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发表时间:2021/4/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   作者:蒙华良
[导读] 课堂提问是一门技巧。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一个过程。

        蒙华良
        武鸣区罗波镇天马小学   广西南宁   530112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门技巧。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一个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高效率的数学课堂就需要教师通过提问方式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在精心设计的问题环节,启迪学生学习思维,使学生畅所欲言,言而不尽,言而有意。基于此,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做详细分析概述,从而打造高效率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技巧
        引言
        提问是教师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的一种途径,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三者联系的主要渠道和“铺路石”。课堂提问需要精心设计也需要在不经意间。犹如一把尺子要有量度,才能打造出高效率的课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课堂提问环节,掌握提问技巧。充分挖掘提问的功能、优化问题的设计、把握提问的原则,真正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
        一、抓住问题精髓,提升问题质量
        在数学教学方面,问题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精心设计的问题能够使课堂效果事半功倍。所以说,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把握住问题的精髓,这样的提问才能帮助学生掌握问题难点,构建知识框架,发挥出问题应有效果。例如,在教学《因数与倍数》这节教学内容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因数和倍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首先“因数和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之间又有什么联系?”问题提出之后,学生为了弄懂问题就会通过教材寻找答案,这样对教材的学习也是一种巩固。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寻找之后,有的学生说:“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这样通过学生从课本上寻找答案,和同学相互探讨等方式,能够找出因数和倍数之间的联系,对于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点也是一个促进性作用。另外,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的过程,可以联想出更多的问题。如,有的我同学说:“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才不容易漏掉呢?”学生通过问题的延伸,同学之间经过讨论,最终得出最佳结果,这样的一个方式,一个过程都是提升问题质量的一种方式。
        二、掌握课堂发问技巧,增强提问实际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有效性来源于问题提问的技巧。因此,在课堂提问环节,教师要掌握问题的质量,又要增强问题提问的实际效果。首先,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可以借用由浅入深的方式,让问题呈现出层层递进的方式,从而能灵活运用知识。例如,在教学《三角形》时,本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稳定性和三角形面积。那么,从以前的知识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的求法。

在此基础上求三角形面积就容易的多了。此时,教师可以迁移法提问:“利用正方形、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能剪出同样大小的三角形,怎么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呢?”这样的提问既能实现学生的能力迁移,又能把新旧知识相互联系起来;提问的方式有很多,但通常情况下,我认为还是借用竞赛的方式来让学生回答此类问题。因小学阶段学生好胜心强,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样学生最终掌握的知识内容要远比教师讲授效果要好很多。另外,在提问时,教师还要引起学生高度重视,在新知学习方面,做好与旧知之间的衔接,有效帮助学生解答疑惑,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难点,提高学习有效性。
        三、掌握课堂发问时机,提升课堂提问的思考
        课堂提问者是老师,问题的回答者是学生。那么,作为教师就要注意两者之间的协调性。教师作为课堂问题的发起者,要在合适时间对学生进行发问,学生才能有时间进行思考,有目标性进行思考。并且,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课堂发问要顾及不同基础的学生,问题由易到难,方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成功,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例如,老师在向学生讲解《角的认识》这节教学内容时,老师 让学生在同一个点上画几条射线,问到:除了几条直线,你们还发现什么图形?学生通过思考,不仅找出了不同的角边与角的关系,还了解了对顶的两个角大小相等等相关知识。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往往能使学生产生联想而有所领悟。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是在所难免的,老师的启发就显得犹为重要。学习“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老师可以启发学生利用前面学过的三角形和长方形面积公式来推导,并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推导,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打开,由表及里,由里及深。
        四、做好课堂反馈,改进提问方法
        提出问题不是结束,学生回答完问题更不是结束。教师不能忘记提问问题的初衷,而是要根据学生回答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这种反馈包含自我反馈和对外反馈。自我反馈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判断该知识点学生是否掌握,是否可以进行下一知识点。如果学生回答问题比较理想,教师则可以进行下一环节知识的授课。但是如果学生回答的问题较为糟糕,教师就要意识到学生对知识点的困惑,进而针对困惑进行强化教学。对外反馈就是对学生的反馈,学生回答完问题还是想要获得教师对自己回答问题的评价。这时候教师要谨慎给予评价,如果学生回答很棒则给予表扬。但是如果学生回答有问题,也要就事论事,同时不要打击学生学习自信心。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把握一定的提问技巧,来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这是一个成功课堂的保证,同时它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必须在备课中结合学生实际,注意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讲究方法和遵循一定原则,精心准备才能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孙青青.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J].学周刊,2019(02):47-48.
[2]徐鹭.小学数学课堂分层提问教学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8(20):122-123.
[3]张广余,石建芹.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143-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