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数学读题能力的有效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   作者:徐息梅
[导读] 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从“给予学生们读题的机会,

        徐息梅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西城实验小学常胜分校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从“给予学生们读题的机会,让学生们养成自主读题的习惯”“教给学生们读题的方法,让学生们高质量阅读数学题目”以及“给予学生们读题的评价,让学生们享受到读题的成功感”这三个方面入手,针对提高小学生数学读题能力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能力;读题机会;读题方法;读题评价
        读题是小学阶段学生们数学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一项内容,良好的读题能力有助于学生们清晰理解相关数学题目中的信息并能对其进行正确解答。也正因为如此,培养小学生们的数学读题能力便成为了摆在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道亟待解决的教学难题。身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便在自身的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了能显著提高小学生数学读题能力的有效策略与方式方法,以下我将结合具体实例对此发表个人认识与浅显看法。
        一、给予学生们读题的机会,让学生们养成自主读题的习惯
        在当前的数学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很容易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很多教师会直接向学生们阅读数学题目,在老师们看来,学生们自己阅读数学题目需要较长的时间,还不如自己来读让学生们进行解答。教师原本的思路是节省宝贵的数学课堂时间与精力,但是与此同时也陷入了一个误区,即过多的干扰致使学生们无法自主阅读题目,他们已经习惯了教师的读题,自己在拿到崭新的数学题目之后难以集中注意力认真读题,也不知道如何从中获取关键信息分析题目意思。显然,这对于学生们数学学习的进步与发展并无益处。
        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自身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想方设法为学生们创设自主读题的机会,让学生们养成自主阅读题目的良好习惯。例如,在“有四袋相同的糖果,每袋20颗,每名学生分发1颗,还要再去取11颗才够让每名学生都有一颗糖果,你能算出来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吗?”面对这一数学题目,我们教师便不能向学生重点强调“有四袋糖果”“四袋糖果不够还需要再单独取11颗”的关键信息,这样的重点强调会使学生在本次解答题目时注意到并进行正确解答,但是脱离了教师的读题,学生们就很容易忽视“有四袋糖果”“四袋糖果不够还需要再单独取11颗”的重要信息,甚至会直接列出“20+11=31”的数学式子。对此,我们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给出学生们充足的时间,引导他们自主阅读题目,自主分析题目中所给出的所有信息,并明确哪些信息是对自己解答题目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在做到正确区分的基础上完成对题目的正确解答。可以说,给予学生们读题的机会,让学生们养成自主读题的习惯是提高小学生数学读题能力的首要前提。
        二、教给学生们读题的方法,让学生们高质量阅读数学题目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有技巧与规律可言的,我们小学数学题目的读题自然也是如此。由此出发,我认为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能满足于学生们会解答多少数学题目,还应当关注学生们是否掌握了读题的方式方法,只有学生们会读题,他们才能从中抓取关键信息,才能做到高质量、高效率地解答数学题目。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我在自身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便会侧重于教给学生们读题的技巧与方式方法。例如,“抓取关键词”便是读题的一种方法,要求学生们在读题的过程中将关键词抽取出来,并以便于自身理解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例如,“篮球场是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24米,宽比长短10米,小明沿着这个篮球场跑一圈,一共需要跑多少米?”在该数学题目的读题过程中,学生们认真阅读、反复揣摩,会发现“宽比长短10米”这一部分是关键词,这告诉了我们宽并不是10米,而是在原有“24米”的长上再减去10米,有了这一信息的积累,学生们在解答这一数学题目的时候不再会将其错误写成“(24+10)×2”,而是能根据刚才抓取的关键词信息写出正确的解答思路“[24+(24-10)]×2”。学生们掌握了“抓取关键词”的读题方式使得他们在日后的数学题目解答过程中能做到有针对性的阅读,这对于其数学读题能力的显著提升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给予学生们读题的评价,让学生们享受到读题的成功感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渴望得到外界的积极反馈与评价,且很容易将外界对自身行为举止等的反馈作为自己进步与努力的重要力量。由小学阶段学生们的这一主观心理特征与需求出发,我认为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学生们进行读题的相关数学活动之后给予他们读题的积极鼓励与评价,以让学生们在感受到读题的成功感与有趣感之后能从心底迸发出读题的热情与积极性。如此,我们的小学生们才会更加认真的读题,他们的读题能力也才能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获得不断提升与发展。
        例如,在“妈妈买回3000克花生油,吃掉1200克之后又买回来2500克花生油,请帮助妈妈计算一下现在共有多少千克花生油?”这一数学题目中,班上的学生们很敏锐地抓住了其中的关键信息,“先吃掉了1200克”“又买回了2500克”,最后的换算单位为“千克”,因此,他们很快就做出了正确回答“(3000-1200+2500)÷1000=4.3(千克)”。对于学生们在阅读该题目时的认真态度,我及时予以了他们积极的肯定,鼓励他们以后再接再厉,同时号召他们以后也能用这种积极、认真的态度去阅读每一道数学题目。接受到了来自我的鼓励,学生们很开心,他们感觉认真、努力地阅读数学题目也可以非常棒,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将促使他们日后更加积极主动且认真地进行相关数学题目的阅读。可以说,给予学生们读题的评价,让学生们享受到读题的成功感,也是提升他们数学读题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总而言之,我们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积极探索能提升小学阶段学生数学读题能力的方式方法,这样我们的学生们才会自主读题,才能高效读题,也才能收获数学素养及其能力的更好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莎.小学数学读题能力分析[J].赤子,2018(21):191-191.
        【2】黄燕.读出关键信息攻克数学难题——小学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2018(36):13-13.
        【3】鹿晓艳.例谈小学数学中的读题艺术[J].小学教学参考,2018(26):7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