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平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两河镇广坪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作为口语交际能力教学在主要途径,其对小学生的口语应用提高有着重要影响。加强学生自身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到不同方面的知识,创造轻松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充分展现自我。本文就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培养
现如今,素质教育受到教育界高度的重视,尤其是随着社会对口语交际能力要求的提升,开始逐渐的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开展口语能力锻炼,然而事实表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能力的锻炼尚未完全的落实,教学效果比较差,归结起来,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未充分的认识到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进而导致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均不科学,影响了实际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变化国家不断进步,现在的社会都需要人们有交往行为。互相交际是当下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社会举动,口语是连接人们之间交流的工具,在交际中担任着最基本的角色,在交往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能说会道,那么极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获得很多机会,而内向不会运用语言表述自己观点的人则会失去很多机会。快速发展的社会要求社会人员有敏锐的思维、较快的反应能力以及语言表述能力,促使人与人之间交流无障碍,不会产生内在矛盾。在社会中人们要想不被社会淘汰就需要练就强大的语言体系,这是最基本的要旨。为了给社会输送全能型人才,小学教师理应对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着重予以培养。
(二)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进入新时代后社会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社会发展中顺应时代的变化,不被抛弃。对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思维锻炼也符合此项教学的目的。素质教育的内在意义就是对每位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行全方位关注,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在社会中健康发展。在新的课本中可以体现出对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视,所以培育学生的交际能力可以提升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状态分析
(一)教师缺乏正确的口语交际能力养育观
口语教学的宗旨就是希望小学生在初进程时就可以驾驭最基础的本领,学会与他人交流,能够流利地运用口头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与人进行和谐沟通。但是在实际教学的途中并没有发挥高效的教学效力,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的认知都是不对的,将口语交际的锻炼理应在相关的口语交际课程中进行讲述,阅读教学核心注重对文章的领悟,却无视口语教学。因此,当下的口语交际教学方式还需要再次进行创新,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方面还面临很多困难。
(二)缺少有效的教学手段
教师在阅读课堂教学途中运用反复叙述、朗读的方法对学生口语能力进行培训,此种方式可以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还是缺乏交际性,不够灵活。窥其原因,还是教师没有对口语交际训练的方法进行钻研,对其不够明白,从而导致学生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减弱。
(三)缺少有效的评价
教育课程规定,评价口语交际理应对学生的交流能力进行提升,有各色各样的办法可以考察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比如进行班级演讲或者小组合作论述问题等都是可行的方式。多年以来,小学语文的考试只是对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拼音进行考察,但是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估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口头评价。学生自身的认知也存在问题,认为口语交际能力只是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以及与同学的交流中随便掌握。教师又将侧重点放在文章的解析上,这两个层面的问题就会致使教师不愿意教学生如何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学生也不会花费时间研究其中的内涵。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有的教师认为,口语交际看着比较简单,觉得每个人都可以口语交际。其实不是这样的。一个人的口语交际,可以体现出讲话者的涵养、智慧、态度、能力。教育部也颁布了相关的公告,表明了口语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而且着重指出了要培养学生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摆脱传统教学的模式。目前来说,小学语文考试中,每次考试的作文和看拼音写汉字,理解诗词哪句话的意思、了解段落大意等等,不可能会出现口语交际能力的考核。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例如,在讲解“找春天”这一课的知识时,教师应该找到切入点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参与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深入挖掘课文内容,积累优美的句子词汇
每一位作者在写文章时,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去表达心中的某一情境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进入作者所描述的特定的情境中去,就应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教育因素,围绕富含哲理的词句、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重点句、中心句等进行思维拓展训练,在拓展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坐井观天》一文的教学中,在学生已经熟读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抓住“小鸟”和“青蛙”争论的内容,设计了“他们俩究竟谁对谁错?”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说出理由。学生在充分思考、讨论后得出了三种不同的答案。一是:小鸟说的是对的。因为天确实那么大,所以小鸟说的是对的;二是:青蛙说的也是对的。因为青蛙常年坐在井里,只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所以青蛙说的也是对的;三是:他俩说的都是对的。因为青蛙从他的角度去看天,天确实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鸟从天上飞来,他看到的天确实是无边无际,也正确。只是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经历不同,所以得到的答案也就不同。老师经常告诉我们看问题应该一分为二,所以我认为他们都正确。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暂不说谁对谁错,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训练,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结合生活实际情境,小组讨论规范口语
教师在语文教学和开展课外活动时,要提高学生聆听文章的能力。在口语交际中,倾听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首先,让学生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听到别人的诉说,不光要理解别人表达的内容,而且要记住讲过的内容。教师口述讲解重点知识时,可让学生用手记笔记,锻炼听写能力。例如,教师给予学生的肯定和夸奖,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自主地与同学交流沟通。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语文教学时重视学生的参与。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教学方式。教师要肯定学生,合理评价学生的表现,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自信心。无论学生的表现怎么样,教师都要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肯定评价,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语文教学时,要营造教学情境。例如,开展报刊小记者活动,让学生充当报刊编辑,对班上的同学进行采访:“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工作?”同学回答相应的问题。然后,采访别人的学生再说出自己想做的工作。最后,学生一起交流刚才谁的表现比较好,谁想做的工作好,分享自己的不同想法。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听到有趣的广播、少儿节目,精彩的故事和社会新闻。教师应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让他们回家后向父母、朋友、兄弟姐妹讲一讲在学校发生的事情,鼓励学生在听说中互动学习,学会认真地、有耐心地听他人说话,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众多实践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要想使学生对口语交际能力进行提升需要在课堂上展开相应的教学,教师可以选用学生愿意接纳的科学教育模式陶冶学生的口语交际技能。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也理应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训,磨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一步满足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教师可以利用此机会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进行层层渗透,促使学生的口语能力与阅读能力得到双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钟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
[2] 陈祖正.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S1):111-113.
[3] 蒋慧.刍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J].才智,2016(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