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泽
承德市民族小学 河北承德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主要学科一直被教师及家长们所重视,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则是决定学生成绩优劣的最直接条件。但是,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并非是一件易事,因为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课堂上注意力极易分散,比较容易出现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课堂教学情形。针对这些情形,最近几年来,教育界也引起高度重视,提出了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教学课题,因此,开展此类课题的研究也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努力的方向。鉴于此,文章对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兴趣不高
目前,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大多是直接传授的方法,形式单一,过于老套,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没有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样的情况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下降,听课质量下降以及接受知识的水平下降。数学学科的知识结构本来就是非常严谨的,所以学生只要注意力不集中,那么对于逻辑思维的锻炼就没有很好的效果。
1.2教学中缺少与实践的结合
在课堂上,小学数学老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绝大部分为间接知识,就是所谓的理论知识。而理论知识是用来指导实践的。但是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没有把握好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切断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学生学到知识不能合理的应用,是课堂教学最致命的后果。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仅仅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应该在课堂上让学生明白,他们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是什么,能够用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这样用等等。
2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多媒体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营造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氛围,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转变固有的数学教学观念,解放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数学教学产生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了好奇心和新鲜感,他们的注意力就会自主地集中起来,这样他们接受知识的水平就能够直线提高,同时逻辑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进而提成数学成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多媒体教学方式走进小学课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丰富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喜欢上数学学科。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四边形”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四边形的结构,可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课件,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将学生按照一定的人数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在根据课件中给出的场景观察在小组内进行观察和讨论,最后得出在该场景中究竟存在多少个四边形。如此,课堂便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完成的教学。学生在小组的合作和讨论中不断思考,不断通过小组其他学生的见解去完善自己的见解,并且精诚合作,这样才能让小学教学的课堂氛围好起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不仅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也能是的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快,使得学生在课堂的参与中变得积极和主动。
2.2注重趣味性,服务于实践
(1)利用趣味游戏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陶行知先生曾言:“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应合理地导入趣味游戏,以改善学生的听课质量。比如,在讲解“图形的周长计算”时,教师可以导入“我是小法官”的趣味游戏,提前设置“寻找证物”的情景,向学生呈现证物的相关条件,让学生利用提前备好的学习工具,自主判断哪一个图形才是“法庭”所需证物。相信学生们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定然能对各类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烂熟于心。(2)运用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建议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学习的趣味。比如,在带领学生认识时钟时,教师可提前备好时钟,陪伴学生一起观察时钟的特点,并一起使用学具自制时钟,如果学生由于观察出错而制作错误,教师不应批评指责,可再一次让学生观察时钟的平面图,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时钟的刻度问题,从而探索出“1个圆圈,12个站点,每个站点之间设置了5个座位”的时钟规律。在学生掌握基本的时钟规律之后,教师可带领学生一起玩“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点。
2.3高效利用生活化数学素材
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使用各类教学方式,避免学生厌倦。教师可结合实际生活情景,帮助学生对相关数学问题展开思考。例如,在学习四则运算时,首先可以让学生思考他们接触到的一些生活实例,如:(1)学校门口的文具店运来一批橡皮擦,卖出356个,剩下228个。文具店总共运来多少个橡皮擦?(2)妈妈买了15朵鲜花,每3朵鲜花插一个花瓶,总共可以插几个花瓶?在学习三角形时,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看到过的三角形图案,例如桥梁、金字塔、积木等,再学习三角形的边、角、顶点、高、底、稳定性等内容。在学习“图形的运动”这节内容时,可通过展示一些国家的国旗、窗花、地标等图案或自行剪纸,帮助学生学习对称轴、图形的平移,补全图形等内容。总之,教师要正确把握小学生的思维习惯,结合生活经验或生活素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能提升小学生专业知识与综合素养。教师要在强化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按照猜想、探究、论证、反思的逻辑,充分利用学生平时接触的生活素材,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交流、学生间讨论等不同教学形式,展开合作式、对话式学习,注重教学课堂中的练习与探究性问题,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丹艺,于泽元.不同成熟度小学数学教师的师生对话比较研究:基于课堂实录的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7(12):72-77.
[2]郑姝,陈玲,陈美玲.基于1:1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3(3):89-95.
[3]黄海荣.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有效提问的探究[J].内蒙古教育,2019(32):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