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   作者: 曹满红
[导读] 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曹满红
        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永平镇寄宿小学   陕西咸阳   713400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能够体现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生的基本能力,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生的交际能力均有着良好的作用。但是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目前存在着阅读教学低效,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合作和探究。本文从小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探索了阅读高效教学的原则和策略,实现了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高效教学;课堂创设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阅读就是攀登阶梯的动力。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智商等各方面发育的关键期,教师更要合理地开展这个阶段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在平时的教学中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有自主阅读的意识,也能够从文段中通过阅读得到有用的知识。教师要了解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小学生的生活习惯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
        一、借助多媒体,丰富学生阅读体验
        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为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新动力,将阅读材料通过声音、视频、图片等方式展现出来,不仅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知识。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影像资料,提升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效率。教师在讲解《桂林山水》时,可以先在网络上搜集很多与桂林山水有关的资料,比如图片资料和影像资料等,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这些资料,能丰富其的认知,帮助其理解教材中的文字内容,有利于其掌握写景类文章的阅读技巧。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模仿写作,提升其对写作手法的应用程度,提高其写景能力。
        二、创设情境,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以提升考试成绩为目的,阅读教学也都是根据考试的要求来开展的。这偏离了教育初衷,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刻,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教师创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阅读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更全面的认识,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感悟的能力。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故宫博物院》时,由于故宫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块瑰宝,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故宫博物院的历史价值,以及通过故宫博物院感受历史的变迁,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故宫博物院的历史画面,并从近期很火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挑选精华部分播放给学生。这样就会产生“未闻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非常好的阅读情境,进而帮助学生高效投入阅读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真烂漫,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所以,教师在教学前要发现、挖掘知识中有趣的点,并将其与阅读教学巧妙结合。学生在趣味情境中提高了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愿意阅读和思考。


        三、适时指导,教授学生阅读技巧
        阅读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文段的基本内容,还要掌握文段深层次的情感和写作方法,所以教师需要教给学生很多的阅读技巧,这样能减轻小学生学习课文的难度。同时遇到一些阅读难度比较大的文段,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应用阅读技巧进行阅读。因为课堂上没有太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所以教师要将主要的时间应用于学生的实践中,让学生充分到对阅读技巧进行实践,这样才能增长学生的阅读经验。比如教师在对六年级的《丁香结》进行讲解时,因为这篇文章先描写丁香花,但整篇文章也不是单纯的写物,作者还将自己的情感借丁香花表达出来,教师要指导学生先通过阅读分析作者写景的部分,再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既能加快学生阅读这篇文章的效率,也能降低学生阅读课文的难度。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勾画关键词和划分文章结构等阅读技巧,都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段。
        四、拓展阅读,丰富学生阅读储备
        阅读习惯的养成能让学生更好地运用阅读技能获取知识,也能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小学正处于学生各种习惯养成的阶段,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体验。例如,在教学文章《圆明园的毁灭》时,由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很难体会战争带给人们的苦痛,以及本民族文化瑰宝被外来入侵者毁坏时国人内心的愤恨之情,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深化文本内涵,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最后一课》,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普法战争后法国因战败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的背景知识和相关图片。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体会,并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的深层含义,使学生认识到这句话中的“监狱”是指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是指法国的语言。学生由此得出“我觉得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象征,就像汉语是我们中国人的象征”的结论。接着,教师可以顺着学生的结论将《最后一课》与《圆明园的毁灭》有机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让学生对文本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只有花费大量的时间选取合适的阅读材料,才能促使学生与文章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加深学生的阅读理解。战争题材的课文和历史性课文离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很远,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遥远。所以,教师在讲授这种课文前需要利用拓展阅读,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触摸那段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在拓展阅读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建立“阅读角”的形式,将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放在教室的一角供学生自由阅读,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阅读的环境,并开展阅读活动,让不定期的阅读分享成为教学中必须完成的一项教学任务。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提高,学生的情感也会得到熏陶。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案以及教学手段,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高段阅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来,调动学生对语文高段阅读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促进小学生语文高段阅读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并且为学生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文杰.对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J].才智,2020(18):20.
[2]俞余平.思维发展视角下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策略[J].家长,2020(14):160-161.
[3]何建佰.对小学语文高段阅读的教学策略的探讨[J].科技资讯,2020,18(10):120-121.
[4]王蔚选.对小学语文高段阅读的教学策略的探讨[J].年轻人,2019(10):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