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教学在小学数学数据统计教学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   作者:古泽林
[导读]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变成了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古泽林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大塘小学511455
        摘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变成了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小学数学课程当中,数据统计方面的内容较难,学生学习起来压力较大。为此,教师通过运用建模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本文围绕建模教学在小学数学数据统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从下述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展开论述与分析,进而对有关小学数学教师形成一定的借鉴与启发。
        关键词:建模教学;小学数学;数据统计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众所周知,统计与概率属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构成内容之一,也是其中的一大难点。基于训练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目的,教师可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融入建模思想。通过借助数学模型的方式,将相关概念、性质以及存在的关系加以呈现出来。而学生经过深入的学习之后,能够加深对数学模型的认知,真正发挥出建模教学的作用,对确保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质量非常有益。
一、注重数学教学和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发挥出建模教学的作用
        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来说,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注重数学教学和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以便充分发挥出建模教学的良好作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学会借助相关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的问题。借助此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深入理解所学习的相关数学知识,帮助学生们做到学以致用。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相关课程内容的过程当中,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进行实施。第一,为学生们合理设计出相应的习题作业,其中包括了基础型、变式型以及拓展型等各类习题作业[1]。第二,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生活型习题作业,例如,要求学生认真调查在每一天的上午9:00—9:30半个小时当中通过学校门口的汽车数量,并且引导学生认真分析,为何在早晨进行调查?上述机动车辆怎样进行分类能够说明相关问题呢?如何确保一定的客观性呢?通过根据所调查的相关数据信息,能够表明什么问题呢?借助此种教学方式,能够增加学生的熟悉度,训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以便增强建模教学工作的效果。
二、积极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工作,训练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的时候,要求教师积极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工作,以便训练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达到既定的数学教学工作目标。

教师具体进行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需要提前帮助学生们进行相关数学知识的预习,同时引入建模思想,指导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并且分组进行热烈地讨论,使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相关课程内容的过程当中,便引入了数学建模思想,并且体现出其良好的应用效果。当教师实际为学生讲解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相关知识的时候,应该为学生们设计出有关问题:“平均数的概念是什么?”“如何获取数据的平均数呢?”“如何根据相关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呢?”,由此引发学生们进行深入思考,训练了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与此同时,教师把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经过认真思考有关问题之后,便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活动,完成了合作探究学习的任务。学生学习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相关知识的时候,能够紧密结合课本中的习题,将其当作相应的原始数据,并且准确计算出平均数,然后绘制出条形统计图,及时记录计算的结果,分析各个结果之间显现出来的差别,进而加以归纳[2]。
三、构建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有效融入数学建模思想
        对于小学生而言,自身的年龄较小,理解与分析能力十分薄弱,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数学知识,要求教师进行小学数学数据统计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并且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引导学生置身于融洽的学习环境当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相关课程内容的过程当中,并开展了相应的班会活动,以便旨在实现生生间的深入沟通与互动。具体来说:教师要求学生们自行选题,明确期望掌握的信息内容:“学生们每日怎样来到学校呢?”;“在每一个月均会有几名学生过生日呢?”;“学生对哪一类书籍更加感兴趣呢?”;“学生们的最爱是什么呢?”;“学生们喜欢的动物”。随后,将学生们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引导各个小组进行相关数据的调查和分析,同时借助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与统计,完成绘制出不同统计图的任务。
结语: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数据统计教学工作中融入建模思想,可以实现开展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时候,让学生学会构建数学模型,并掌握数学知识的学习方法,依靠相关模型工具完成数学课程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利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与分析问题。同时,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效果,在训练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达到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玉华,王永义,李旭明."数学建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讨[J].内蒙古教育,2019,186(212):256-258.
[2]张冬倩,王红梅,孙旭红.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应渗透数学建模思想[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9,200(210):240-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