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卫国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北山中学 513400
【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也在不断的变革,但是当前化学的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很多老师的教学方式很单一,课上只是灌输式地教学,只给同学们讲书面知识,课内实验也是演示一遍,导致那些课外实验被忽略。当然也存在很多学校化学实验的相关设备不完善的问题,这也是同学们的兴趣并不是很高的一个原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就化学课外实验进行探讨,以此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化学课堂 课外实验 探究
【正文】化学并不是一项以背知识点背方程式为基础的一门课程,其实化学最重要的就是做实验,因为有些东西背下来可能是没用的,有的同学可能根本没懂,所以不知道如何去运用。进行化学教学,其实就是让同学们能够很好的运用,应对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更远大来说是为了给祖国培养优秀研究人才,只进行课内实验是很局限的,所以老师要多进行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多进行课外实验。
一、课外实验的重要性
其实往常的化学课堂对同学们来说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因为老师只是在机械的灌输,那些知识对同学们来说是很陌生的,同学们很多是不能理解的,所以同学们对化学的兴趣普遍不高,而课外实验是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有趣的实验,发现实验中产生的奇妙现象,从而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课外实验也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外实验有助于在课内实验的基础上开动同学们的大脑,让他们大脑不断运转,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度。因为化学实验是很奇妙的,会产生很多不可思议的结果,课外实验可以加深同学们对化学知识的印象,让他们更好的学习化学,了解化学。
二、怎样进行课外实验
2.1老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老师要不断发展自己,不断改变自己的教书方式,不能只带领同学们做课本上的实验,不能让同学们只学习需要考察的知识,要多注重培养同学们的综合能力,而课外实验就是培养他们能力的重要方式。老师要提前准备好课外实验的素材,要准备化学教学延伸的相关素材,不能与所教授的知识没有关系,要让同学们在课内实验的基础上进行课外实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更好的学习化学,也更好的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自己动手能力,让同学们全面发展。
2.2布置课外实验作业
在以往教学中,老师布置的大多数是书面作业,很少布置需要同学们进行实践操作的作业,所以同学们写作业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而布置课外实验的作业对同学们来说是很新颖的,而且课外实验是比较有趣的,让同学们可以一边探索一边实验。同学们能够更加专注的完成作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作业探究,增加作业的质量,布置课外实验作业可以更好的培养同学们的能力,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化学。
例如:在进行粤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中镁条燃烧的学习时,老师可以先带同学们做一遍镁条燃烧的实验,在实验中同学们会发现镁条燃烧时会发出耀眼的白光,然后老师可以在同学们兴趣很高时布置一个课外实验作业,老师可以说:“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做了镁条燃烧的实验,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了很多奇特的现象,我相信同学们现在兴致都很高,有的同学还意犹未尽,所以接下来老师布置一个课外实验作为同学们今天的作业,大家回家要探究物质燃烧条件,在今天实验中我们发现镁条可以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同时要达到一定的燃点,那么其他物质呢,所以同学们要仔细探究一下,同学们加油。”
2.3用他种材料延伸课内实验
在进行课内实验时,同学们有充足的器材和药品,同学和老师可以很好的进行实验探究,而进行课外实验时,同学们在家中可能缺乏现有的实验的容器和药品,所以同学们就需要从实际出发,通过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寻找适宜的替换材料,因为物品的成分不同,所以实验中会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这样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所以他们会通过网上搜索、翻阅书籍、询问老师等方法来探寻谜底。在这样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成功,可以增强他们的化学素养以及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备实验时,老师可以带领同学们一起做实验,让同学们直观的理解实验原理,加深对课程知识的认知。但要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在课堂上的练习是不够的,所以就需要同学们把知识用在生活中,在家进行课外实验。我们通过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知道了实验原料为碳酸钙和盐酸,但是这些物质在生活中并不常见,所以需要同学们进行材料替换,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可知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这种材料方便获取,再利用食醋代替盐酸,可以很轻易完成实验,还十分安全。不仅能更好的掌握知识,还能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及自我思考自我学习的能力。
【结束语】总的来说,化学教学不能只注重书面知识和极少的课内实验,要多带领同学们进行课外实验,课外实验可以很好的培养同学们的能力,课外实验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让同学们进行课外实验呢,老师可以布置课外实验的作业,用他种材料延伸课内实验。总之,方法还是很多的,老师要不断的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李仁杰.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初中化学实验课程[J]. 学周刊,2021,No.461(05):21-22.
[2]张庆红. 以“趣味性实验”做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J]. 学周刊,2021,No.461(05):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