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国伟
(襄阳市襄州区古拜镇第二初级中学 湖北襄阳 441100)
摘 要: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的积极能动性,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教学生活化理念,现结合数学教学生活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中规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当将数学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并让学生树立数学思维模式,尝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程度”,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指导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一、中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数学
数学是一门具有严谨性和抽象性的学科,教师直接根据教材讲解,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所传授的知识,可能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趋势,并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感知的数学形态,即将抽象和严谨的教学内容用学生熟悉和常见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感受到充满生活趣味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通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例来进行数学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教师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学生通过做笔记和练习题等方式来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割裂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学生数学知识对生活的实际意义,而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过程,进而体会到数学学科的魅力,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其自豪感,强化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具有一定的好奇心,但是缺乏耐心。数学内容具有抽象性,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倦的心理,因而教师只有选择学生身边的事例和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事件来进行教学,学生才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中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增强
新课标指出数学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是构成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时,教师创造一个学生熟悉的教学环境,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数学,和学生一起探究数学的诞生历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氛围,认识到数学和数学符号具有的特殊魅力,给学生讲述数学家的故事和数学对人类历史的贡献,分享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具有应用实例,长期下来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修养和数学素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数学文化知识。
二、中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部分教师可能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解不够全面,在课堂上只是简单的引用生活中的例子,但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过于注重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中采用教学生活化的方式只是为了应付简单的考试,没有很好的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还有些数学教师在讲课时,只照本宣科,采用填鸭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灌输,将教材上的知识强制性的传授给学生,过分强调教学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数学教师不注重课堂教学生活化,不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调动学生的情绪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也没有将周边的事物和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单纯传授抽象的理论知识,没有将知识以具体的形式和例子展现出来,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丧失对数学的兴趣。
三、中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优化对策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制定三维教学目标
数学和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处处充满有趣的数学现象,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增强教学的效果。首先要探索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将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概括总结出其中涵盖的数学知识,用通俗的语言向学生传授;其次,在课堂导入时要采用生活中的数据向学生展示有趣的数学现象,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进行数学概念讲解时也可以借助学生中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在传授数学概念后,要引导学生积极去寻找生活中存在的参照物,实现数学和学生实际生活的有机联系;最后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确定三维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过程与方法的引导,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技能
教师要树立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根据学情、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来设计教案。教师的教学理念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进而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学生是主体,教师要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数学事例进行教学,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引导和组织上课者,要让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在进行教学生活化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课堂交流情况,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关注学生之间的热点话题,并做好总结将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扩展自身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文化素养。
(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导课形式多样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有趣生动的课堂导人,有助于学生用数学思维模式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式。数学知识产生于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同时学习好数学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因而要让学生去观察和探索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和体验数学,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增加学生在数学应用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认识到数学学科的价值,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多引用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例子,为数学教学生活化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
四、结语
教师只有自己深刻理解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和重要意义,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和资源,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教学设计。数学生活化的主要作用是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和反省,从而形成更加有效和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