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种植资源,深入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发表时间:2021/4/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   作者: 刘微微
[导读] 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合理利用身边的资源就成为幼儿园课程首选的方向

        刘微微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厍幼儿园         215214
        摘要: 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合理利用身边的资源就成为幼儿园课程首选的方向。我园地处农村,周围有许多的种植地,爷爷奶奶的种植经验非常丰富。种植资源成为了我园教师重点关注的对象。幼儿通过交流、分享、观察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的种植,让种植地成为幼儿的乐园。
        
        “资源”现在是一个热门的词汇,在幼儿园课程中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是非常的“吃香”。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合理利用身边的资源就成为幼儿园课程首选的方向。我园地处农村,周围有许多的种植地,爷爷奶奶的种植经验非常丰富。种植资源成为了我园教师重点关注的对象。
        孩子们一早就要去种植地里看一看,浇浇水,有时连散步的时间也不放过。在种植地里孩子们发生了一个个好玩的故事。最近我们班的种植地进行了改造,分出来好多的空地,孩子们又能好好的玩一玩。种植地里种什么呢?这成了孩子们新的话题了。
        一、善于交流,明确方向。
     幼儿在活动中更多的是语言的体现,特别是大班的幼儿语言发展的非常快,而且喜欢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种植地里种什么就是幼儿讨论出来的。
        在中午吃午餐时***喊了一声:“老师,今天的菜真好吃,今天吃的是什么菜啊?”旁边的女孩对着***说:“那是青菜,我家里经常烧的。”老师走到***身边问:“这么好吃的菜从哪里来的呢?”另一个女孩跳了起来说:“我知道,从超市里买的!”坐在边上吃饭的***拉着***说:“是田里种出来的,我见我奶奶种过。”老师看着***说:“你可知道的真多啊,那地里还能种出什么蔬菜呀?”这个时候大家都议论了起来。
        大家都吃完中饭后,小朋友们都聚集在了一起,对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
        ***说:“老师,还有白菜,我经常看奶奶种的。”
        ***说:“有萝卜和番茄!”
        ***说:“老师,还有茄子,我超喜欢吃的。”小朋友们都诉说着自己知道的蔬菜。
        这个时候老师说了:“那老师问一下,你们每天能吃到这些蔬菜吗?”
        ***举手露出了沮丧的表情说:“不能,最近我和妈妈去买菜,没看到我最喜欢吃的丝瓜了。” 老师对***问道:“那丝瓜什么时候能经常吃到啊?”
        ***说:“夏天我天天都能吃到丝瓜蛋汤,现在就吃不到了。”
        ***说:“丝瓜长在夏天的,现在秋天就没有了。”
        “原来丝瓜不是每个季节都有的,只有夏天才有啊。”老师说
        “看来蔬菜不是每个季节都有的,每个蔬菜都有自己特定的季节才会长出来,那其他季节有什么蔬菜呢?”老师再次提出了问题。
        小朋友们开始议论了起来。于是老师根据幼儿的讨论以及兴趣,制定了一张调查表带回家和家长一起交流制作,看看其他季节会种哪些蔬菜,还有小朋友喜欢吃什么蔬菜。
        在《指南》的语言领域中目标:幼儿愿意与他人交谈,喜欢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幼儿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的说出自己知道的蔬菜,愿意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愉快轻松的交流环境,给与幼儿大胆表达的机会。在初次蔬菜交流会上,杨皓宸等幼儿能够主动积极的发言,诉说自己所知道的蔬菜,开启了探讨的话题,激发了其他幼儿交流的兴趣,畅所欲言的语言环境,吸引着其他幼儿加入到这次交流活动当中,语言的交流刺激,激励着其他幼儿大胆的表达内心的想法,也激发着幼儿探索的欲望。
        在这次蔬菜交流会中,幼儿能够通过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说出自己所知道的蔬菜,有的还说出了蔬菜跟季节有关的信息 。有些幼儿对周围事物有着细心观察,甚至关注到了有些蔬菜在特定的季节才有。很符合《指南》中科学领域的目标:能够感知和发现不同季节的特点,体验季节对动植物和人的影响。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给与幼儿更多的探究的兴趣,于是我给幼儿进行了适当的引导,给与了幼儿新的问题,激发幼儿对蔬菜的更深入探究,给与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动力。
这次交流会中可以看出幼儿有着较为丰富的日常生活经验,对周围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通过这次交流会,给与幼儿展示自我的机会,提高了幼儿语言交流的能力,以及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
二、学会分享,积极探索。


        近几天,小朋友们都带上自己制作好的调查表来到了学校,我们集体坐在了一起,相互分享自己在家制作的调查表。
        ***首先展示了自己的调查表,并给小朋友介绍了自己的调查:“我回家和妈妈讨论了,春天可以种韭菜和小白菜的,夏天可以种胡萝卜,秋天可以种的是洋葱和蚕豆,冬天可以种菠菜。我最喜欢吃蚕豆饭了,所以我很想种蚕豆。”
        ***说:“这是我妈妈和我一起画的,春天有茄子,夏天可以种番茄,秋天可以种菠菜,冬天可以种大蒜。额.......我喜欢吃萝卜和白菜,我想种胡萝卜和白菜。”
        很多小朋友也上台,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了他们的调查表。
        接着老师说:“原来小朋友么有这么多的蔬菜想种啊!可是今年我们的菜地有变化了,种不下这么多蔬菜了,那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小朋友们都沉默了。谢世媛小声的问老师:“老师,我们菜地怎么啊,我想去看看。”其他小朋友听到后,整个班级都热闹了起来,都想去菜地看看我们的菜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通过上一次的蔬菜交流会,这次的蔬菜交流会上,有更多的幼儿愿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勇于举手发言了。幼儿回家和家长共同制作了蔬菜调查表,绘制完成了各种蔬菜,幼儿已经初步了解到了不同季节种植哪些蔬菜,以及各种蔬菜的样貌。也通过这次调查表制作,给与幼儿与家长更多交流的机会,增加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幼儿通过家长的协助,日常经验的结合,大胆的创作调查表,增加了幼儿表现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很符合《指南》中科学领域的目标,给与幼儿直接感知,亲自操作的机会。幼儿很乐意的把自己在家和父母合作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并能分享自己的看法,大胆的表达。这是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表示自信,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的交流与表达,通过交流与探讨,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对蔬菜的探索兴趣。
三、敏锐观察,自主成长。
        老师带领小朋友们来到我们的菜地,小朋友一来到菜地,***就喊道:“老师,我们的菜地怎么和以前不一样啦?变得这么小啦!”其他小朋友看到后,也都跑进了菜地,四处观望着这块菜地,小朋友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老师:“我们的菜地有什么变化啊?”
        ***喊到:“变小了,变成3块小的了。”
        老师问:“变成什么形状的菜地呀?”
        ***说:“变成三角形了。”
        在这次菜地的探望,幼儿表现出了明锐的观察力,幼儿很明锐的捕捉到了菜地的变化,也通过菜地的形状的描述,比较从而发现菜地的变化。这个很符合《指南》当中科学领域探究能力的目标:能对事物或者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有的小朋友也从菜地的数量的变化,感受到菜地的不同。幼儿能通过多种方面的观察,感受事物的变化。
        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整理一下,秋冬季节有哪些蔬菜可以种啊?小朋友发现还是有好几种蔬菜可以种——青菜、白菜、大蒜(大葱)、蚕豆、豌豆、萝卜、菠菜等。接着小朋友看着这些蔬菜,又开始了激烈的讨论,到底种什么蔬菜呢?
        ***举手站了起来说:“老师,我们投票吧,大家一起选出来。”
        ***也站起来说:“对,我们投票,大家一起选。”其他小朋友都纷纷点头同意。于是大家集中起来一起投票,选出我们到底种植什么蔬菜。
        最终大家投票选出了要种植的蔬菜是:青菜、大蒜、油麦菜。
        幼儿围绕着菜地的变化,到底种哪几种蔬菜进行交流。根据菜地的块数,季节的因素,决定了种植蔬菜的范围。但是幼儿的个人喜好不同等因素从而产生了矛盾。幼儿能够开动小脑筋,通过以往的生活经验决定用投票的方式进行解决问题。通过投票的数量多少比较,来决定种植的蔬菜。幼儿通过科学的方法,直接感知,亲自体验来解决问题,给与幼儿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大大加强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
        良好的语言环境给与了幼儿畅所欲言的机会,激发了他们交流的兴趣,打开了幼儿内心的大门,幼儿们大胆的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我们所吃的蔬菜,联想到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蔬菜,激发幼儿思考,愿意去积累日常生活中的经验。
        顺应幼儿的兴趣,他们去探究蔬菜的种类,蔬菜从哪里来,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蔬菜。在探究的过程中,幼儿总会为问题去思考,去解决。很符合幼儿科学探索的目标。在本次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幼儿的兴趣,不断的引导幼儿,抛出问题,激发幼儿再次探索的兴趣,去观察,去思考,去动手操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