲带有蓝色虹膜),与蓝色虹膜男性结婚后,生育蓝色虹膜女孩有多少概率?”由题可知,先通过分析这对夫妻的虹膜基因,再利用遗传交换定律,得知孩子是蓝色虹膜的概率,进而得知生育的孩子是蓝色虹膜女孩的概率,二者之间是独立的,因此,两者共同发生需依据概率计算,将基因型相乘,获得答案.在解题过程中,男性基因为bb,女性基因为Bb,思考bb*Bb->Bb*bb=1:1,从而获得孩子是蓝色虹膜概率为二分之一,是女孩的概率是1/2乘以1/2,即1/4,在生物遗传类的题中应用数学知识,借助曲线图来得知规律。在生物遗传学中,常用方法为确定性、随机模型。确定模型,指的是通过数学语言来阐述遗传学规律,如微生物生长曲线、细胞分裂染色体数量曲线。随机模型,指的是通过运用数学统计学,来解决生物遗传学相关问题[4]。
5遴选试题,巩固提升
教师可在历年的高考真题中精选出能够一题两解的试题,印发给学生,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促使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由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要大力表扬,对于思维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要多加引导、提示,主动、耐心地协助他们完成试题的解答[5]。
6分类解决问题
生物遗传学具有明确的分类,学生在解题前,需找到题型分类,以此完成快速解题.学生解答生物遗传题需具备扎实的基本功,结合题干观看的内容,在练习及学习过程中,通过学习生物遗传学知识,并对其进行分类、分析,对题目中相关知识进行回忆,这便于问题在短时间内快速地解决。如,高中生物中,往往会分析细胞质与细胞核遗传问题。在解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熟知基因分离、自由组合两种定律,再结合具体的题目,应用适合的解题方法。如果题目中含有非对等基因问题,教师还需让学生先回答非同源染色体基因的相关问题,再回忆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由此了解题中等位基因、几对等位基因会分离及组合。一对等位基因由Aa代表,则两对等位基因由AaBb代表,几对等位基因之间进行组合,学生在解答遗传学知识时,还需对问题进行区分,掌握清晰解题思路后.找到问题的切入点.提升学生生物学习成绩[6]。
结语
创造性思维能力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及知识运用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也并不是仅凭教师传授几个典例就行。在日常学习中,学生需要对一些题目及解题方法多加思考,并学会总结归纳。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在解题过程中提升解题效率及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廖乐祥.例析基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遗传题解题方法与技巧[J].生物学教学,2019,44(12):52-54.
[2]王邦齐.浅谈高中生物遗传题的解题方法[J].科技风,2018(32):24.
[3]洪玮.高中生物遗传规律题解题技巧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3):112.
[4]宋颖.高中生物遗传题的解题方法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6(22):209.
[5]曾吉.遗传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J].生物学教学,2012,37(04):44-45.
[6]翟萍.高中生物遗传题解题思路与方法[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5):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