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审议助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发表时间:2021/4/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   作者: 林英姿
[导读] 本文从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要义出发

        林英姿
        浙江省温岭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317500
        摘要:本文从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要义出发,陈述了课程审议的涵义,分析了课程审议实施前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局限性,阐述了课程审议助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课程审议   幼儿园教师   专业发展
一、课程审议的涵义
        课程审议是指多个利益有关方围绕课程开发进行讨论、均衡和抉择,最终达到统一意见和决定课程的过程。课程审议最早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生物学家、课程专家施布瓦提出来。课程审议是园本研修的一种方式,也是园本教研的一种深化,是在园本课程实践中多个主体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育研究行为之一。近几年,课程审议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课程审议实施前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局限性
        1.动力不足,应付教研。由于幼儿园教师没有理解幼儿教育的意义,没有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对传统的教研活动不感兴趣,处于应付状态,缺乏内驱动力。
        2.目标不明,得过且过。由于有些幼儿园教师缺乏个人的职业目标,对幼儿某个年龄段的各项的发展目标也不清晰,导致活动和目标分离,幼儿和教师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3.能力欠缺,按部就班。有些教师专业能力欠缺,不能精准地捕捉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能挖掘课程资源,提炼课程,只能按照原有统一教材,按部就班开展一日活动。
        4.思维固化,缺乏创新。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不能很快转变观念,不能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有的即使接受了观念,还不能做到知行合一。
三、课程审议助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随着2017年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我市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教师开展课程审议,课程审议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助推作用也越趋明显。
        1.目标——在课程审议中被明晰
        幼儿园教师一切教育行为都是指向幼儿的发展,因此课程审议更要明确幼儿发展目标。《幼儿园发展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是我们制定具体目标的依据,我们幼儿园教师要从《纲要》和《指南》出发,在实施课程审议中,时刻牢记幼儿发展的总目标。于是,有的幼儿园组织教师开展晨读活动,每天让教师朗读《纲要》和《指南》,让《纲要》和《指南》铭刻在老师心中;有的幼儿园开展《纲要》和《指南》知识竞赛和背诵比赛,让教育目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我们在课程审议时对照《指南》和《纲要》,让课程构建更加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要求。例如:某幼儿园中班老师在课程审议《缤纷夏日》首先审议“夏天”这个季节:夏天天气炎热,衣着清凉;夏天昆虫喜欢出来活动......,然后研究幼儿与资源,开展问题调查,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发现幼儿对“为什么夏天这么热呢”“下雨后小昆虫会干什么”“怎么样能让我们凉快下来”等问题充满了好奇。通过以下信息的搜集,老师发现孩子们对夏天充满了向往:因为夏天可以穿漂亮的花裙、帅帅的短裤;因为夏天可以吃甜甜的西瓜和冰淇淋,还可以与小伙伴一起打水仗......。通过研读教材蕴含的教育价值,分析幼儿已有经验与兴趣,充分挖掘有效资源,然后教师对照幼儿各领域学习与发展的目标,以孩子的视角切入主题,最后中班老师调整了课程的主题目标。

原主题目标
    
调整后的主题目标

1.观察、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初步了解夏天季节特征、气候变化;
2.知道夏天的昆虫有哪些,并对昆虫感兴趣;
3.萌发探索夏天的兴趣并乐意参加活动。
    1.发现夏日周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感知冷热变化与季节的关系,探索快速变凉的各种方法;
2.对昆虫产生兴趣,知道并能辨别常见夏日里的昆虫;
3.愿意用语言、艺术等各种形式,大胆表达对夏季的认识;
4.喜欢夏天,感受夏天带来的快乐。
        调整后的新目标更多的从幼儿已有经验和直接感知体验出发,更多关注幼儿的内心需求,让幼儿主动探索与夏天有关的事物,愿意用各种形式表达表现对夏天的认识和感受。通过审视、调整目标,教师们对《缤纷夏日》的主题目标也更加精准、清晰。
        2.动力——在课程审议中被激发
        课程审议的过程中,我们让幼儿园教师转变角色,从课程建设的旁观者、执行者转变成为课程的参与者、研究者。通过链接幼儿经验,链接周边资源,主动发现幼儿兴趣,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让幼儿在体验中获得发展,从而在幼儿的发展中、家长的认可中、同事的肯定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进而激发专业成长的内驱力,并让专业行为从自发走向自觉,最终走向专业自主。比如:某幼儿园大班班本课程《嫦娥五号探月记》缘起一次孩子们的晨间分享。

孩子们对嫦娥五号发射升空这一话题充满了好奇,嫦娥五号是什么?嫦娥是神话故事里的人,他是不是真的?他为什么要去月球呢?他还会回来吗?带着许许多多的问题,班级两位老师邀请大班的其他老师一起,从孩子的视角对嫦娥五号发射并返回这一事件进行了价值分析,分别从认知、情感、技能、学习品质等四个方面进行剖析、审议。考虑到课程开展期间嫦娥五号的新闻会铺天盖地,很多家长也会在茶余饭后讨论这个话题,为本次活动开展提供较为丰富的信息来源;本班孩子思维比较活跃,对周围事物喜欢探究,更愿意亲手尝试,平时对太空的话题也很感兴趣,有一定的认知经验;前段时间开展的《我的祖国》这一主题活动也让孩子们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基于这些因素,教师们预设了课程目标:一是了解嫦娥五号发射登月的全过程,激发孩子对太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二是学习带着问题寻找相关信息并了解获取信息的一些方法;三是激发孩子作为中国人对嫦娥五号发射并返回这一事件的自豪感。随着课程活动推进,幼儿主动参与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更高,不但实现了预设的课程目标,还衍生出许多有趣的话题引发幼儿进一步去探寻。
        教师们在课程审议的过程中,发现幼儿教育的真正意义是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们在幼儿的发展中体会到成就感和幸福感,增强内驱动力,从而激发专业理想,提升专业自信,努力实现自己的专业目标。
        3.师爱——在课程审议中被点燃
        热爱幼儿是师爱的核心。关注幼儿内心的需求,理解尊重幼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是师爱的本质。在课程审议中我们引领幼儿园教师,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从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出发,依托周边资源,去审议课程的价值、内容和组织实施的方法,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我们经常听到有的老师说课程做不下去了,那一定是离开了以幼儿为本的理念,一定是方法错了,出发点偏离了。幼儿是在不断发展成长的,课程一定是伴随着幼儿成长的脚步,兴趣着幼儿的兴趣,感受着幼儿的感受,从幼儿中来,到幼儿中去,让幼儿在感受和实践体验中获得学习和成长。比如:上半年的疫情过后,幼儿在一起谈论为什么要带口罩?口罩是用什么做的?口罩真的能隔离病毒吗?教师依据幼儿的兴趣,挖掘家长资源,带幼儿参观口罩制造工厂,学习戴口罩的正确方法,引发幼儿讨论,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新冠病毒?在这场疫情中我们应当怎样保护好自己?从而激发教师真正关爱学生的情感,教会幼儿学会自我保护,学会学习。
        4.能力——在课程审议中被提升
        每一个教师的教育行为都是受教育理念支配的,不仅受到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的影响,而且受到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教师提升专业能力要发自内心,通过学习,拓展视野、提升格局是一种方法,课程审议更是一种途径。教师们在课程审议的对话中发生思维碰撞,产生头脑风暴,冲击着自己原有的儿童观、价值观,拓展自己的视野,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我市幼儿园教师在不断反思、陈述中完善自己的观念,带来课程行动的自觉,从而获得专业的成长。比如,在课程审议中教师常常要思考,项目主题怎么跟五大领域中儿童的发展目标挂钩?我的课程进行下去会不会偏离了方向?这就需要教师们不断学习,找到课程建设的理论依据,学会价值判断,改变思维模式,最后在课程审议中形成共识:幼儿要全面发展,五大领域的发展要平衡,但是要讲大平衡,不求小平衡,在一个活动中要强调目标而不是领域。教师们就是在课程审议的实践中,不断思考,真正理解幼儿教育的本质,处处着眼幼儿的发展,自己的教育能力也伴随着幼儿的成长而不断提升。
        5.问题——在课程审议中被解决
    虞永平教授早在2005年《论幼儿园课程审议》一文中提出:“幼儿园课程审议主要是针对课程实践中的问题加以展开的,也是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目的的。”“幼儿园课程审议是幼儿园课程构建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园课程问题得以解决,课程决策得以形成的过程。”我市幼儿园教师在使用完整儿童教材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教材中有些内容与主题,与幼儿的生活离得较远,幼儿还没有形成核心经验,不能对原有课程主题内容产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幼儿发展目标、核心经验,分析周边资源,通过调查、集体讨论,产生集体智慧,选择合适的内容与方法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比如:某幼儿园地处渔区,教师们在完整儿童教材的《我想知道》的主题中,开展课程内容的审议。教师们在审议基础教材时提出问题:“这一主题活动要发展幼儿什么?”“这个主题内容要认识农民,我们是渔区,怎么办?”经过课程审议,教师们觉得:班级的大多数家长都在从事和渔业有关的工作,可以从探究鱼市开始,展开主题教育活动,从而认识渔民这一职业,萌发尊重他人,尊重劳动成果,理解职业价值的情感。在课程审议的过程中,教师们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教师是影响幼儿园课程改革和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幼儿园教师依托课程审议,在实践---反思----实践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形成动态成长的发展模式,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幼儿园课程建设永远在路上,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王振宇:《王振宇教授谈“课程审议”》2020.3.28幼师口袋
2.王春燕:《如何破解幼儿园课程审议的前世今生之谜》2020.3.23幼师口袋
3.俞春晓:《课程审议,在理性思考中前行》2020.3.30幼师口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