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伯勤
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腊圃小学
摘要:重视课堂练习教学设计工作,以合理的课堂练习内容及练习方式,对学生的思维意识、知识理解能力、学习兴趣及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和引导。所以需要针对课堂练习加大重视,根据学生的需求及教材内容,制定有效设计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策略
课堂练习有效设计,可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投入到知识的学习探究中,也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创新,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激发,让学生更加喜爱课堂知识学习,提高整体数学学习水平。但以往课堂练习设计中,存在练习内容固定、练习方式单一等问题,还需要教师积极转变设计策略,以多样合理的手段提高课堂练习的开展价值,突显其有效性等优势。
一、明确新课程标准,更新数学教学观念
以往数学教学阶段更看中学生的成绩,这种情况下教师所设计的课堂练习内容以固定的公式练习、问题解答为主,且重量不重质,并不考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情感态度等相关方面。长期维持导致学生不仅对数学课堂练习产生压力,还难以发挥课堂练习本身的教学作用。所以为改善此类问题,需要教师先明确新课程标准,将新课改中的四个目标有效落实,以更新教师的观念与态度[1]。其后针对“课堂练习设计”开展调查工作,了解课堂练习设计所需改进优化之处。积极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活动,在专业讨论、共享交流等过程中共同制定课堂练习设计方式,并根据所在班级学生的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课堂练习教学工作。
二、了解班级学生需求,对学生进行分层
课堂练习的开展目的是为了推动班级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所以为了确保课堂练习设计的适用性,需要先对学生需求、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工作。首先根据以往所开展的课堂练习,分析学生的兴趣度、积极性,评估学生的思维意识、学习能力等相关情况。其次多与班级学生展开互动交流,以平等地位询问学生对课堂练习的看法,以及对课堂练习所产生的创新想法及相关需求。若教师态度强硬、师生地位不平等,那么在询问中学生很难主动与教师沟通,也不会敞开心扉。教师将所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综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认知水平、个体优势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分层,并在后续数学教学中注重课堂练习设计的分层效果。
三、以小组竞争开展课堂练习,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小组合作配合学习竞争模式,能够增强学习动力,同时也能够在小组互助过程中改善学习氛围,提高班级整体学习水平[2]。比如在认识分数知识内容学习时,在课堂教学进行一半后,为了集中学生注意力,考察学生的新知识理解情况以及有效拓展学生思维,教师可采用小组竞争方式。首先确保各组内学生的能力有差异,且各小组之间总水平一致。其次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几组题目,如分数的加减算式、比分数大小、结合图片计算出该堆铅笔的三分之一数量、有关分数的生活应用题等。这些题目难易程度不一,题目下发后,每小组内划分解题任务,在教师引导下,可让能力弱的学生解答基础题目,能力强的学生解答中等或困难题目,而在基础题目解答后,能力弱的学生也能够参与到其他题目的解答中,共同与同学讨论思考,得出问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既可提高每位学生答出题目的成就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也能发散学生思维、推动学生自主思考。而小组竞争,则指在规定时间内看哪组解答正确的题目数量更多。在获胜后教师可对获胜组采取相应的奖励,对失败组也应进行鼓励,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四、课堂练习结合生活,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情感与态度是新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加大重视,选取生活资源,设计课堂练习内容。比如在教学元角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可创设文具店购物情境,将课堂练习作业以更具生活化的情景活动展现出来。教师利用小卡片充当不同面值的“钱”,并给定学生一定数目的“钱”,再将文具店中的不同文具标上价格,进行文具店购物活动。首先学生需要对自己手中钱的数目、面值进行认知掌握,正确辨识不同文具的价格,其次根据自己手中的钱选择合适的文具,与充当店家的教师进行物品交易。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能够获得生活体验,增强金钱观念,教师加以引导促进学生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真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性。
五、落实课堂练习评价工作,增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多以鼓励肯定为主,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建立较强的自信心。在评价反思阶段,可借助互联网平台,与其他教师共同进行交流讨论,以获得更多想法和建议,提高课堂练习设计能力。另外,在课堂练习评价时也应注重学生的需求,可邀请学生也参与到评价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以便于教师更好地对课堂练习内容及方式进行优化设计。
结语:综上所述,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与实施,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小学数学教育过程符合新课程标准。在后续教学实践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对课堂练习设计方法进行创新优化,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建祥.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J].新课程,2020,(38):200.
[2]唐敬忠.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J].文渊(高中版),2019,(3):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